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每天都欣賞到這種文章呢,? 《劍戟如夢》 ★更多精彩盡在微信公眾號:劍戟如夢 可能很多在單位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對日復一日的加班心生不滿時,,當你需要請假回去處理家庭矛盾時,當你需要一次身心的放松時,,總會有人義正言詞的翻出他曾經的陳年舊事讓你進行膜拜 “我們那會兒加班是家常便飯呀,,有一次我們連續(xù)五個通宵,弄出了一個很牛逼的材料……” “我們那會兒單位任務忙,,媳婦生娃也沒有回去,,父母病危也沒有回去,單位的任務很重要呀……” “我們那會兒當初周末都是不休息的,,都是在辦公室里干活……” 當然,,由于他們已經成為上級,這其中的潛臺詞可能也有如下意思 “就是因為我這么能拼,,現(xiàn)在才走到這個崗位……”,、“你要向我學習,以后才能走上這個崗位……” 這種用曾經的經歷作為道德綁架的方式,,總能讓許多人對自己的利益訴求不好意思再提及,。畢竟,領導都這么過來的,,既然領導都可以,,那自己也就委屈一下吧。 這樣的邏輯倒也奇怪,,無非就是因為我經歷過,,所以你也要經歷。因為你父母病危沒能回去,,就要求其它人也要一樣,,因為你沒有趕上妻子生產,就要求其它人也要跟隨,。當然,,這些所有的行為都有一個很高大上的外表進行包裝,那就是——成長進步必然的代價。 說起來,,有些人甚至以擁有這樣的經歷為榮,。如果沒有幾個這樣拋妻棄子、有家不回的經歷,,都不好意思在人前賣弄了,。在會議上聽到他們講述自己曾經的付出時,感受到的是他們內心的一種陶醉與沉浸,,一是種英雄主義式的上癮,。有些特殊情況,也是無奈之舉,,但其實很多時候,,也并不需要這樣的付出,但是,,好像是為了擁有一種道德上的資本,,也要刻意的讓自己經常加班熬夜,時不時的讓自己有家不回,。當占據(jù)了道德的至高點,,獲得了話語權,自然可以對那些想回家享受的人進行嚴厲的批判了,。 現(xiàn)在想來,,多虧高層以法規(guī)的形式對休假行為進行了硬性要求,否則,,不知道多少人要在這樣的道德審判中,,被迫成為另一個有家不回、有妻不要的典型了,。對于這樣的法規(guī),,估計有那么一部分人內心是憎恨的,畢竟很多人不用再像他們那樣經歷那些曾經的痛苦,,這多少會影響他們的內心自洽,,或者說,會讓他們心生妒忌吧,。 可能很多人都喜歡拿自己的曾經作為素材,,對他人進行批評教育。這或許會讓人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好像自己曾經也偶爾這樣說過,,現(xiàn)在想起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其實在私底下不屑一顧,,甚至是在嘲笑,。個人的那些悲情的經歷,,是需要放到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中去分析的,有些可能也是當時的一種心甘情愿,,有些可能也確一種無奈,。一味的希望別人去復制你的過往,何嘗不是一種野蠻的綁架,。畢竟,,時代是在發(fā)展的,環(huán)境是在發(fā)生變化的,,人的價值觀念也是在不斷調整的,。你曾經的引以為豪的舍棄,放到今天已經沒有幾人愿意買賬,,你曾經刻意的辛苦,,放在今天也已經成為毫無意義的作秀,又何苦老用陳年舊事博取大家觀念的改變呢,。 你的經歷是你的經歷,其他人未必非要模仿和跟隨,,你的過往是你曾經的選擇,,又何必非要讓別人做出一樣的選擇??偸悄迷浀哪切┙洑v對旁人進行道德上的綁架,,你以為收獲的是成就與敬佩,其實,,不過是底下的不屑與嘲諷而已…… 來源:有話姚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