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紀念張國榮去世十五周年。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我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span>
當年情 “今日我,,與你又試肩并肩?!?/span>
風(fēng)繼續(xù)吹 “要將憂郁苦痛洗去,柔情蜜意我愿記取,?!?/span> 早就決定今天要寫張國榮。
想必朋友圈里一定有許多人又會站出來,,帶著鄙夷的口氣說:
真是一歲一哭榮,,你們這些刻奇的人,連張國榮拍的電影都未必看完,,連張國榮唱的歌都未必聽全,,一個個跟風(fēng)紀念真好笑。
這類言論這幾年似乎成了潮流,,很多人覺得這樣才酷,。
當然不排除有跟風(fēng)紀念這種現(xiàn)象。
有的人確實是為了“形象定位”在發(fā)朋友圈,。
但這又有何妨呢,?如果一個沒看過張國榮電影的人因為“跟風(fēng)紀念”而產(chǎn)生興趣去看了某部電影,那當然也是件好事,。
畢竟他是張國榮啊,。
寫到這個名字,我有千百萬句話想說,,卻最終都說不出口,。我腦海中不斷地浮現(xiàn)出他的那些電影,耳邊不斷地想起他唱過的那些歌,,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卻又在時間的變幻中變得模糊,。
十五年了,,還會有二十五年,、三十五年,、四十五年……
那時,,我們會如何懷念張國榮?那時,,那些從未與他生活于同一時代的孩子,,又該如何討論張國榮?
今天我不聊演員張國榮,,也不聊歌手張國榮,,更不想深度討論文化符號張國榮。
講一件小事吧,。
我中學(xué)時有個同桌,文文靜靜的小姑娘,,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那種,。
有天晚自習(xí)班主任不在,,同學(xué)們就打開教室里的電腦,,用投影儀放電影看,。那天我們看的是《霸王別姬》。
小姑娘很專注,。
她知道演程蝶衣的叫張國榮,但也只是局限于知道這個名字而已,。
她不知道張國榮還拍過哪些電影,,她不知道張國榮唱過哪些歌,,也許她也熟悉某個旋律,,但多半不清楚那些聲音來自張國榮。
看完《霸王別姬》,,她問我:
“你還看過張國榮其他電影嗎,?”
我蠻開心:
“看過啊,你可以看《阿飛正傳》,、《春光乍泄》,、《東邪西毒》……”我說了一長串電影名字,,都是我當時看過卻沒看懂的。
我還興奮地說:
“你可以看他演唱會的視頻,,你會愛上他的,?!?/span>
小姑娘也很興奮:
“我將來畢業(yè)了要聽他的演唱會?!?/span>
我一愣:
“他03年就自殺去世了?!?/span>
小姑娘哭了,。
不像暴風(fēng)驟雨,,卻持續(xù)了挺久,。
她說: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哭,,但知道這樣的一個人和我不在一個世界上了,,就很想哭?!?/span>
十五周年了,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又想哭,。
在2003年,,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失去了張國榮。
但也許到了2018年,,我們才真正明白這個世界到底失去了什么。
回不去了,。
就讓風(fēng)繼續(xù)吹吧,。 推 薦 閱 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