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八年(1669),,歙晸公派三十世孫曹鳴遠發(fā)起征修新安曹氏統宗譜,,他聲稱“發(fā)現”了《曹氏遷徽首修宗譜序》。該序題為宋英宗元豐朝婺源曹定宇所撰,,其人為神宗熙寧年間的進士,。序文稱全晸子曹翊“追賊及歙之篁墩,陷伏陣亡”,,曹翊之侄曹遇奉祀篁墩,,成為歙縣一派之祖;全晸另有兄全昱,,全昱號尚賢,,“昱公裔以避亂散處,亦有自青州來歙者”,,這是休寧派的來源,。如此一來,全晸與尚賢本為兄弟,,歙,、休兩派實為同源之水、同根之木,,何必朝休暮歙,?曹鳴遠伏讀該序后,“乃豁焉,,信其真可合矣,。” 于是至康熙十二年乃有歙休兩派合修的《新安曹氏統宗譜》出焉,,統宗大業(yè),,至此完成,。 另 明嘉靖拾三年(1534)浮梁東溪裔孫煜拜手序 康熙癸丑(1673)曹有光會修《新安曹氏統宗譜》 康熙癸丑(1673)績北旺川裔曹有光首拜書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