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養(yǎng)生糖——飴糖,,適量食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保健,、治病療疾的作用,。飴糖,別名麥芽糖,,丁丁糖,,膠飴,軟糖,,糖稀,。異名餳(《方言》),膠飴(陶弘景),,餳糖(孟詵),,軟糖(《蜀本草》)。是由玉米,、大麥,、小麥、粟或玉蜀黍等糧食經發(fā)酵糖化而制成的食品,。它也是一味傳統中藥,,性味甘、溫,,歸脾,、胃、肺經,,臨床主要用來補脾益氣,、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生津潤燥之功效,。治療脾胃氣虛,、中焦虛寒、勞倦傷脾,、里急腹痛,、肺燥咳嗽、肺虛久咳,、氣短氣喘等,,大便秘結、月經不調等有一定食療作用,。在多個經方中皆有應用。另外飴糖還具有一定的還原性,,可以抗氧化,,具有較大的滲透壓,能抑制制劑中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如果遇到以下情況,,不妨對癥食用一點飴糖。 1,、胃脘痛,,飴糖味甘、性溫,,具有緩急止痛的功效,,對胃脘及腹部的拘急疼痛有一定緩和作用。漢代張仲景的小健中湯,,便是以飴糖為君藥,,治療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用熱水沖服或嚼含一些飴糖,,可以有效緩解疼痛。 2,、痛經,,中醫(yī)認為,飴糖的緩急止痛作用更適合宮寒導致的痛經,,它能夠有效地緩解腹部疼痛,。因此,女性痛經時可用溫開水煮生姜后,,加飴糖化開頓服,。 3、失眠,、多夢易驚,、心神不寧多由心脾氣血兩虧,、心神失養(yǎng)所致,而飴糖具有很好的補益中焦,、溫補氣血的作用,,可以緩解人們因為勞倦思慮損傷所致的心悸失眠、多夢早醒等癥狀,。 4,、焦慮不安,《內經》載:“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味能緩解焦慮情緒?,F代研究也發(fā)現,,適量食用甜味的飴糖可以放松神經、舒緩情緒,,用于緩解由于壓力過大引起的焦慮等,。 5、頭暈眼花,,中醫(yī)認為,,中焦氣血不足、腦髓失養(yǎng)則易頭目眩暈,。飴糖具有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之功。如果用腦過度,、挑燈夜戰(zhàn),、工作繁忙,覺得頭昏眼花,、手腳冰涼,、疲乏無力時,可以吃塊飴糖,。 6,、更年期綜合征常表現出脾氣急躁、心煩失眠,、潮熱汗出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癥狀,。中醫(yī)常以甘緩方藥進行治療,如甘麥大棗湯,,其中的小麥,,正是制作飴糖的主要原料。因此,飴糖也具有緩解更年期癥狀的作用,。 7,、用飴糖治療肺燥咽干、久咳不愈等癥,。對于由風干物燥等所引起的咳嗽日久,,適量服用飴糖能夠改善癥狀。 8,、《本草匯言》云:“飴糖,,專治大便干結不通?!憋嵦怯袧櫾锷虻淖饔?,大便秘結的人可晨起空腹溫服一杯飴糖水,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附方】 1,、小建中湯:桂枝15g,白芍30g,,生姜12g,大棗四枚,,甘草10g,,煎湯取汁;加飴糖50g,,再煎溶后溫服,。源于《傷寒論》。本方主要以飴糖補中緩急,;桂枝,、生姜溫中助陽;白芍,、甘草,、大棗緩急止痛,調和肝脾,。用于肝脾失調,,里急腹痛,喜溫喜按,;或虛勞,、氣血不足,心悸不寧,,面色無華,。 2、大建中湯:人參9g,干姜5g,,花椒3g,,煎湯取汁;加入飴糖18g,,再煎溶化后服,。源于《金匱要略》。本方仍以飴糖補中緩急為主,,以人參益氣補中,,干姜溫中散寒、止嘔,,花椒溫中止痛,。全方重在健中溫陽而止嘔。用于脾胃陽虛,,陰寒內盛,,腹痛,嘔吐,,不欲食,。 3、蘿卜蒸飴糖:蘿卜500g,,搗爛,,絞取汁液,盛碗中,,加飴糖15~30g,,蒸化,乘熱徐徐飲用,。源于《本草匯言》,。本方取蘿卜清熱化痰,飴糖潤肺止咳,。用于痰熱咳嗽,,咽干口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