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位母親討論孩子教育的問題 問:(簡述大意)孩子小小年紀,,愛談論政治,。剛參加完某個寺院的夏令營,感覺他希望通過學佛來改變世界,。 答:學佛,不是要兼濟天下,,或者說不是要改變現狀的兼濟天下,。他的天性,可能跟母親的想法不一樣,,但是青少年都會受母親影響大,。所以母親可以引導,但不要強求孩子,。包括信佛這件事,。 他要成大事,倒可能是真誠的,,但不是母親理解的那種是因為信佛,。至少從八字看是如此。所以母親要尊重他的想法,,不要一廂情愿以你的想法當作他的想法,。我們再覺得某件事好,,比如我們覺得學佛好,也只能觀察給與引導,。不能拿孩子來做自己的夢,。當父母拿孩子做自己的夢時,傷害就開始了,。 問:參加XX寺院的夏令營后他就有了這個夢想,。有時候我都不知該如何與他交流,如何理解他,。小小年紀就覺得國家體制如何如何,。 答:所謂的引導而不是強求,就是你無論教他做什么,,跟他一起做什么,,都不要執(zhí)著于他一定要怎么樣。嗯,,現在那么多信佛的人,,都不真正了解佛法。何況小孩子只是短時間的接觸,,所以并不全是從這上面來,。他還是對于實際的權與利很感興趣的,當然這不是壞事,,只是中立的敘述,。 問:有時候我覺得,他的內心與他外相不相符,,他看上去很文氣,。 答:嗯。前30年他可能都會是這種外相,,但內心最想要的可能不是,。 問:是,我現在感覺到了,。 答:不過母親不需要去過度分析孩子,,你尊重他生命的因緣就好。而且這也不是什么壞事,,只是不是你的預期罷了,。所以母親如果有你的期望,可能只是加劇他的分裂,,或者隱藏,。你也不要期望他成為比如信佛的人,你自己真正的走上佛法這條路,孩子才有可能,。你帶領他,、引導他可以,但不要太刻意的安排他,。 “沒誰能替誰去決定這是最基本的,,你只有付出的權力沒權主宰。孩子不是你的,,這是佛教徒的基本態(tài)度,,孩子是他自己,從一開始就是那樣,?!?br> 問:恩,我這方面還有些問題,,只是比原來好些,。還是有抓取、強迫,,期待,。他爸爸就說我象管小孩子。還沒有全然地接受他,??傁敫淖兯樜业囊?。 答:我指的不單單是說信佛這件事,,這只是個舉例,還有其他你期望他的事,。比如學習啊,。前一段有天群里討論孩子教育不知你在不在,你可以看看,。 問:好,,謝謝老師。我最受不了他對政治的關注,,抱怨多,覺得國家體制這樣那樣,。我說老媽都不關心政治你操啥子心,,他覺得我好笑,體制內的居然不關心政治,。 答:互相可以意見不一致,、性情不一致,但作為母親,最重要的是包容的心,。就是像兩個人分岐,,如果你是包容的心,兩個人聊聊就完了,;如果你是挑剔或執(zhí)著的心,,那么就互相不高興。如果現在是因為他小,,你可以強勢,,要他聽你的,但那些沒有用的,,只是表面的順從,,內心會叛逆。就像某位大德講的:“如果你讓人改變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愿境,,你早晚會穿幫,。” 我反復講反復講,,就是因為許多時候,,我們可能又把這種包容誤解為一種放縱。會從這個極端跳到那個極端,。不是不管,、不教育孩子,而是不帶著自己的投射,、自己的野心,、自己的情緒、自己的執(zhí)著去教育,。相信孩子會處理好他的事情,,相信孩子能承擔他自己做決策的后果。 所以還是多修自心,。有的時候,,你最不能容忍孩子的地方,恰恰就是自己不接受自己的地方,。正因為自己是這樣的,。 另外,還有的時候,,親人表現出一種情緒,,是因為他想用這個東西表達另外一些事情,孩子在這個時期,,想表達的是什么,,做母親的要看到,,而不是單純的對他用一些并不聰明的辦法來表達,直接表示否定,。我指的孩子用不聰明的辦法,,是在你的眼里可能不聰明。但那是他的方式,。 當你站在他的角度了解他想要什么,,他在成人的過程中,希望得到父母什么樣的幫助,,可能跟他的溝通更有效,。包括他想改名字這件事。你試著把他當成一個獨立思考的人來交流,,而不是把自己作為權威,,要告訴他怎么做。 不僅是在外面,,還有內心,,都不要否定他。當你內心否定的時候,,孩子會感覺到,,這時他就會用其他借口來跟你叫板。孩子議論國事的偏激,,或者他突然要做大事,,某種情況,可能他想證明自己,,但為什么要很想證明自己呢,,是來自父母、或者來自社會的一些否定,?自己要反思一下,。 |
|
來自: conscience648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