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孩子已經學會了撒謊,,那么面對撒謊的孩子,家長該怎么教育呢?孩子3歲前后,,處理方式大不同,,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前兩天,聽到有個朋友跟我吐槽,。 她說,,那天接寶寶下幼兒園。老師跟她說,,孩子在幼兒園突然撓了另外一個小朋友,,把人家的手背撓了一個道子,當時小朋友都看到了,。 但是,,孩子居然不承認是自己撓的,所以老師只能向家長反映一下,,看看回家是不是能跟孩子聊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按說剛剛上小班的孩子,不應該有這么強的攻擊行為,,我相信孩子肯定是有原因的,,況且他已經開始撒謊試圖隱瞞,說明他對于自己的行為也明確知道是錯的,,于是我讓朋友別責怪孩子,,態(tài)度和藹的問問孩子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但是好媽媽哪是那么好當?shù)?,孩子一句“媽媽,,我沒撓他”又勾起了她內心的熊熊怒火,。 她說:“我不怕孩子犯錯誤,可他小小年紀學會撒謊我就接受不了,?!? 1為什么孩子小小年紀就熱衷于撒謊? 3歲以下的孩子撒謊,是因為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他們的是非觀還沒有形成,,所有的回答都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說,。 所以3歲以下的寶寶,,媽媽不把要把問題“道德化”,更不要貼標簽,,孩子只要是撒謊,,就是個壞孩子了。你只要告訴寶寶什么是對的就可以了,。 毛豆小的時候,,我也一直是這么做的,并不糾結他的對錯和撒謊與否,,而是當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抓著機會就給他灌輸什么是對的。 而3-5歲的寶寶,,就有那么一點點小叛逆了,,他們正是自我意識和自尊意識剛剛形成的階段,也變得很愛面子,,當大人對他們提出批評的時候,,他們?yōu)榱司S護自己,會很自然的說“不是我”“我沒錯”這些逃避責任的話,。也有的孩子是因為怕被懲罰,,所以咬死也不承認錯誤,。 那么大一些的孩子,,撒謊怎么辦,我們接著往下說,。 2三歲以上的孩子,,我們會經常觀察到這種行為: 孩子把水壺扔在了地上,媽媽問“怎么又把水壺扔在了地上?”孩子馬上會說:“我沒扔,,是他自己掉下來的!”; 當孩子把家里的玩具弄壞了,,媽媽一問“是誰弄壞的”,他一定馬上說:“不是我弄的”; 明明是他先打了別的小朋友,,可他卻說是對方先招的自己,。甚至有的時候給他留下證據(jù),,都還是不承認。 這真的讓我們做父母的非常焦慮,,都說三歲看大,,這個年齡要慢慢樹立三觀了,可在這個時候,,孩子學會了撒謊,,這孩子不會長大后就此成為一個逃避責任,不守信用的人吧? 從性格上分析,,愛撒謊的孩子都是有主見,,有思想的,他們因為漸漸萌發(fā)的自我意識,,開始有了尊嚴意識,,他們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失敗和錯誤,開始懂得堅持自己的主張,,才會拒不承認家長認為的“錯誤”,。 很多媽媽困惑:“我這么重視孩子的教育,為什么我?guī)С鰜淼暮⒆泳谷灰矔鲋e?” 是呀!因為撒謊也是需要腦子的,,對于從小很重視孩子的腦力開發(fā),,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媽媽,反而需要更多次的面對這種問題,,因為撒謊的能力也是根據(jù)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智商發(fā)展的,。 有些媽媽會說:“我也知道小寶寶撒謊一來是萌生的自尊,二來是怕家長懲罰,,所以孩子撒謊的時候,,我們沒有批評過他,都是在沒有人的時候好好說,,就是希望他能不要有傷害自尊的感覺,,然并卵!” 3維護自尊,愛面子,,怕懲罰深層次隱藏的,,是家長給孩子的自由不夠。 家長平時對孩子管的太多,,叮囑太多,,教育的太多,會讓孩子有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也就是自我領地被侵犯的感覺,。