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偷窺一個大神的發(fā)言,,學了一招,特別開心,。很高級的方法,,同時也很簡單。 可能學習的還不是特別成熟,,整理一下思路先,。 這個基于年線的估值方法核心思想也市值長期與凈利成正比,和@星星-奶爸 的思路如出一轍,,參考星爸的這篇文章(https://xueqiu.com/5564515545/98815944),,后面我又畫蛇添足了一下,著重分析了一下估值(https://xueqiu.com/3950066418/98831911),。但是我自己都感覺很亂,,直到看到了大神@robertochen (簡稱R神)的發(fā)言,發(fā)現(xiàn)可以簡化很多,。 當把周期拉長至一年,,可以過濾掉市場中大部分的干擾。比如短線的炒作,,市場情緒的變化等,。我個人其實很不喜歡短期股價漲幅過大,因為這意味著風險,。比如房地產中的某個票(不點名了,,怕被噴,,都懂的。,。,。),短短幾天漲幅50%以上,。雖然按照估值方法判斷地產股依然低估,,包括那個漲的最兇的。但是在業(yè)績沒有得到確認之前,,就積累了巨大漲幅,,漲幅和業(yè)績不匹配,就是短期的風險,。 從元旦過后開始關注地產股,,得益于@時光傳說 糾正了我的一些偏見。學習了幾種估值的方法,,算來算去發(fā)現(xiàn)低估是一定的,,很開心。但是呢,,還沒來及完成布局,,突然資金就涌入了,讓我感覺很尷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選擇等,。 還是回來研究方法吧,。 市值長期與凈利成正比,其實就是價格圍繞價值,,價格長期價值回歸,。由于“長期”是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需要給它確定一個具體的周期,,就是一年,。也就是說,對于成長性好的票來說,,每年股價的漲幅和每年的業(yè)績增長應該基本匹配,。當然這個周期如果定為兩年也是可以的。 舉個栗子,。 還是說東方園林吧,。東方園林的年K線,太簡潔了。09年上市至今,,股價從2.17漲到20塊,,十倍漲幅。業(yè)績從09年的8,000萬增長到17年的20億,,增長25倍,。最初上市的時候PE高一點,77倍PE,,17年PE差不多是27倍,。基本上業(yè)績,估值,,市值是匹配的,。 下面重點來了,看一下每年的業(yè)績增長情況(最后一行),,再對比下股票漲幅。 09-17年業(yè)績增長:41%/208%/74%/53%/29%/-27%/-7%/115%/67% 09-17年股價漲幅:12%/274%/-37%/44%/4%/-14%/43%/34%/43% 09-17年年末估值:77倍/95倍/34倍/32倍/26倍/30倍/47倍/29倍/27倍 09-10年一方面股價漲幅超過業(yè)績增速,,一方面估值偏高,。11年盡管業(yè)績增長了74%,股價跌了37%,,殺估值,,11年底12年初估值是34倍。從12年基本上匹配,,估值32倍,。13年股價漲幅總體漲幅很小,但是留了個長上影線,,主要可能是預測到14年業(yè)績下滑的原因,,13年底估值26倍。14年股價跌了14個點,,估值還升了,。15年是牛市的提升作用,估值升到47倍,。16年股價漲幅落后于業(yè)績增速,,為了降估值。17年業(yè)績增長繼續(xù)高于股價漲幅,,估值降到27倍,。16年一年把欠的帳還上了。 17年業(yè)績增速和股價漲幅開始匹配,,18年應該可以繼續(xù)匹配,,正收益可期。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只看當年的業(yè)績和當年的市值,。也就是靜態(tài)的估值水平,。但是需要確認下一年業(yè)績能夠維持正向增長,而且不去透支下一年的成長預期,。(這一點很重要,,最保守的方法,透支這個事情是會上癮的,,透支一年就可以透支兩年) 第二點需要主要的是,,一定要在一年當中找到一個時間節(jié)點。年末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年報還沒有,,但是全年的業(yè)績預告出來了。以每年年末作為時間節(jié)點,,來計算估值,,判斷是否高估。(季報觀察基本面是否符合預期) 一切以確定的業(yè)績?yōu)槌霭l(fā)點,。 引用R神的核心理念:“只要不高估,,基本面保持穩(wěn)健高增長,以年度思維,,股價與業(yè)績增速匹配,,股價漲幅低于業(yè)績增速低估,都不應該賣出,,這是我個人的核心投資理念,,三聚環(huán)保作為個人的第一重倉股,只有堅持以上核心投資理念,,才能拿穩(wěn)過去六年,,堅持到今年第七年,獲得20倍收益,!” 