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阜寧屬于南方還是屬于北方,這個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要說阜寧屬于南方,,她卻有很多北方的符號,;但要說阜寧屬于北方,她又有很多南方的特色,。
秦嶺淮河一線是目前公認的中國南北方分界線,。如果具體點,這一線(在阜寧境內應該基本沿蘇北灌溉總渠)正好穿過阜寧,,也就是阜寧正好處于中國南北分界線上。最近淮安設立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園項目,,其實阜寧也在這一分界線上,。恰好在南北方分界線上,,當然是不南不北了,。秦嶺淮河一線還是中國氣候分界線,即亞熱帶與寒溫帶分界線,,阜寧正好處于過渡帶,。因此,阜寧無論從地理位置還是氣候特點來分都是不南不北的,。
阜寧的習俗也是南北特色兼而有之,。春節(jié),大年初一,,南方人吃湯圓,北方人吃餃子,。阜寧人習慣吃湯圓,,隸屬于南方。阜寧人端午節(jié)插艾草的習俗也與南方相同,。但阜寧六月六炒面則應該屬于北方傳統(tǒng)。另外,,中國南北方都有送灶的習俗(也就是過小年),但南北方時間不同,。一般北方人臘月二十三,,南方人一般是臘月二十四。阜寧有些人家二十三送灶,,有些人家二十四送灶,你說阜寧屬于南方還是北方,?
阜寧的方言也是南北交雜的,。阜寧的方言應該屬于江淮方言區(qū),總體上來說阜寧話應該屬于北方話區(qū),。所以阜寧人跟南方人講方言時如果語速慢些,對方很容易懂,,南方人往往會說阜寧話接近普通話,。但僅限于接近普通話而已,阜寧話離普通話其實很遠,。阜寧的方言里有許多南方語音,。比如,阜寧人說“雞”時發(fā)“資”音,,也就是普通話里的舌面音在這里發(fā)成了舌尖音,。這在北方話里是沒有的,,而在南方話里卻很常見。再比如阜寧的方言里有很多的入聲字,,普通話里沒有入聲,,其它北方方言區(qū)入聲也較少。另外,,阜寧話里的第一聲和第四聲一般正好和普通方話里的一四聲相反。
比如,,以“阜寧話”三個字為例,,阜寧方言說的時候是“夫零花”,。另外阜寧話里沒有鼻音,阜寧話里很少發(fā)后鼻音,。這些都相似于南方話,。所以從方言的角度來看,阜寧應該算是不南不北,。
阜寧人的飲食含習慣也是不南不北的。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米飯,。阜寧人既吃米來也吃面。每到過年,,一般的阜寧人家都要蒸很多的饅頭。饅頭在北方都是實心的,,南方在面皮里面放了餡,,叫包子。阜寧人的饅頭做法是饅頭和包子的結合,,個頭有北方的饅頭大,但里面又有餡——確實是不南不北的。
其實歷史上阜寧人也是南北相混的,。歷史上阜寧這地方瀕臨海邊,,人煙稀少。民間有“洪武趕散”的傳說,,說是明洪武年間有大量的蘇州閶門人被遷至蘇北,其中不少就落根在了阜寧,。時間長了,,同本地人一起,成了阜寧人,。這也就好理解為什么阜寧的方言、習俗很多同南方人類似了,。
如今,,阜寧地處蘇北,論經(jīng)濟水平同蘇中與蘇南不可同日而語,,權且算作是北方罷。但阜寧有很多青壯年勞動力在蘇南,、滬寧一帶打工,他們從南方掙來了錢的同時,,也帶回來了南方人的觀念與思維。這幾年,,有很多南方人來阜寧投資,,也給阜寧帶來了更多的現(xiàn)代南方元素。
將來,,阜寧是南方還是北方就更不好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