不要小瞧這種侵犯意識,孩子最晚4歲就會有了,。 有一個辦法可以簡單判斷寶寶是否有這感覺,,當你的寶寶喜歡模仿大人說話和做事,,并且經常冒出大人的口氣,那說明他已經有了自己的“領地”,。 經常被控制,,不被信任的孩子,時間長了內心對自己是否定而敏感的,,越敏感的孩子,,就會變得越好強來維護自己,好強處理不好,,就是盲目的自尊,。 也就是為什么很多小寶寶小時候習慣撒謊,到了大了就成了拒不承認錯誤,,當面和父母頂撞,,頗有寧死不屈的姿態(tài)。所以想讓孩子不那么嘴硬,,勇敢的承認自己的不足,,媽媽就要大膽放手,讓孩子感受到自由,。 4下面這些方法可以讓你和孩子都感受到足夠的空間和自由: 1,、不要絮叨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如果不承認錯誤,,一般這個錯誤都是屢次出現(xiàn)過的,。 比如把玩具弄壞,相信之前孩子也會經常把玩具弄壞,,因為弄壞玩具是孩子探索的過程,,他并不覺得這是個錯誤,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滿足了好奇心,,換來的卻是一頓教育,,即使是和藹的談話,也是否定了他的行為,。 于是在以后的過程中,,父母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拿到一個新玩具,,就要囑咐寶寶,,這個愛惜點玩,,不要弄壞呀~ 是不是有點矯枉過正了?如果有一個人每天跟你囑咐一遍你已經知道的事,,你煩不煩?先不管你是否能做到,光每天聽到魔咒一樣的嘮叨,,已經快崩潰了,,何況一個孩子,。 他做的每一件事仿佛都在有人監(jiān)視著,這樣的孩子如何能夠感受到自由?撒謊成了他們逃避絮叨的辦法,。(當然這種逃避很低級,,他們認為不承認就是不存在了,他們撒謊只不過就是想逃避大人對他們的“囑咐”) 2,、不要規(guī)則太多 很多媽媽對孩子的要求特別多,,生活中,孩子動動這個也要被提醒“不許動”,,孩子弄弄那個也要被提醒“不許碰”,。這里的規(guī)則并不是指你對孩子的管束,也包括你對孩子的擔心和提醒,。 比如剛一下樓,,你馬上跟孩子說,看車,,要靠邊走,。孩子上幼兒園,你馬上說,,聽老師話,,吃飯之前要洗手,今天一定要在幼兒園大便哦,。 比如回到家,,你會告訴孩子,晚上必須吃一個蘋果,,吃一片鈣片,,喝一杯牛奶。 在你的生活中,,所有對孩子的關愛都變成了規(guī)則,,你對孩子的限制太多了。他如何能夠感受到自由?完全被規(guī)矩捆綁住的孩子,,是不可能有一顆坦誠的心的,。 3、不要管教過于嚴格 管教過于嚴格是比較好理解的一種原因,,當孩子犯錯,,家長批評甚至打罵孩子,讓孩子變得膽怯,,自然下次遇到犯錯誤,,就不敢承認了。這我就不想多說什么了,,只能說,,都什么年代了,,有話不能好好說嘛? 4、不要讓孩子輕易對你承諾 很多時候,,父母都是拿著孩子承諾過的話反過來怪孩子不守承諾,,其實孩子的承諾根本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父母的逼迫,。 比如,,你讓孩子答應你晚上9點必須睡覺,孩子真的愿意9點就睡覺嗎?如果不愿意,,他們他食言抵賴的可能性就很大,,于是家長反過來批評孩子撒謊。 不要輕易讓孩子承諾,,尤其是生活上的一些細節(jié),,比如吃什么,喝什么,,什么事該怎么做,,孩子有自己獨立思考和行動的能力,家長只要看結果就可以,,不要過多的參與到過程中,,打擾孩子。 5,、得過且過不糾結 如果孩子對你的謊話沒有觸及原則,,就要得過且過,不要事事較真,。 4歲的孩子基本上就有了是非觀,,他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不用你一次次的提醒他,,你選擇放過,,不是放過錯誤,而是放過他犯錯誤的挫敗感,。揪著不放,,等于讓孩子不停的回憶自己的挫敗感,難道他不逃避嗎? 說到這里也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很多來自“散養(yǎng)家庭”的孩子會更加優(yōu)秀,,因為這些孩子得到了更多的自由,過多的限制會讓孩子感到非常不爽,。 所以,,遇到愛撒謊的孩子,其實終極處理辦法,還是家長要學會放開點,,給了他更多的自由,就是給了他更多的肯定,。 慢慢的,,寶貝就不會用極端的方式反抗你的控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