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論明朝的大才子,,唐伯虎無疑是在民間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了,,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唐伯虎點秋香》故事的廣泛傳播。在世人的印象中,,唐伯虎才華橫溢,、風趣幽默、左擁右抱,、揮金如土,、生活美滿......但真實歷史中的唐伯虎,除了是真的很有才學外,,其他幾項與他一點關系沒有,,他不但沒有點過秋香,而且生活十分拮據潦倒,。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蘇州人士,。他天資卓越,,16歲便在秀才考試中就得了第一名,在之后的鄉(xiāng)試中又是第一名(也就是解元),。一時間,,唐伯虎名聲大噪,威名甚至傳到了京城,,他被封為“少年天才”,、“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也自得意滿,,自信可以“連中三元”,。 但天不遂人愿,次年,,唐伯虎雖在京城舉辦的會試中拔得頭籌,,但卻被牽連進“科舉舞弊案”中,結果雖免去了牢獄之災,,但也被革去“士”籍,,從此與科舉無緣。之后的人生,,唐伯虎都是靠賣畫賣字艱難度日,。常言道“是金子在哪里都發(fā)光”,唐伯虎縱然潦倒至此,,還是譜寫出了不少為后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傳說,,比如著名的“茅房對聯(lián)”。 話說,,當地知府在自家院內蓋了兩間氣勢恢宏的茅房,,為附庸風雅,竟想給茅房也貼上大紅對聯(lián),,以示知府的身份與品位,。于是,知府大人貼出告示,,許下重賞,,為茅房征集對聯(lián)。 但是,,告示貼出去三天了,,并無一人前來應征。原因很簡單:第一,,一般讀書人不屑于給茅房題字作對,,認為辱沒了學子清譽;第二,自古以來也沒人給茅房寫過什么對聯(lián),,縱然有重金可拿,,任誰也寫出兩副既應景又文雅的對聯(lián)來。 此種結果,,知府甚是苦惱,,又忽然想起城內的唐伯虎是寫對聯(lián)的高手,于是命人帶著好酒好肉前去求字,。唐伯虎最是個愛酒之人,,酒足飯飽后不禁才華滿溢,他趁著酒勁吟誦出如下兩副千古絕對,。 第一副的上聯(lián)是: 且看來客多情,甘解衣帶終不悔,; 第一副的下聯(lián)是: 莫道此物無用,,化作春泥更護花。 第二副的上聯(lián)是: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稱臣,; 第二副的下聯(lián)是: 世間貞烈女子進來寬衣解裙,。 兩副對聯(lián),既形象生動,,又清新脫俗,,把如廁這件最惡俗、最污穢的事情寫得如此典雅詩意,,千百年來,,也只有他唐伯虎能做到了!這就是才子,,這就是傳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