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位于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現(xiàn)狹長型,由于降水量少,,蒸發(fā)量卻很高,,年蒸發(fā)量為2000毫米,兩岸無常年河流注入,,夏季表層水溫超過30℃,,低降雨和欠缺淡水注入造成高鹽度的海水呈藍綠色,局部地區(qū)因紅色海藻生長茂盛而呈紅棕色,,紅海一稱即源于此,。 紅海地處北回歸線高壓帶控制的范圍,,腹背由于北非和阿拉伯半島熱帶沙漠氣候的影響,且受東西兩側(cè)熱帶沙漠夾峙,,氣候終年干熱,,降水稀少,塵埃彌漫,,水面溫度較高,,受副高和信風(fēng)帶控制,終年高溫,。 紅海兩岸沒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及水下巖嶺,,大洋里稍淡的海水難以進來,,紅海中較咸的海水也難以流出去,科學(xué)家還在海底深處發(fā)現(xiàn)了大面積的“熱洞”,,大量巖漿沿著地殼的裂隙涌到海底,,巖漿加熱了周圍的巖石和海水,出現(xiàn)了深層海水的水溫比表層還高的奇特現(xiàn)象,。地球海洋表面的年平均水溫是17℃,,而紅海的表面水溫8月份可達27℃-32℃,即使是200米以下的深水,,也可達到約21℃,,在紅海深海盆中,水溫竟高達60℃,。熱氣騰騰的深層海水泛到海面加速了蒸發(fā),,使鹽的濃度越來越高,最終紅海成為世界上水溫和含鹽量最高的海域,。 另外根據(jù)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紅海位于非洲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生長邊界,而地中海處于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故紅海的面積有朝一日會超過地中海,。紅海兩岸陡峭壁立,岸濱多珊瑚礁,,天然良港較少,,中央部分的海底地形十分崎嶇,海槽復(fù)雜多變,,海岸線參差不一,,整個紅海平均深度558米,最大深度2514米,。 紅海其西北面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南面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是世界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