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鎊 巴勒斯坦至今沒有自己的貨幣,使用以色列貨幣(謝克爾)和約旦貨幣(第納爾),。 中文名:巴勒斯坦鎊 輔幣名稱:米爾 外文名:Pales. tine Pound 貨幣代碼: 幣值換算:1鎊=1000米爾 發(fā)行機構:巴勒斯坦貨幣委員會 歷史來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1917年12月9日,,英軍在艾倫比將軍(General Allenby)的率領下進入了耶路撒冷,,也從奧斯曼帝國手中奪取了對巴勒斯坦的控制權。 大戰(zhàn)結束后,1922年,,國際聯(lián)盟(League of National)委托英國對巴勒斯坦進行統(tǒng)治,。 從英國托管(Mandate)期間的1927年到1947年止,由托管當局的“巴勒斯坦貨幣委員會(Palestine Currency Board)”負責發(fā)行錢幣,。由于巴勒斯坦地區(qū)的特殊性,、敏感性和重要性,托管當局在錢幣的樣式,、圖案和文字設計上,,不得不從歷史、政治,、宗教和民族等方面進行平衡性的綜合考慮,。 圖案選用地中海海常見的植物——橄欖樹的枝。幣面采用了三種文字,,即:阿拉伯文,、英文和希伯來文;輔幣的單位名稱是“米爾”(Mil),?!懊谞枴币辉~,源自拉丁文:“千分之一”,。這套硬幣由英國倫敦皇家造幣廠鑄造,。面值有1、2,、5,、10、20,、50、100米爾七種,。其中1,、2米爾為青銅幣;5,、10和20米爾為青銅或銅鎳合金兩種,,并中間有圓孔;而50和100米爾是銀幣,。 在巴勒斯坦還有一種面值1米爾的圣地幣(Holyland Coin),,或稱朝圣幣。這種幣發(fā)行機構和發(fā)行量均不詳,,可能是為了給來到圣地的旅游者作為紀念的一個品種,,也有人認為是一種代用幣。至今發(fā)現(xiàn)有3個版別,但在發(fā)行年代均為1927年,,因發(fā)行量少,,故價格昂貴。 巴勒斯坦的主幣是巴勒斯坦鎊(Palestine Pound),,1巴勒斯坦鎊=1000米爾,。 紙幣有500米爾、1,、5,、10、50和100鎊六種,,均有發(fā)行機構“巴勒斯坦貨幣委員會”和相應面值字樣,。幣面文字同樣采用阿拉伯文、英文和希伯來文,,在左下角處均有一個當?shù)刂慕ㄖ铩?/p> 500米爾的圖案是拉結之墓(Rachel's Tomb),。拉結是猶太人祖先之一雅各(Jacob)的妻子,約瑟(Joseph)和便雅憫(Benjamin)的母親,。 據(jù)《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29:4-30載,,拉結是雅各的舅舅拉班的次女。雅各逃到哈蘭時,,遇到第一個親戚就是拉結,。表兄妹一見鐘情,即與舅舅約定為其做工7年,,條件是娶拉結為妻,。7年后,拉班毀約,,把姐姐利亞(Leah)嫁給了雅各,。雅各無奈又干了7年,終于如愿以償,。拉結為雅各生了兒子約瑟,,雅各視為掌上明珠。拉結在生第二個兒子便雅憫時因難產(chǎn)而死,,被葬在以法它(Ephratah,即伯利恒Bethlehem)的路帝,,雅各在她的墳上立了個墓碑以示紀念。拉結墓是《圣經(jīng)》中記載的第一個猶太墓碑墓地,,這個建筑的圖案在世界各地猶太人家中常見,。這個有白色圓頂?shù)慕ㄖ皇且粋€衣冠冢,可能始建于馬穆魯克(Mamelukes)時代,。1841年,,英國猶太慈善家蒙特斐雷·摩西(Montefiore Mose)出資修建了連拱廊和入口大門,。 拉結墓是以色列最神圣的古跡和遺址之一,也是阿拉伯穆斯林的圣地,,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 來此頂禮膜拜,。 1鎊的圖案是圣石穹頂清真寺(The Dome of Rock)。寺內有一塊長17.7m,、寬13.5m,、最高處高出地面1.5m的巨大巖石。相傳默罕默德就是踩著這塊巨石登上七重天,,據(jù)說石頭上至今留有他的腳印,。這塊巨石被穆斯林視為圣石,這座清真寺就是為此而建造,。在伊斯蘭教中,,是僅次于麥加天房和麥地那先知寺的第三大清真寺。 這座清真寺建于公元691年,,平面是八邊形,,上面有一個高54m、直徑為24m的穹頂,,穹頂原為木質,,17世紀初改用石頭重建。16世紀開始用玻璃馬賽克裝飾墻面,,現(xiàn)在是藍色和金色和釉面磚,。1994年,約旦國一侯賽因(Hussein)出資650萬美元,,在穹頂?shù)耐獠扛采w了24kg的純金箔,。 圣石穹頂清真寺是伊斯蘭早期建筑的杰作,反映了當時阿拉伯建筑藝術的高超水平,,被認為是中世紀世界上最華麗的建筑之一,,也成為耶路撒冷的象征。 5,、10,、50和100鎊的圖案是相同的,建筑物是拉姆拉塔(The Tower of Ramla),。拉姆拉,也譯臘姆拉,,是以色列中部城市,,在特拉維夫-雅法東南約20km的內陸平原地區(qū)上。它是以色列境內唯一的一座由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的城市,,其名稱來自于阿拉伯語Raml,,意為“沙漠”,。 