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雄宗澤死后,中原的大好形勢全面崩潰(當時雖然有王彥和岳飛,,可他們相對來說還是小角色),。金軍進一步加強了進攻,一心要滅掉新建立的南宋政權(quán),。而此時的宋高宗,,卻只知道一味逃跑,這時又有人給他上書勸諫,,那么這個大膽上書者是誰,?他最后又落下個什么樣的結(jié)局呢? 宗澤 宋朝的中央官學叫做太學,,當時有一個叫陳東的太學生上書宋高宗,,勸諫高宗要以宗廟社稷、黎民百姓為念,,不能總是逃跑,。 除了陳東,還有一個叫歐陽澈的百姓也給宋高宗上書,。 從這點我們可以看出來,,宋朝的政治環(huán)境是比較寬松的,因為太祖皇帝留有遺訓:不殺士大夫,,不殺上書言事者,。任何人給皇帝上奏折,不管對國家的戰(zhàn)守大計,,還是朝廷的大政方針提出自己的看法,,都是沒有死罪的。所以連一個沒有品級的太學生,,一個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勸說皇帝不要跑,。 宋高宗年輕時候 只是宋高宗趙構(gòu)去心已定,陳東和歐陽澈的上書把他給惹怒了,。宋高宗身邊那些一貫反對打仗,,主張議和的奸臣們,看出龍顏不悅,,便見風使舵地討好皇帝說,,隨便一個讀書人、一個老百姓,,都想對國家大政品頭論足,,任意指摘,此風不可長,。 宋高宗問應(yīng)該怎么辦,,奸臣神情肅殺,以手作砍殺狀。宋高宗沉吟半晌,,反復(fù)權(quán)衡利弊:他們只不過是勸我別跑,,殺了他們有違祖例,恐遭人詬??;只是如果此例一開,誰都對大政方針任意指摘的話,,以后必定導致皇上詔命、朝廷意旨雖令不行,。 王云被百姓打死 此時,,王云慘死于百姓拳腳棍棒下的情景又浮現(xiàn)在了宋高宗眼前,宋高宗心底冒起一股涼氣,,于是下令殺掉這兩個人(這個時候不得不說宋高宗已經(jīng)是昏君了吧),。 應(yīng)天府的府吏去陳東家里緝拿他時,陳東正在讀書,,他一看來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陳東說,,你們別著急,,我肯定跟你們走,不過我得先飽餐一頓,。他吩咐家人炒菜燙酒,,然后自斟自飲起來。用過酒菜,,陳東說要去趟廁所,,小吏面露難色,擔心他趁機逃跑,。陳東哈哈大笑,,說我好漢做事好漢當,說了跟你們走就一定跟你們走,,不用多慮,。最后,陳東被帶到了應(yīng)天府,,不久便被處斬,。后來,歐陽澈也遭到了同樣的處置(多么心痛),。 宋朝本來是一個言論自由,、思想開放的王朝,而且不殺士大夫,不殺上書言事者,。但陳東,、歐陽澈二人被殺,卻開了一個惡例,。后來主和派之所以能夠控制話語權(quán),,能夠鉗制言論,就跟這件事有關(guān),。 中國古代人分四等,,即士、農(nóng),、工,、商。宋高宗忘了一點,,陳東是太學生,,代表的是士林;歐陽澈是平民百姓,,代表了農(nóng)民,,處斬這兩個人,就把士林和農(nóng)民都給得罪了,。 而且宋高宗遲遲不去迎回二圣,,不思恢復(fù)中原,寒了王彥,、王善等中原志士們的心,;宗澤三呼“過河”而亡,朝廷沒有任何表示,,寒了守城將領(lǐng)們的心,;主戰(zhàn)派連連上疏要求高宗回來,高宗都不回來,,寒了抵抗派的心,。 宋高宗的身邊,就只剩下一群主和派和宦官,,他處在一種空前孤立的狀態(tài)下,,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光桿司令了,。 在國家危難的情況下,,宋高宗把不該得罪的人全得罪了,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宋高宗處在一種沒有安全感的狀態(tài)中,,對任何人都抱有戒心,,而且父兄巨大的陰影又籠罩著他,他是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下熬過了一天又一天,,所以我們就可以理解他為什么會有之后的所作所為了,。 宋高宗(年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