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神經(jīng)元病如何進行肢體鍛煉 2017-09-06 肌萎縮二科 肌萎縮肌無力重點???/div> 運動神經(jīng)元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現(xiàn)代醫(yī)學尚不能控制其病情發(fā)展,但科學合理的堅持進行肢體鍛煉對疾病控制有著重要的意義,。 患者做家庭鍛煉時應適當減量,,不可過力,以自覺肢體稍感輕度疲勞為度,,注意避免摔倒,,切忌過度鍛煉,因為強行性功能鍛煉會因骨骼肌疲勞,,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復,、肌細胞的再生和修復,臨床上我們觀察到很多患者過度鍛煉或者多次跌倒后加重病情的情況,。其鍛煉方式,、活動量大小、時間長短等,,應根據(jù)病情實際情況,,因人而宜,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掌握好運動節(jié)奏:患者的鍛煉在時間間隔上有一定要求,,并非越多越好;運動宜少量多次進行,。 2,、還應注意選擇無痛的動作,并對疼痛進行積極治療,;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不可過力。 3,、有針對性地選擇運動方式:鍛煉要有針對性,,哪些肌肉發(fā)生了萎縮,就鍛煉哪些肌肉。不要用健康肌肉的運動來代替萎縮肌肉的運動,,例如不要以聳肩,、外展代替前臂旋轉等。 4,、運動鍛煉應堅持,,不可采用一曝十寒方式。 5,、 ALS患者雖然有肌肉萎縮無力,,但其真正的病因不在肌肉上,而在于上下運動神經(jīng)元,,是通過運動來逆向刺激運動神經(jīng)元的活動,,應在運動期間堅持服用有保護運動神經(jīng)元的藥物。 6,、運動神經(jīng)元患者多數(shù)有運動困難,,在做運動鍛煉應注意安全,應有合理的防護設備,,站立不穩(wěn)者應平臥鍛煉,。ALS患者肌張力高,在運動前應有一定的放松時間,,有助于肌張力的減輕,,使運動靈活不僵硬。 鍛煉方法: 肢體功能影響較輕的病人可采用五禽戲,,太極拳等運動方式,,以保持關節(jié)活動度,、肌肉長度,,維持肌肉最大的功能。 由于本病早期易侵犯手肌,,因此應進行主動手肌運動,,如分指、并指,、對掌,、握持、屈腕,、伸腕,、伸指運動。 此外可進行懸吊練習,,是利用繩索(可調長短),、搭扣或“S”鉤和吊帶組合起來,將擬訓練活動的肢體懸吊起來,,使其在除去肢體重力的前提下主動進行鐘擺樣的訓練活動,??捎柧氈怅P節(jié)屈伸動作、肩關節(jié)外展內收,、訓練髖關節(jié)外展內收或前屈后伸的方法等,。此外,對于引起關節(jié)活動受限的患者,,可以進行以健側肢體幫助對側肢體活動的運動,,常用滑輪和繩索等用具,既可訓練肩關節(jié)外展,、內收,,又可訓練前屈后伸。此外,,還可借助于器械,,通過杠桿原理,以器械為助力,,帶動受限的關節(jié)進行訓練活動,。如肩關節(jié)練習器、肘關節(jié)練習器,、踝關節(jié)練習器以及體操棒來進行主動運動,。在進行主動運動時應注意必須向患者講解動作要領及方向,助力的方向要與被訓練肌肉的收縮方向一致,,避免出現(xiàn)代償動作,。 肢體功能影響較明顯的病人可采用適當?shù)拇采匣顒樱w功能很差難以運動的患者可采用被動運動,。被動運動療法有:1,、關節(jié)活動范圍的被動運動 治療師根據(jù)運動學原理完成關節(jié)各方向的活動。如軀干被動活動,、肩關節(jié)前屈被動活動,、肩關節(jié)外展被動活動、肘關節(jié)被動活動,、髖關節(jié)屈伸的被動活動等,;2、關節(jié)松動技術,。是治療師在關節(jié)活動允許范圍內完成一種針對性很強的手法操作技術,。它利用關節(jié)的生理運動和附屬運動被動活動病人關節(jié),維持或改善關節(jié)活動范圍,,緩解疼痛,,類似于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手法治療,常用的手法包括關節(jié)的牽引、滑動,、滾動,、擠壓、旋轉等,;3,、持續(xù)被動活動是利用機械或電動活動裝置,使肢體進行持續(xù)的無疼痛范圍內的被動活動,。它可以緩解疼痛,,改善關節(jié)活動范圍,防止粘連和關節(jié)僵硬,,消除手術和制動帶來的并發(fā)癥,。常用的有各關節(jié)專用持續(xù)被動活動器。被動關節(jié)活動的訓練中應注意每次一般針對一個關節(jié),,應緩慢,、平滑地完成該關節(jié)現(xiàn)存的最大活動范圍,并在末端做一短暫停留,,每個運動方向一般做3~5次,,每日早晚各1次,但對那些活動范圍有受限趨勢的關節(jié)應增加次數(shù),。 肌張力高者進行康復鍛煉 應注意:1,、肌張力高的患者鍛煉時應要有充足的放松時間,可先行心理放松(自我暗示放松,,心情平靜,,想著每一塊肌肉放松),然后行按摩,,熱療,,緩慢被動運動,待肌肉有所放松后進行,;2,、合理選擇主動鍛煉方式,,應從少量開始,,進行間歇訓練,若訓練中出現(xiàn)肌張力增高的情況應重新放松,,不要著急進行訓練,;3、首次訓練量宜小,,不至過度疲勞,;4、訓練中所有動作在動作前要用意識先完成一遍;5,、訓練中期應合理選擇協(xié)調運動,,比如一腿一手同時運動;6,、訓練后宜放松,。 “躺著”也能長壽?這樣休息效果堪比運動,! 人人都說鍛煉好,,但已經(jīng)退休的國家級名中醫(yī)徐再春教授卻不這么認為。他曾說:“人生有一傻,,沒病吃藥最傻,,別老照鏡子看肚子有沒有大起來,特別是老年人,,不要患上慢病后拼命鍛煉,。40歲前必須鍛煉,50歲前適當鍛煉,,60歲后不鍛煉,、多保養(yǎng)?!?/div> 其實不光中老年人,,年輕人也該注意鍛煉適量。邀請權威運動專家,,教你在休息中輕松實現(xiàn)鍛煉效果,,不費事就能養(yǎng)生。 一,、最容易犯的5個運動錯誤 1,、走得多 人在劇烈運動時,體內會產(chǎn)生較多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當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時,,會使脾臟產(chǎn)生白細胞的能力大大降低,致使淋巴細胞中細胞活性大大降低,。 2,、速度快 對于走路和跑步而言,強度就是速度,,強度過大容易發(fā)生運動傷害,。比較常見的有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髖關節(jié)及腰部的疼痛和損傷,。 3,、早起就猛跑 不吃早餐或不補水就出門“狂走猛跑”,會導致血糖過低,。早起時,,人體血液更黏稠,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運動風險更大,。此外,凌晨是心血管病高發(fā)期,,高危人群應避免清晨劇烈運動,。 4、嚴寒酷暑無阻 研究表明,,極端溫度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一熱一寒,是心腦的“大敵”,。目前早晚溫差大,,一定要時刻注意天氣變化,避免過度運動,。 5,、靠走路減肥 人體一天中攝入的熱量越多,器官負擔越重,,但如果再進行超負荷的運動,,器官的負擔則翻倍,久而久之,,加快器官衰老,。 二、休息才是最好的鍛煉 1,、小憩20分鐘 — 讓心臟動起來 多項研究表明,,小憩是減壓神器,能提高靈敏度和工作效率,,也更有利于心臟健康,。研究發(fā)現(xiàn),一周午睡3次以上,、每次小于30分鐘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37%,。 2、喝杯熱茶 — 讓大腦動起來 發(fā)表在《人類神經(jīng)科學前沿》上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喝水能夠讓你的大腦提速14%,,有助于保持思維敏捷。天氣漸熱,,喝杯熱茶還是清熱止渴的法寶,,因為熱茶能促使毛孔張開,加速汗腺分泌,,還可以利尿,。 3、伸個懶腰 — 讓肺動起來 伸懶腰能增加對心,、肺的擠壓,,增加全身的供氧,還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收縮和呼吸的加深,。大腦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適,。 4,、吃健康零食 — 讓腸胃動起來 在兩餐之間或餐前吃點健康零食,既可以讓你得到身心的放松,,還有助于補充營養(yǎng),。建議在上午10點或下午3點左右給自己來個短暫的“茶歇”,酸奶,、水果,、堅果等都是比較健康的零食選擇。 5,、簡單運動 — 讓身體動起來 拉拉筋,、扭扭腰,或者深蹲,、靠墻站立,、高抬腿、俯臥撐都是比較簡便易行的運動,,還可以練一兩組瑜伽或太極的動作,,時間不必太長,幾分鐘就能讓身體充分放松,。 6,、曬太陽 — 讓免疫力動起來 曬太陽的好處不勝枚舉,但國人曬太陽的時間仍遠遠不夠,。不妨在你感到疲倦時,,把曬太陽這個功課補上。上午10點和下午4點是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此時可以散散步,,或者邊曬太陽邊打電話,一舉兩得,??梢远鄷駮癖巢?、雙腿和頭頂,有助于鈣的吸收,、合成,,還能提高免疫力,每次曬15~20分鐘為宜,。 7,、發(fā)呆5分鐘 — 讓精神動起來 美國哈佛醫(yī)學院和馬薩諸塞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發(fā)呆是最簡單的減壓方式,。他們發(fā)現(xiàn),,心無雜念、腦子里什么也不想的時候,,大腦中的α腦電波得到加強,。 這種特殊的腦電波可以抑制信息超載,讓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從而改善情緒,,減輕壓力,緩解焦慮不安,,還能加強記憶力,,緩解疼痛,并提高免疫力,。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適當發(fā)會呆能將焦慮和抑郁風險降低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