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腸炎,,又稱闌尾炎,中醫(yī)謂之腸癰,。病初起時,,頭昏眼花、下思飲食,、小便不暢,、體發(fā)高燒和重感冒的癥狀相同。上腹或臍部,,初感不適,,接著陣陣絞痛,忽起忽止,,連續(xù)數(shù)小時,,精神困倦,痛楚會漸漸轉(zhuǎn)移至盲腸本位之小腹右側(cè),,愈痛愈烈,,有的患者,還會有惡心,、嘔吐,、冷汁直流和便秘的現(xiàn)象,若以手掌力按痛處,,稍感舒寬,,猛然放手,又會心慌痛絕,,這就是急性盲腸炎的特徵,。 盲腸炎的危險性是與時俱增的,如果時間延誤過久,,盲腸化膿破裂,,導致膿血附著細菌,便會潰散到腹膜去,,跟著腹膜也整個發(fā)生潰爛,,產(chǎn)生腹膜炎,則生命堪虞矣,。中醫(yī)主張以藥化之,,非不得已,毋動用外科手術,。 1,、大蒜50%、芒硝和大黃各25%,,搗如泥,,加醋少許攪和,,敷壓痛處,厚約3厘米,,四周以紗布圍成圈,,防藥液流出,2小時后去除,,再敷,。 2、茯苓18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桂枝6克,、甘草3克、生姜6克,、薏苡仁24克煎服,,若患處隆起腫瘍而有波動現(xiàn)象,,則已化膿,,除上述8味外,再加大黃10克,,再煎湯服下,。 3、用咸豐草之根1大束,,加水6碗,,煎成3大碗,加食鹽一撮,,每隔4小時服1碗,,對急性或慢性的盲腸炎,均非常有效,。 也有人用新鮮的咸豐草五株(干品30克),,葉莖連根,加清水6碗,,煎至剩3碗的量,,濃烈如茶,每隔4小時喝1碗也有效,。 成豐草白花黃心,,即臺語所謂蝦公腳,其藥性具有消炎,、解毒及利尿之功用,。 4,、用開白花之風仙花(又名指甲花),每次拔2大株,,連根莖葉全草洗凈,,放石臼中搗汁,后以冷米酒沖服,。至不痛時即止,,不可多服,否則反而有害,。 5,、以萌蘆種子30克、大血藤30克,、繁縷30克,,用水煎后,分2次服用,。 6,、若以苦菜30至60克(鮮草加倍),用水煎服,,不但可治盲腸炎,,對痛瘡、無名腫毒的治療,,功效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