因為不能評論,,默默點了個贊。,。,。這幾天偷窺一個大神的發(fā)言,學了一招,,特別開心,。很高級的方法,同時也很簡單,。 可能學習的還不是特別成熟,,整理一下思路先,。 這個基于年線的估值方法核心思想也市值長期與凈利成正比,和@星星-奶爸 的思路如出一轍,,參考星爸的這篇文章(https://xueqiu.com/5564515545/98815944),,后面我又畫蛇添足了一下,著重分析了一下估值(https://xueqiu.com/3950066418/98831911),。但是我自己都感覺很亂,,直到看到了大神@robertochen (簡稱R神)的發(fā)言,發(fā)現(xiàn)可以簡化很多,。 當把周期拉長至一年,,可以過濾掉市場中大部分的干擾。比如短線的炒作,,市場情緒的變化等,。我個人其實很不喜歡短期股價漲幅過大,因為這意味著風險,。比如房地產中的某個票(不點名了,,怕被噴,都懂的,。,。。),,短短幾天漲幅50%以上,。雖然按照估值方法判斷地產股依然低估,,包括那個漲的最兇的,。但是在業(yè)績沒有得到確認之前,就積累了巨大漲幅,,漲幅和業(yè)績不匹配,,就是短期的風險。 從元旦過后開始關注地產股,,得益于@時光傳說 糾正了我的一些偏見,。學習了幾種估值的方法,算來算去發(fā)現(xiàn)低估是一定的,,很開心,。但是呢,還沒來及完成布局,,突然資金就涌入了,,讓我感覺很尷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只能選擇等,。 還是回來研究方法吧。 市值長期與凈利成正比,,其實就是價格圍繞價值,,價格長期價值回歸。由于“長期”是個很模糊的概念,,我們需要給它確定一個具體的周期,,就是一年。也就是說,,對于成長性好的票來說,,每年股價的漲幅和每年的業(yè)績增長應該基本匹配。當然這個周期如果定為兩年也是可以的,。 舉個栗子,。 還是說東方園林吧。東方園林的年K線,,太簡潔了,。09年上市至今,股價從2.17漲到20塊,,十倍漲幅,。業(yè)績從09年的8,000萬增長到17年的20億,增長25倍,。最初上市的時候PE高一點,,77倍PE,17年PE差不多是27倍,。基本上業(yè)績,,估值,市值是匹配的,。 下面重點來了,,看一下每年的業(yè)績增長情況(最后一行),再對比下股票漲幅,。 09-17年業(yè)績增長:41%/208%/74%/53%/29%/-27%/-7%/115%/67% 09-17年股價漲幅:12%/274%/-37%/44%/4%/-14%/43%/34%/43% 09-17年年末估值:77倍/95倍/34倍/32倍/26倍/30倍/47倍/29倍/27倍 09-10年一方面股價漲幅超過業(yè)績增速,,一方面估值偏高。11年盡管業(yè)績增長了74%,,股價跌了37%,,殺估值,11年底12年初估值是34倍,。從12年基本上匹配,,估值32倍。13年股價漲幅總體漲幅很小,,但是留了個長上影線,,主要可能是預測到14年業(yè)績下滑的原因,,13年底估值26倍。14年股價跌了14個點,,估值還升了,。15年是牛市的提升作用,估值升到47倍,。16年股價漲幅落后于業(yè)績增速,,為了降估值。17年業(yè)績增長繼續(xù)高于股價漲幅,,估值降到27倍,。16年一年把欠的帳還上了。 17年業(yè)績增速和股價漲幅開始匹配,,18年應該可以繼續(xù)匹配,,正收益可期。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只看當年的業(yè)績和當年的市值,。也就是靜態(tài)的估值水平。但是需要確認下一年業(yè)績能夠維持正向增長,,而且不去透支下一年的成長預期,。(這一點很重要,最保守的方法,,透支這個事情是會上癮的,,透支一年就可以透支兩年) 第二點需要主要的是,一定要在一年當中找到一個時間節(jié)點,。年末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年報還沒有,但是全年的業(yè)績預告出來了,。以每年年末作為時間節(jié)點,,來計算估值,,判斷是否高估,。(季報觀察基本面是否符合預期) 一切以確定的業(yè)績?yōu)槌霭l(fā)點。 引用R神的核心理念:“只要不高估,,基本面保持穩(wěn)健高增長,,以年度思維,股價與業(yè)績增速匹配,,股價漲幅低于業(yè)績增速低估,,都不應該賣出,這是我個人的核心投資理念,,三聚環(huán)保作為個人的第一重倉股,,只有堅持以上核心投資理念,,才能拿穩(wěn)過去六年,堅持到今年第七年,,獲得20倍收益,!” 因為不能評論,默默點了個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