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降雪的到來,,人們享受雪趣的同時,,雪后路滑也成了麻煩事兒。那么雪天出門怎樣預防滑倒摔傷,,摔傷之后又該怎么做呢? 醫(yī)生建議,,冰雪天盡可能減少出門次數(shù),,如果一定要外出,,則要做好預防措施。如果摔倒后出現(xiàn)疼痛,、腫脹的癥狀,,不要強行移動或自行處理,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傷,。 “慢”:雪天不可預測的因素有很多,,走路,、騎車速度都別太快,注意力要集中,慢走,,低速行駛,。 “看”:隨時注意周邊車況及路況,隨時應變,。路上不要接打手機,、聊天,兩人以上出行時,,要前后行走,,不要并排。防寒保暖時帽子不要過低,,遮擋前方視線,。 “穩(wěn)”:雪天出行,最好穿防滑鞋,。走路速度不要太快,,腳底要踩實踩穩(wěn),老年人宜拄拐而行;鞋底不宜硬,,切勿穿硬塑光底鞋,,最好穿上寬松、保暖,、防滑的棉鞋,,如防滑鞋或旅游鞋,,女士尤其不宜穿光底的高跟鞋或松糕鞋。在雪地行走,,切忌提重物,,雙手更不要揣在兜里,宜佩帶保暖手套,,因為雙手來回擺動能很好地起到對身體的平衡作用,。 據(jù)統(tǒng)計,,就診摔傷患者中,以50歲以上老人居多,,大部分表現(xiàn)為手腕部,、腳踝部扭傷,也有部分為腕部骨折,、髕骨骨折,、髖部骨折或腰椎損傷。 01 滑倒時順勢滑或縮團滾可減少骨折 滑倒時手著地的那一瞬間,,力量是非常大的,,而且這種暴力會傳導到肩關(guān)節(jié)。所以,,腕關(guān)節(jié)和肩關(guān)節(jié)是最容易骨折的部位,。 還有一種最常見的摔倒姿勢,就是屁股向后坐,。對于年紀大一點的人來說,,這是最要命的姿勢,因為它會引起腰椎粉碎性骨折和骶尾骨骨折,。 一邊屁股著地摔倒,,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危險姿勢,這種姿勢容易導致髖部骨折,,包括股骨頸骨骨折及股骨粗隆間骨折,,尤其是中老年人。 雨雪天,,地滑摔跤不可避免,,但如果能在摔倒時,迅速作出正確反應,,可大大減少骨折,。 摔倒時,正確的做法有兩個—— 順勢滑:雙手收回或平伸,,順著力量向前滑,,順勢向前滑,。 縮團滾:雙手護住頭面部,縮團,,順著力量向前或向后,、向左、向右滾,。用身體整個側(cè)面來著地,,增加受力面積,減輕摔傷的程度,,盡量不要用手直接來支撐地面,。 02 滑倒后先要檢查傷勢:不要貿(mào)然爬起來,,先要查看有沒有骨折的情況; 滑倒后首先要對四肢和關(guān)節(jié)進行自我檢查,,看看主要關(guān)節(jié)能不能活動。如果感覺肢體特別疼痛,,而且有反?;顒樱陀邪l(fā)生骨折的可能,。 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較輕的,,人們還能勉強活動;如果腰疼,千萬不要隨意亂動,,因為腰椎骨折后如果隨意活動,,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嚴重時下肢可能癱瘓,,此時應該盡快呼救,,救人者也不能隨意背抱傷者,而是要用硬板將傷者抬到醫(yī)院,,或撥打120急救電話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救助,。 即便是發(fā)生上肢骨折也不可亂揉亂動,應該用圍巾,、書本等固定好骨折部位,,請求他人幫助,立即到附近醫(yī)院治療,。 03 摔傷后不要揉捏患處:揉捏既不能緩解病情,,還可能會加重水腫; 人們摔傷之后第一反應是會用手去揉一揉傷處,以為可以緩解疼痛,。其實這樣做既不能緩解病情,,還有可能會導致局部水腫,加重傷情,。 一旦發(fā)生摔傷,,患者要盡量避免一些可能會加重傷情的行為,,千萬不要隨意地揉捏或按摩。 04 腫脹初期不要熱敷:熱敷會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出血增加,,加重腫脹。 摔傷之后,,有些人覺得傷勢比較輕,,沒有必要去醫(yī)院,就會用毛巾熱敷傷處,,病情反而會更加嚴重,。因為熱敷會導致傷處的毛細血管擴張、出血增加,,進一步加重腫脹反應,。在腫脹初期,要保證休息,,抬高患肢,,并用冰塊冷敷。來控制出血,,促進消腫,,減輕疼痛的反應。待24小時或48小時急性期過后,,再進行熱敷,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不慎摔成外傷,,不要自行用紅花油,、膏藥等治療,因為紅花油等藥物雖有活血的功效,,但使用不當會加重腫脹,,不宜在外傷早期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