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喀什是摩洛哥“三色城”之一的“紅城”。因為周邊都是富含鐵元素的紅色土地,,所以馬拉喀什的主色調(diào)就是紅色,。上至王宮下至民居,外墻的顏色都是紅色,。
1,、車拍古城城墻
建于1157年的庫圖比亞(Koutoubia)清真寺是馬拉喀什的地標(biāo)性建筑,。其宣禮塔用紅色石頭建成,高77米,,是當(dāng)時北非最高的建筑物,。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個宣禮塔(其他兩個是拉巴特的哈桑塔和西班牙塞維利亞的吉拉達(dá)塔)中最古老的一個。
2,、庫圖比亞清真寺
中世紀(jì)時,,馬拉喀什曾兩度為摩洛哥王朝的首都,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老二,。巴迪皇宮(Palais de
la
Bahia)深藏在老城的小街之中,,是摩洛哥少數(shù)對外開放的皇宮之一。但是地陪告訴我們,,巴迪皇宮實際的使用人是當(dāng)時蘇丹國的大維齊爾(即伊斯蘭教國家的首相),。看看這皇宮的格局,,感覺地陪之介紹是可信的,。
3
4、皇宮的中庭
5,、馬賽克的裝飾保存的挺好
6
7
8,、皇宮的花園,感覺這才是最奢侈的,。
馬拉喀什老城始建于公元1062年,,舊名就叫“摩洛哥城”。老城以城墻圍繞,,保存完好,。城內(nèi)房屋密集,街巷交錯,,攤鋪林立,人來熙往,。人流中不乏身穿長袍的阿拉伯男人和包著頭巾的阿拉拍女人,,一派中世紀(jì)的繁華市面風(fēng)貌。1995年,,馬拉喀什的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9、塔吉,,摩洛哥的國菜,,第一次品嘗就在馬拉喀什的老城。
但是,,絕對不可忽略的“但是”哦----當(dāng)?shù)厝朔浅7浅拹罕慌恼?。入鄉(xiāng)隨俗,,咱也是尊重人家不是嗎。沒辦法,,只能拍些背影嘍,。
10
11
12
對攝影團(tuán)來說,不能爽爽的拍照是最大的不爽,。在卡薩布蘭卡,,當(dāng)?shù)睾⒆舆€是很樂意配合的,有些年輕小伙還會主動湊上來,。但在馬拉喀什,,只要一舉相機(jī),當(dāng)?shù)厝司娃D(zhuǎn)過臉去了,。這里距離卡薩布蘭卡就320公里啊,。領(lǐng)隊說,再往下走,,情況只會更加嚴(yán)重,,唯一的辦法就是盲拍。領(lǐng)隊作了示范:相機(jī)背肩上,,鏡頭垂腰間,,手掌管方向,手指按快門,,咔擦就是一張,。
說是容易拍是難,成群結(jié)隊也是不行的,。所以在老城區(qū),,基本就是自由行。定好時間定好集合地,,各自為戰(zhàn)嘍,!
13
14
15
16
17
25
26
27
28
在迷宮似的大街小巷轉(zhuǎn)悠了近三個小時,真有點乏了,。要知道,,當(dāng)天的氣溫可是31°啊。已經(jīng)六點了,,太陽還很高,。我們回到了德吉瑪廣場(Djemaa
el-Fna),找了個有天臺的咖啡吧,,每人買了瓶飲料(20迪拉姆),,終于坐了下來。
在遙遠(yuǎn)的中世紀(jì)時代,,德吉瑪廣場曾是非洲最大的傳統(tǒng)市場,。直至今天,,它仍是阿拉伯人的主廣場。每天午后,,人們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喧囂熱鬧一直持續(xù)到深夜,所以也被稱為不眠廣場,。
29
33
35
36
37
38,、
39、 已經(jīng)8點多了,,向陪伴了我們2個多小時的貓咪告別,。
40、當(dāng)晚住在馬拉喀什新城,。馬拉喀什人口75萬,,新城老城一半一半。
附:馬拉喀什老城衛(wèi)星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