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開眼了,?!?/strong> 文/李霽琛 《紅海行動》逆襲了。
連續(xù)兩天日票房壓過《唐探2》,,年初一破了票房記錄的《捉妖記2》更是被它遠(yuǎn)遠(yuǎn)地甩在了身后,。
這是口碑的勝利。
超高口碑的背后,,是制作團(tuán)隊的精益求精,,也是一眾實力派演員的出色發(fā)揮。
其中,,張譯飾演的“中國隊長”楊銳無疑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他的存在多少彌補了《紅海行動》在文戲上的缺陷。
在密不透風(fēng)的動作戲間隙,,張譯還是能挖掘出角色的內(nèi)在潛力,,用精湛的表演打動觀眾的心。
事實上,,張譯演得好,,沒人會覺得驚訝。
我們甚至?xí)涃澝?,似乎他就理?yīng)如此,。
這幾年的張譯,確實已經(jīng)讓“出色”成為了一種慣性,。
從班長到隊長 2006年,,《士兵突擊》播出,引起巨大反響,。
時隔十二年,,再回頭看這部電視劇,除了感動,我心底還多出了一份感謝,。
感謝《士兵突擊》,,成就了一批好演員。
這其中有如今的“賀歲檔票房之王”王寶強(qiáng),。
有拿到兩個國際A類電影節(jié)影帝的段奕宏,。
也包括張譯。
回憶《士兵突擊》,,我第一個想起的不是許三多,,而是史今史班長。
那場他退伍后坐著連長車邊吃糖邊痛哭的戲,,至今我不敢重溫,。
那時我覺得張譯就是史今,就和覺得王寶強(qiáng)就是許三多一樣,。
他的表演自然而誠懇,,老道地像是一個久經(jīng)沙場的戲骨。
事實上,,演《士兵突擊》時張譯剛剛從部隊話劇團(tuán)轉(zhuǎn)業(yè),,此前也只接拍過三部電視劇,在演藝圈算是一個新人,。
但他這個“新人”,,年紀(jì)卻并不小。
2004年,,已經(jīng)26歲的張譯才第一次得到參演電視劇的機(jī)會,。
他在自己的書中這樣描述:
然而,,老天的眼睛睜得實在太慢。
直到2006年,,張譯28歲,。
和張譯合作過《喬家大院》的胡玫導(dǎo)演曾告訴他:
男演員如果28歲再出不來,就洗洗睡吧,。
命運和他開了玩笑,,剛好28歲,他憑借《士兵突擊》得以整裝待發(fā),。
他說:
《士兵突擊》讓觀眾認(rèn)識了張譯,卻也在無形中給張譯上了一道枷鎖。
如何走出史今這個角色,,讓觀眾記住張譯這個名字,,是他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等了三年時間,,張譯迎來了《我的團(tuán)長我的團(tuán)》,。
老實人史今變成了小太爺孟煩了,表演卻依然精準(zhǔn),、純熟,。
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相貌平平的演員身上竟蘊藏著如此強(qiáng)烈的爆發(fā)力,,當(dāng)他給角色賦予情感的時候,,觀眾能真切地被他所感染,,毫無抵抗力,。
劇中獸醫(yī)“傷心而死”的那場戲,又是一個讓我不敢重溫的影視劇橋段,。
張譯用他的“誠”,演出了角色的“真”,。
《生死線》里的何莫修、《溫州一家人》中的麥狗,、《好家伙》中的蘆焱等角色,,都在他的演繹下充滿了生命力,讓觀眾感到親切,。
雖然他自己寫書書名叫“不靠譜的演員愛說如果”,,但他身上似乎總有種“靠譜”的氣質(zhì)。
從《士兵突擊》里的班長到《紅海行動》中的隊長,,他的小眼睛里時刻都散發(fā)著讓人信賴的神秘魅力,仔細(xì)想想,,我覺得那也許是一份歷經(jīng)磨礪后的淡然,。
一個有自我修養(yǎng)的演員
什么樣的演技是好演技?
