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星球大戰(zhàn)8:最后的絕地武士》國內上映,口碑好壞參半,。 很多星戰(zhàn)粉吐槽這部毀青春,、毀經典,然而,,又有很多路人粉覺得電影得到爆米花電影的精髓,,一路 high 翻全場。 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星戰(zhàn)經典,,不過,,如果,沒有今天介紹的畫師拉爾夫·麥克奎里( Ralph McQuarrie),,就不會有《星球大戰(zhàn)》系列電影,。 拉爾夫·麥克奎里 在談到拉爾夫·麥克奎里對喬治·盧卡斯的幫助前,先簡單介紹一下這位畫師,。 拉爾夫·麥克奎里,,1929年生于印第安納,在美國西北部的蒙大拿的農場長大,。 朝鮮戰(zhàn)爭期間,,曾在美國軍隊服役,戰(zhàn)爭中被一顆子彈擊穿頭盔,,傷到頭顱戰(zhàn)爭結束后,,搬到了加州,,在娛樂設計和交通設計頂尖的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學習(就是大觸輩出的 ACCD)。 畢業(yè)后,,麥克奎里一開始在牙醫(yī)醫(yī)院任職插畫師,,繪制牙齒以及牙醫(yī)工作的器械工具。 隨后,,1960 年加入波音公司,,任職初級插畫師。畫波音 747 的操作說明圖解,。1969 年,,為 CBS 電視臺繪制阿波羅計劃動畫的背景及載具。 多年的插畫工作,,麥克奎里認識了一些電影圈內的插畫師,比如盧卡斯公司的 Hal Barwood ,,在后者的邀請下,,參與了一些電影插圖的繪制。 當時,,盧卡斯想拍一個太空幻想類電影,。講述反抗軍和納粹式邪惡帝國的斗爭。不過,,這個故事并沒有吸引電影制作人,,環(huán)球影視拒絕了這個提案。 盧卡斯為了讓投資人感受到這個故事的魅力,,于是在 1975 年邀請麥克奎里,,將故事中的一些關鍵角色、情節(jié),,以及星球,、飛船等視覺化。 麥克奎里設計了很多角色,,比如丘巴卡,、達斯·維達、R2-D2,、C-3PO 等,。盧卡斯拿著自己的故事和這些設計圖,很快找到了 20 世紀福斯電影公司來投資電影,。 喬治·盧卡斯說:“拉爾夫·麥克奎里是我為星戰(zhàn)雇傭的第一個人,,他幫助我完成了設想。當文字無法傳達我的想法時,,我總是會指著一幅他的作品說‘就照這個做’,?!?/span> 下面是麥克奎里為《星球大戰(zhàn)》(1977)繪制的概念圖。 R2-D2 和 C-3PO 在 Tatooine 星球 ,,這是麥克奎里第一張星戰(zhàn)圖 C-3PO 的設計借鑒了1927 年電影《大都會》的機器人的 太空港莫斯艾斯利,,麥克奎里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這張圖是星戰(zhàn)迷津津樂道的經典,麥克奎里繪制的達斯·維達形象,,也成為了電影制作的參考樣板,。 考慮到達斯·維達需要待在太空中,麥克奎里設計了達斯·維達的頭盔和披風,,面具帶上呼吸器也是他的主意,。 麥克奎里設計的沙漠爬行者 后來的模型做出來后,非常震撼 塔斯肯襲擊者 小酒吧,。為了多一些科幻感,,麥克奎里加入了搜尋懸浮球和空調 麥克奎里重新設計了千年隼,因為喜歡原來的畫面設計,,尤其是前景中 R2-D2 的位置,,所以他只是修改了飛船的設計。 舊版千年隼 新版千年隼 奧德蘭星球,,營救公主的場景 奧德蘭太空港,,這張圖作于 1975 年,25 年后在《星球大戰(zhàn)1:幽靈的威脅》中呈現(xiàn)在銀幕上 千年隼號在死星上,,前景是暴風兵 死星上的電梯設計,,還原度非常高 早期的設計中,麥克奎里竟然讓暴風兵手握一把光劍,,如果這個場景真的出現(xiàn)在電影中,,大家會抓狂吧! 死星內部 反抗軍在雅汶星的廟宇基地,,談到為什么如此設計,,麥克奎里說,高密度的石墻可以阻擋重力,,讓軍隊更方便的移動設備(理解無能……) 另外一張反抗軍在月球上的基地,,麥克奎里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Y翼戰(zhàn)機襲擊死星,你還可以看到死星上的超級激光炮 死星上的巷戰(zhàn)(注:飛船設計者為 Joe Johnston) 萊婭公主歡迎英雄歸來 無可置疑,,1977 年的《星球大戰(zhàn):新希望》獲得影史上巨大的成功,。麥克奎里此前從來沒有參與過電影長片的制作,但是第一次的合作就非常成功,,也非常舒服,。 參與過《星球大戰(zhàn)》前傳三部曲的概念設計師 Iain McCaig,稱贊麥克奎里是電影概念設計的先驅,,在星球大戰(zhàn)之前,,很少有導演會請概念設計師來做電影的前期工作,。 盧卡斯也承認,麥克奎里的插圖很有電影感,,有攝像機鏡頭的視角,。當時的很多科幻畫都是海報和圖書封面,而沒有電影感,。所以,,《星球大戰(zhàn)》的很多鏡頭直接復制了插圖的畫面設計。 參與《星球大戰(zhàn)》,,也讓麥克奎里獲得了很多科幻電影設計的工作機會,。 1976 年,麥克奎里還為《星際迷航》設計過企業(yè)號,,不過后來電影項目取消制作,。 1977 年,參與過斯皮爾伯格的《第三類接觸》和《E.T.》 ,。 1978 年,,參與電視劇《太空堡壘卡拉狄加》、《奪寶奇兵》,、《星際旅行IV:搶救未來》 1985 年,憑借科幻電影《繭》中作為團隊的一部分,,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 除了電影,麥克奎里還為《星球大戰(zhàn)》的圖書繪制封面,,從 1978 年到 1987 年,,和出版社合作了22本書的封面。 1980年,,盧卡斯開始《星球大戰(zhàn)》續(xù)集的制作,,麥克奎里再一次提供初期的視覺設計 AT-AT Walkers 步行機出現(xiàn)在《星球大戰(zhàn)2:帝國反擊戰(zhàn)》 不過,在 1983 年第三次合作《星球大戰(zhàn):絕地歸來》的時候,,因為一直在重復之前的東西,,很難再重燃創(chuàng)作的激情。麥克奎里突然有點厭倦,,工作的樂趣大減,。所以,他的很多設計也沒有出現(xiàn)在電影中,。 2012 年,,82 歲的麥克奎里逝世。麥克奎里的官網上寫道:“他在設計界的影響將永存,。盡管未來將出現(xiàn)更多飛船和未來城市,,但一定有人會說……這看起來就像是麥克奎里畫的一樣”,。 在喬治·盧卡斯眼中,麥克奎里的影響深遠: “除了電影,,他的作品激發(fā)了至少兩代的年輕藝術家,,他們都通過麥克奎里認識到電影是可以設計的。 我和他們一樣被他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力和敏銳眼光震撼,,他讓我們的概念得以到達最為理想的巔峰,。在很多方面,他是概念藝術的革新之父,,他帶著無盡的想象力來到電影界,,并推動它們得以在電影中實現(xiàn)。這使得我們能夠從他的畢生作品中代代受益,。 除此之外,,他也是我極富才能、謙和友善的朋友及合作伙伴,?!?/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