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近了,,更近了!您的2017余額已不足,,過去的這一年里,,插畫界都有哪些優(yōu)秀作品?都流行哪些風格?2018年的插畫又會是怎樣的趨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什么是插畫? 插畫是將文字,、故事以視覺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一種藝術表現(xiàn),。通過視覺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作者的意圖,易懂明了,,視覺效果好,。 - 插畫不是純繪畫 - 通常我們都認為插畫就是畫畫呀,但插畫并不是你理解的插畫,。插畫藝術的許多表現(xiàn)技法都是借鑒了繪畫藝術的表現(xiàn)技法,。但其故事情節(jié)的設計和體現(xiàn)、或者繪畫媒介的使用,,都比其他類別的藝術創(chuàng)作來的更加多元化,。 插畫與其他純藝術的最大區(qū)分除了插畫兼具了文字敘述,他的市場傾向和特定閱讀對象的針對性,,使得插畫這個行業(yè)有著視覺傳達的大眾傳播性和設計性,。 - 插畫更偏向于設計 - 對于現(xiàn)代插畫來說,更是個一個設計專業(yè),,而非純藝術專業(yè),。因此,這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專業(yè),。也是藝術留學中受到眾多學生推崇和認可的專業(yè)之一,。 下面藝仔帶來 2017年極具代表性的插畫的作品 為大家分析2017年插畫風格 并對2018年趨勢進行解讀 2018趨勢1:Playful colours 看來在2017年大家都喜歡色彩鮮明的畫風,鮮明的視覺沖擊真是不得不讓大家注意到這些作品,。無論是柏林視覺藝術家Siggi Eggertsson,,還是漢堡插圖畫家Max Knicker,我們都能看到這個潮流在今年的插畫界有多受歡迎,。 Siggi Eggertsson作品 Siggi Eggertsson作品 Max Knicker作品 Max Knicker作品 不僅僅是Siggi Eggertsson和Max Knicker,,這種風格的插畫師還有很多很多,例如Lee Gamsu Jenkins,,這個來自倫敦的怪誕妖精般的人物,,以及Ellen van Engelen,這位比利時畫家的迷幻想象也是真的很斑斕,,不用說就不能漏掉巴西插畫師Jana Glatt,,這位傳統(tǒng)兒童書籍風格的活力插畫師。 Lee Gamsu Jenkins作品 Lee Gamsu Jenkins作品 Jana Glatt作品 Jana Glatt作品 這些畫家會把色彩的運用提升到以往不可能接受的程度,,真的是很特殊,,從Anka Bara的風趣幽默的場景中可以看出,以及馬恩島插畫家Ana Jaks的面部特征研究。以及馬德里和巴塞羅那藝術家Josea Roda的獨特和令人回味的作品,。 Ana Jaks作品 Ana Jaks作品 或許這種色彩鮮明的插畫風格也將延續(xù)到2018年,,F(xiàn)iona Wade預測說“我覺得2018年的插畫趨勢應該可以用一個詞語來總結,那就是色彩具有視覺沖擊力,,對比鮮明,高飽和度的大膽用色” 2018趨勢2: Female empowerment(女性賦權) 從溫斯坦的丑聞到性別薪酬差距的爭論,,性別問題在2017年一直都是頭條新聞,。插畫家在提出女性賦權和團結問題的觀點方面很積極。 Amber Vittoria就是一位代表,,她是一位來自紐約的插畫師,,下面是她用以提出女權挑戰(zhàn)的作品,從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體毛,,粗壯圓潤的身體,,這并不是以往人們愛看的窈窕淑女,Amber Vittoria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她的觀點,。 Amber Vittoria作品 Amber Vittoria作品 波蘭設計師兼插畫家Weronika Anna Marianna探索女性的“狂野和神圣的一面”,,漢堡插畫家Helena Ravenne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名為“女孩”的作品,贊揚才華橫溢的女性,。 Weronika Anna Marianna作品 Helena Ravenne作品 這不僅是個人的努力,,也是集體行動。 例如,,2017年還推出了女性插畫家,,藝術家和漫畫家在線社區(qū)Women Who Draw,旨在提高他們的知名度,,并在全球范圍內(nèi)為他們提供更強的聲音,。 2018趨勢3: Absurdity and surrealism(荒誕與超現(xiàn)實主義) 2017年,世界似乎變得更加現(xiàn)實,,以往很多我們不能想象的事情,,都慢慢變得不是那么不能接受,所以今年的插畫大概也是社會的反應,,無論好壞,,在今年的插畫中都可以看到,一波不同尋常的插畫正在慢慢進入我們的視野,。 典型的代表:德國插畫家Sebastian Schwamm,,混亂復雜的畫面真的很少見,正常情況下,,畫面應該清晰的圍繞一個主題,、思想來設計,這凌亂的畫面并沒有遵循常規(guī),卻依然能夠從中感受到愉快的氣氛,。 奧托瓦漫畫藝術家Michael Haddad的解構主義視角以及法國插畫家Felix Decombat的未來主義和奇怪的顛覆性風格,。 