公元716年,倭馬亞王朝(Ummayad Dynasty)的第三位哈里發(fā)蘇來曼·阿卜杜拉·伊本·馬利克(Suleiman ibn el- Malik)在沙漠中建立了拉姆拉城,,作為巴勒斯坦的行政首府,。 哈里發(fā)時期的建筑物保留下來的就剩這座白色的拉姆拉塔,它其實是一座清真寺,,也稱白塔(White Tower)或白色清真寺(White Mosque),。阿拉伯語是“Jami el-Abiad”。 這座哥特式建筑風格的方形塔樓,,高27m,,里面有119級臺階的旋轉樓梯直達塔的最頂端。此建筑也是古代拉姆拉的標志性建筑,。 這套紙幣擁有共同的反面,,圖案是被稱為大衛(wèi)塔(Tower of David)的城堡。這座位于耶路撒冷雅法門的大衛(wèi)塔卻與猶太人的大衛(wèi)王毫無關系,。這座原建于公元前24年的建筑群,,是希律大帝在耶路撒冷的行宮,是當時耶路撒冷的最高點,。它的主體建筑叫法薩爾(Phassel),,是希律大帝以他的兄弟名命名的,另一個建筑紀念他的朋友希比各(Hippicus),,還有一個建筑叫瑪麗安娜樓(Mariamne)為紀念他的妻子瑪麗安娜,。 公元70年,羅馬的提圖斯大將攻打耶路撒冷時,,被它的壯麗所震懾,,所以羅馬人在屠城時,特準它安然不受侵害,。后來,,中世紀的馬木魯克人和蘇來曼大帝都曾分別對它加固,并添加了穆斯林風格的尖塔建筑,。 大衛(wèi)塔也是耶路撒冷老城的標志性建筑,。如今被辟為大衛(wèi)塔歷史博物館(Tower of David-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Jerusalem)。 英國當局托管到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國前夕結束了在巴勒斯坦26年的統(tǒng)治,。 紙幣
硬幣 公元前13世紀末,希伯來人開始從埃及遷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后建立希伯來王國及以色列王國,。以色列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fā)源地,。在過去三千年的歷史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圣地”或“應許之地”。羅馬帝國統(tǒng)治時期,,絕大部分猶太人被趕出巴勒斯坦地區(qū),,流散在歐洲各國。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一個省份,。數(shù)個世紀以來,,許許多多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81年,,散居在世界其他地區(qū)的猶太人為了逃避迫害,,開始回流到巴勒斯坦。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并且定居,。隨著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系也日趨緊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英國占領巴勒斯坦,。1920年,國際聯(lián)盟委托英國管轄巴勒斯坦,。1922年英國將托管地劃分為兩部分:東部(現(xiàn)約旦)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為猶太居民區(qū)。 1926年,,英國托管當局成立了巴勒斯坦貨幣委員會,,專門負責當?shù)氐呢斦吆拓泿诺陌l(fā)行。從1927年到1948年,,這個委員會發(fā)行了由英國倫敦皇家造幣廠制作的巴勒斯坦錢幣,。主幣為巴勒斯坦鎊,1鎊=1000Mil(米爾.源自拉丁文,,千分之一),。巴勒斯坦硬幣有七種面值;1,、2米爾為青銅合金,,正面有七個葉片的橄欖枝,在枝梗葉柄間結有六粒橄欖,?!捌摺睙o論在猶太“圣經(jīng)”還是伊斯蘭教的“古蘭經(jīng)”中代表吉祥、幸運,、完美,。外環(huán)用阿拉伯文、英文,、希伯來文三種文字的面值;背面同樣是三種文字“巴勒斯坦”的地名和阿拉伯數(shù)字與阿拉伯.土耳其數(shù)字標注的發(fā)行年代,; 5、10,、20米爾1942年至1944年為青銅合金,,其余為白銅合金,中間有孔,正面中孔的外圍為橄欖枝的花環(huán),, 50,、100米爾為含銀72%銀幣。50米爾的圖案較特別,,只有四葉片的橄欖枝,。猶太人認為,四代表圣城耶路撒冷的四面城墻,,朝著四個方向,,含傳播四方,四面來朝之意,。以色列的十二個支族分成四個營壘,,獅、牛,、人,、鷹為猶太教的四個象征物。 巴勒斯坦還發(fā)行了一種比較稀少面值1米爾的圣地幣,,實為幣中幣,。中間實為原流通幣1米爾圖案,外圓增加了一圈,,正反面的英文和阿拉伯文標注了“圣地歷史幣”及發(fā)行年代,。 國家象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