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感到自己的人生到達了一個新的巔峰,。 因為這一年,,中國的三國時代徹底結(jié)束了——東吳被西晉吞并。自此,,漢朝末年留下來的爛攤子,,被西晉徹底收拾干凈了。 不論是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奐,,還是蜀漢亡國之君劉禪,,最終都成了他司馬炎的臣子,如今,,又要有一個前皇帝來給自己稱臣了,。想到這,司馬炎怎么能不春風滿面呢,? 但是接下來,,很多事情,讓司馬炎始料未及,。 和曹奐的軟弱,、劉禪的憨厚不同的是,孫皓是一個敢于對司馬炎反唇相譏的主兒,。 當孫皓被帶到洛陽的時候,,司馬炎以一副勝利者的姿態(tài)指著殿內(nèi)一個座位對孫皓說:我在這兒設(shè)立這個座位,,等著你來坐,已經(jīng)很久了,。 司馬炎本想羞辱孫皓一番,,沒想到孫皓和曹奐、劉禪大為不同:“臣在江南,,也設(shè)了這個座位等陛下很久了,。” 這反唇相譏,,固然是一種失敗者給自己尋求安慰的方式,,但孫皓的勇氣,讓人著實佩服,。 這確實也讓司馬炎感到很沒面子,,但司馬炎又不好發(fā)作。
隔了幾天,,司馬炎設(shè)宴招待孫皓,,決心再戲弄孫皓一番,把上次丟掉的面子找回來,,于是司馬炎問孫皓:“聽說吳人能歌善舞,,會做《爾汝歌》,請問你會不會???” 畢竟在傳統(tǒng)社會,歌舞伶人的地位是下九流,,讓孫皓給司馬炎唱曲,,司馬炎用意分明。 不曾想孫皓沒拒絕,,立馬起身唱到: “昔與汝為鄰,, 今與汝為臣, 上汝一杯酒,, 令汝壽萬春,!” 孫皓唱完后,司馬炎后悔了,。 孫皓的歌詞里,,似乎充滿了對司馬炎的祝福,但實際上,,則充滿了對司馬炎的不敬——因為孫皓把和司馬懿的君臣關(guān)系給偷偷淡化了,,通過用“汝”的方式,暗示了自己和司馬炎的平等。 這“平等”,,司馬炎哪里接受得了,,但是,這畢竟是司馬炎讓孫皓唱的歌,,司馬炎又不好發(fā)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