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熱盜汗是更年期癥狀? “總是在中午或晚上渾身燥熱,汗流不止,。” “熱的難受,,還出汗,導致脾氣特別差,,吃中藥調理,,還是不管用?!?/p> “會突然感到胸前,、脖子烘熱,然后又迅速涌上臉,,皮膚頓時出現(xiàn)發(fā)紅,,并隨即出現(xiàn)全身出汗或大汗淋漓,?!?/p> 這是更年期女性常見的血管舒縮癥狀之一—潮熱盜汗,,發(fā)生率為70%~80%,25%~50%可持續(xù)5年以上,。表現(xiàn)為陣陣發(fā)熱,,起自胸部,涌向頭頸部,,可波及全身,,接著為突發(fā)性出汗,伴有頭暈,、心悸,、乏力,持續(xù)數(shù)十秒至數(shù)分鐘不等,,發(fā)作次數(shù)從每天20余次到每周1~2次不等,,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 為什么更年期女性會出現(xiàn)潮熱盜汗的癥狀呢,?這主要歸因于女性在圍絕經(jīng)期卵巢功能衰竭,,體內雌激素、黃體酮等性激素分泌明顯減少,,激素水平的下降影響體溫中樞的調節(jié),,導致進入圍絕經(jīng)期的女性出現(xiàn)潮熱盜汗等血管舒縮癥狀以及伴有的失眠、抑郁等精神癥狀,。 潮熱盜汗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更年期的血管舒縮癥狀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密切相關,。2015年一項納入11725例45-50歲女性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結果顯示,即使考慮到年齡,、絕經(jīng)狀況,、生活方式和其他慢性疾病危險因素,自述有潮熱/盜汗的女性在14年間依然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 我們已經(jīng)知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有收縮壓、舒張壓,、年齡,、絕經(jīng)、體重指數(shù),、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且更年期女性的潮熱/盜汗也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那么,,潮熱/盜汗與心血管的動脈硬化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是否可作為評價動脈硬化的指標?是否可作為獨立于其他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中年女性動脈硬化的預測因子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看看陶敏芳團隊的研究成果帶給我們怎樣的答案。 研究結果 近期,,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的陶敏芳院長所帶領的團隊對潮熱/盜汗與動脈硬化之間的聯(lián)系進行了研究,,并將研究結果發(fā)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研究中共招募了589名40-60歲的女性,,采用改良的Kupperman評分量表(KMI)評估潮熱/盜汗的發(fā)生,,通過檢測踝肱脈搏波速率(baPWV)(一種可靠有效無創(chuàng)評估動脈僵硬度的客觀指標),探究潮熱/盜汗與動脈硬化之間的聯(lián)系,。 根據(jù)單因素方差分析,,潮熱/盜汗的嚴重程度顯著影響中年婦女動脈僵硬度(p<0.001)。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校正混雜因素(年齡,、體重指數(sh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舒張壓,、身高和絕經(jīng)狀況)后,潮熱 汗的嚴重程度與中年婦女動脈僵硬度呈正相關(95%="" ci:="" (5.86,="" 43.23),="" p="0.01),。皮爾森的相關性分析也顯示,,潮熱/盜汗(r=0.243,">0.001)。通過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校正混雜因素(年齡,、體重指數(sh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酯,、舒張壓,、身高和絕經(jīng)狀況)后,潮熱><0.001)、絕經(jīng)狀況(r=0.367,>0.001),、絕經(jīng)狀況(r=0.367,><0.001),、kmi總評分(r=0.237,>0.001)、kmi總評分(r=0.237,><> 此外,,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年齡(p<><><><><> 這是首個研究表明潮熱/盜汗以及其嚴重性與動脈僵硬度增高相關。研究表明baPWV可能是監(jiān)測中年女性動脈硬化的衡量標準,。另外,,baPWV也可能用作評價潮熱/盜汗嚴重程度的客觀指標,自述的潮熱/盜汗對于評估獨立于其他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中年女性動脈硬化具有重要價值,。 結論 對于中年女性,baPWV可作為監(jiān)測動脈硬化的一個衡量標準,,也可作為評價血管舒縮癥狀嚴重程度的客觀標準,。自述的潮熱/盜汗可作為獨立于其他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中年女性動脈硬化的簡單快速的預測因子。因此,,我們需密切關注更年期女性的潮熱/盜汗情況,,通過自述的潮熱/盜汗為獨立于其他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中年女性動脈硬化提供臨床預測依據(jù),并通過一些干預措施改善絕經(jīng)女性的潮熱/盜汗狀況,,如激素替代治療(MHT)等,。 參考文獻 Herber-Gast G, et al. BJOG. 2015 Oct;122(11):1560-7. Yang R, et al. Sci Rep. 2017 Oct 23;7(1):13854. |
|
來自: 微笑如酒 > 《生活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