一千個演員,,會給你一千種答案,。
張譯這幾年給我的最大印象,是三個字:
愛琢磨。
不信你去聽他各個角色的口音,。
中國演員的口音問題,,是老大難。
香港演員演東北警察還是港臺腔,,很多年輕演員不管到哪兒都一嘴京片子,。
能熟練應(yīng)用各地方言的演員不多。
張譯是一個,。
《士兵突擊》里,,他說家鄉(xiāng)的東北話。
到了《我的團(tuán)長我的團(tuán)》,,他說了北京話,。
方言賦予了角色不同的氣質(zhì),,孟煩了那個憊懶倔強(qiáng)的模樣,,也還就是京腔最合適,。
《生死線》里張譯演海歸博士何莫修,自創(chuàng)了“美式普通話”,。
這個口音的創(chuàng)造,,給角色賦予了先天的討喜感。
編劇蘭曉龍也表示,,后來聽不到小何的“美普”,,還甚是想念。
在賈樟柯導(dǎo)演的《山河故人》中,,東北人張譯又演起了山西煤老板。
一口山西話說起來,,隔著大銀幕都能聞到醋味兒,。
是張譯的天賦就比別的演員高好幾層樓嗎,?
我倒覺得“用心”二字要更重要一些,。
連臺詞都說不好,戲又怎么能演好呢,?
張譯的臺詞功底,,用一個字就可以形容:
穩(wěn),。
他在陳可辛導(dǎo)演的《親愛的》里演丟了兒子的大老板韓德忠,有段在酒桌上的獨白戲,。
一邊喝酒,,他一邊自責(zé),說著說著,,就唱起了戲。
大段臺詞的處理,張譯拿捏有度,,配合精確的面部表情,韓德忠這個角色一下子就立起來了,。
這可不是音色好,、情感充沛就能做得到的。
不細(xì)琢磨,,很難找到那個狀態(tài)。
所以說張譯是聰明人,。
聰明的他總是能夠找到開啟自己所要飾演角色的鑰匙。
比如《追兇者也》里的那個“五星殺手”,。
一口東北話不稀奇,,夸張的面部表情不稀奇,發(fā)狠和倒霉時的對比不稀奇,,但你如果注意到他對細(xì)節(jié)的拿捏,,就會佩服得五體投地,。
比如著急時從鼻梁上滑落的眼鏡,比如游走不定的眼神,,比如那仿佛隨時就要發(fā)狠的雙手,。
他沒有把殺手演得歇斯底里,卻用最正常的方式演出了歇斯底里,。 張譯像是頂級的內(nèi)家高手,,懂得“斂氣”,而不是無度釋放,。
劉燁靠《追兇者也》拿到了上海電影節(jié)影帝,,在我看來,張譯的表演其實還要更勝一籌,。
張譯在書里寫他小時候是個“悶騷”的孩子,。
他很蔫兒,總是躲在被窩里,,因為缺乏安全感,。
但漸漸地,他“讓別人開始缺乏安全感”,。
這種性格的張譯,,能靜得下來,又能完全釋放,。
他善于去反思自己,,又能夠迅速將思考訴諸于實踐。
在去年的《雞毛飛上天》里,,我認(rèn)為張譯貢獻(xiàn)了全年電視劇領(lǐng)域的最佳表演,。
他飾演的陳江河和殷桃飾演的駱玉珠八年不見。
突然在車站中陳江河看到了駱玉珠,。
陳江河沒有大喊,。
他想喊,卻出不了聲,。
嘶啞的叫喊,,讓觀眾幾乎窒息。
那一瞬間,,我知道張譯大成了,。
他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表演方式,而且知道如何去完成最佳的處理,。
有這樣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大獎影帝只是早晚的事情。
張譯曾在自己的書里這樣寫道:
我也急切地期盼著下一個驚喜的到來,。
下一次,他不會是陳江河,,也不會是陸文昭,,不會是韓德忠,更不會是史今,。
但他永遠(yuǎn)都是張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