Sebastian Schwamm作品 Sebastian Schwamm作品 Michael Haddad作品 Michael Haddad作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挪威插畫家Derek Ercolano,俄羅斯插畫家Andrey Kasay的滑稽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以及奧斯陸插畫家和動畫師Steph Hope的鋸齒狀,,異形人物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科幻作品。 Andrey Kasay作品 Andrey Kasay作品 Steph Hope作品 Steph Hope作品 2018趨勢4: Anxiety and alienation(焦慮和梳理) 這一年來,,政治,,社會,文化等老舊規(guī)范似乎正在崩潰,,緊縮步伐加快,,市民與代表之間的距離拉大,連核戰(zhàn)爭也似乎成了可能,。 這種全球性的焦慮和異化感反映在一些插畫家的作品中,。例如,法國藝術家Yann Kebbi將災難和破碎的想法作為一些有影響力的作品的靈感來源,。 Yann Kebbi作品 Yann Kebbi作品 Yann Kebbi作品 與此類似,,紐約插畫家,版畫家和漫畫藝術家Evan M Cohen的“噪音系列”描繪了現(xiàn)代生活的壓力,,恐懼和妄想,。布魯克林的插畫家Minju An的作品令人不安,德國藝術家Max Guther借鑒了包豪斯建筑師的影響力,,為現(xiàn)代生活的空虛現(xiàn)象制造了一副冷靜的鏡子,。在其他地方,插畫師Noa Snir的系列“障礙”通過戲劇性的黑色和白色的柳條探索了各種常見的心理問題,。 Evan M Cohen作品 Evan M Cohen作品 Minju An作品 Minju An作品 Max Guther作品 Max Guther作品 Noa Snir作品 Noa Snir作品 2018趨勢5: 1990s retro 在不確定的時代,,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總能找到安全和舒適的地方。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都沉迷于20世紀80年代的懷舊情緒,,但到2017年,終于開始讓20世紀90年代復古了,。邁阿密的插圖畫家兼動畫師Igor Bastidas,,為MTV,匡威和卡通網(wǎng)絡公司的作品,,突出了他對純凈線條和純色的喜愛,。 90年代的其他代表人物包括插畫家Xaviera Altena,他的作品充滿了90年代的流行文化參考,,還有受到90年代漫畫色彩鮮明影響的Amy Sutton,。 Xaviera Altena作品 Xaviera Altena作品 Amy Sutton作品 Amy Sutton作品 Amy Sutton作品 2018趨勢6: Japanese style(日本風格) 無論是傳統(tǒng)的浮世繪藝術,,動漫風格的藝術,還是受日本文化,,城市和時尚影響的藝術作品,,2017年的插畫潮流都在繼續(xù)發(fā)展,這是日本人的影響力,。 舉個例子,,由新西蘭出生的墨爾本插畫家Andrew Archer設計的系列作品“江戶舞會”(Edo Ball),其靈感來自于“籃球,,文化,,日本和浮世繪”。 Andrew Archer作品 Andrew Archer作品 還有“The Tokyoiter”,,由英國插畫家Andrew Joyce,,法國藝術指導DavidRobert和日本插畫家兼創(chuàng)意總監(jiān)Tatsushi Eto創(chuàng)立的“紐約客”和“巴黎人”,。日本的影響力也是英國插畫家Nick Alston在東京的作品的核心,。還有藝術家和插畫家Karan Singh,波蘭水彩畫家Mateusz Urbanowiczs等等,。 Nick Alston作品 Karan Singh作品 Mateusz Urbanowiczs作品 Mateusz Urbanowiczs作品 2018趨勢07:Digital meets hand-drawn(數(shù)字遇上手繪)這個作為2017年的插畫潮流并不新鮮,。它已經(jīng)存在了多年,但隨著移動創(chuàng)意技術繼續(xù)占領市場,,它也將成為2018年最強的插畫趨勢之一,。Jamie Clarke解釋說:“最重要的是,今年我看到的一切都是插畫師掌握iPad Pro的元素,,以便加快工作流程的速度,。”“在字樣的世界里,,有一種數(shù)字手繪風格,,在矢量圖形和紙質圖畫之間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澳切┱嬲莆者@個技術的人,,比如俄勒岡州的設計師Jordan Metcalf,正在允許這項技術影響最后的作品,?!?/span> 中國自由職業(yè)者Samuel Chen的工作也是模糊了手繪和數(shù)字之間的界限,他創(chuàng)造了看起來像傳統(tǒng)制作的數(shù)字作品,。同樣,,奧地利插畫家Nanna Prieler的作品基于實體媒體,但看起來像包含數(shù)字元素,。 Jamie Clarke作品 Jamie Clarke作品 Samuel Chen作品 Samuel Chen作品 Nanna Prieler作品 Nanna Prieler作品 |
|
來自: 經(jīng)典小詩 > 《插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