在歐洲歷史上,,以“羅馬”命名的帝國有好幾個,,弄得連歐洲人自己也有些云里霧里。梳理一下:1,、“古羅馬帝國”:建立于公元前27年,,名義上仍叫“古羅馬共和國”,但已是實質(zhì)上的帝國,。2,、“西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古羅馬帝國”正式分成東西兩羅馬,。位于意大利羅馬的稱“西羅馬帝國”,,于公元476年被日耳曼蠻族所滅(從此歐洲進入中世紀)。3,、“東羅馬帝國”,,史稱“拜占庭帝國”: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于公元330年遷都于當時的拜占庭(現(xiàn)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后來拜占庭改名為君士坦丁堡,,而“東羅馬帝國”史稱“拜占庭帝國”。它一直延續(xù)到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4,、“羅馬帝國”:西羅馬于476年被日耳曼蠻族所滅后,歐洲進入中世紀,。當時的中世紀歐洲,,日耳曼各部族互相爭戰(zhàn)、激烈兼并,,形成了5個比較大的王國,,分別是法蘭克王國、西哥特王國,、東哥特王國,、勃艮第王國和汪達爾王國,其中法蘭克王國最大,。經(jīng)歷了300多年的互相兼并,,公元800年,,法蘭克王國的國王查里曼統(tǒng)一了中歐、南歐,、西歐等大部分地區(qū),。當年12月25日圣誕節(jié)查里曼國王護送教皇利奧三世回到羅馬,當天教皇為查里曼加冕,,稱其為“羅馬人的皇帝”,。日耳曼是蠻族,雖然征服了歐洲大片地區(qū),,但仍以當羅馬人為榮,,更不用說當羅馬皇帝。查里曼假意推辭后便榮耀登基成為“查里曼大帝”,。
5,、“神圣羅馬帝國”:“查里曼大帝”的“羅馬帝國”于公元843年被其三個孫子一分為三,分別是東法蘭克(主要為現(xiàn)在的德國等),、中法蘭克(主要為現(xiàn)在的意大利等)和西法蘭克(主要為現(xiàn)在的法國等),。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奧拓一世被教皇加冕為羅馬帝國皇帝,,后來人們又加上“神圣”,,所以就有了“神圣羅馬帝國”。該帝國一直延續(xù)到公元1804年,,由于拿破侖帝國的建立而自動撤消。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有句名言,,他說,,“所謂神圣羅馬帝國,既不神圣,、也不羅馬,、更非帝國”。意思是,,東羅馬帝國還在,,帝國名稱是盜用,所以不神圣,;帝國其實不是羅馬人的國家而是日耳曼人的國家,;帝國其實是個各王國松散的聚合體,并沒有一個緊密的帝國,。德國一直到1871年才統(tǒng)一,,意大利也是在1870年才真正統(tǒng)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