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成語“棗大如瓜”源出《史記·封禪書》:李少君對皇上說“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仙音,,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后人有進一步神化此事的,,說:“昔有人得安期大棗,在大海之南煮,,三日始熟,,香聞十里,,死者生,病者起,?!保ā顿Z氏說林》)
記述棗神奇之說的還有《北夢瑣言》一書,其中有“河東永樂縣出棗,,世傳得棗無核者可度世,。里有蘇氏女獲而得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顏如處子”的內(nèi)容,。安期生和蘇氏女都是活生生的人,,成神成仙也好,,年輕長壽也罷,都是食棗的結果,。語詞雖然是經(jīng)過夸大了的,,但畢竟說出了棗的益人作用:經(jīng)常食棗能使人健康長壽,與民諺中“日食仨倆棗,,終生不顯老”的說法意同,。
棗的歷史
我國是棗的故鄉(xiāng),有史可考的在8000年以上,,對河南新鄭新石器時期遺址的考古挖掘中已發(fā)現(xiàn)有棗的存在,。有關史志也證明,此地有可能是我國棗的原產(chǎn)地,。
最早用文字記載棗的當屬《詩經(jīng)》,,在該書的《豳風》中明確寫著:“八月剝棗,七月獲稻”的話,?!搬佟保傅氖顷兾鞯难匾粠?,劃出了以中原為中心的,、沿黃河流域分布的產(chǎn)棗帶。這一區(qū)域橫跨山東,、河南,、河北、陜西,、山西諸省,,棗的產(chǎn)量占全國總產(chǎn)量的90%以上。把“剝棗”與“獲稻”相提并論,,一說明棗的地位在當時是作為主食出現(xiàn)的,,二說明棗的種植規(guī)模在當時是相當大的,。《戰(zhàn)國策》中“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由佃作,,棗栗之食,足食于民矣”的記載,,與上說相吻合,,其中的“北”指的燕國,大體是河北一帶,。
北魏時期,,國家規(guī)定成年男子每人要栽種棗樹5棵,以備災荒之用,。棗樹大量生長的這一地區(qū),歷史上水土流失情況嚴重,,棗樹適應性強,,耐寒抗旱,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我們的祖先選擇棗樹作為這一地區(qū)的主要綠化樹種,是動了腦筋的,。自古以來,,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從我國引進棗樹的,但基本沒有形成氣候,,目前人們所食之紅棗大多數(shù)還都是“中國”牌,。
棗的種類
棗的品種很多,至少在300種以上,。其果實有大小之分,,果形有長圓之別,味道有酸甜之異,,顏色有紅黑之論,,地域有南北之限,總歸以皮薄,、肉厚,、核小、質(zhì)細,、味甜者為上品,。
在棗的個頭中,雖然沒有“大如瓜”的巨無霸,,大如梨者卻是有的,,如山東有一種“梨棗”,,每個約重30~40克,個別也有50~60克的,。大如蛋者也是有的,,如湖南有一種“雞蛋棗”,個頭與山東的“梨棗”不相上下,,八九個就有1市斤重,。按照文學上的夸大手法,把它們說為“大如瓜”也不為過,,安期生吃的想必不過就是這種個頭較大,、常人又比較少見的棗罷了。李清照詩中有“共看藕如船,,同食棗如瓜”,,蘇東坡詩中有“秋風西來下雙鳧,得棗如瓜分我無”,,說明唐宋的文人中都有見過這些大個頭紅棗的,。
棗的營養(yǎng)價值
棗的價值,在于它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分析證實,,它的含糖量很高,占23%左右,,干品可達到60%,。每百克中還含有維生素C500毫克,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P、鐵,、磷等的含量也頗高,,在果蔬中均名列前茅。動物實驗表明,,棗有增強肌力,、增加體重、養(yǎng)顏生血,、保護肝臟等作用,,這是它營養(yǎng)作用的基礎和人們得以喜食的真正原因。
生食之外,,用棗燉食,、煨湯、作飲料,、釀酒和加工成果醬,、蜜餞,、罐頭等,均可得美味,。鮮棗甜脆可口,,干棗回味悠長,難怪受到人們的普遍喜愛,。
在北方民俗中,,生意開張、結婚生子等喜事中是離不開紅棗的,,因為“紅”為傳統(tǒng)的吉利色,,“棗”與“早”諧音,有“早發(fā)財”,、“早生子”,、“早立業(yè)”的吉意?!赌鲜贰分羞€有梁武帝與其舊友肖琛酒后以紅棗和板栗互相對擲的故事,,怕得罪皇帝的肖琛,在酒醒后用“陛下投臣以赤心,,臣不敢不投以戰(zhàn)栗”的話詭辯,,使紅棗成為“赤心”的象征,。 棗的藥用價值
在中藥中,,棗既可作為獨立的藥物,又是調(diào)和諸藥的佐使藥,,上方率很高,。醫(yī)圣張仲景是善用紅棗的高手,《傷寒雜病論》諸方中有58方與棗結緣,,僅以棗命名的就有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葶藶大棗湯、甘麥大棗湯,、十棗湯等,。再如《本草匯言》中的眼科方、《圣濟總錄》中的補益大棗粥,、《醒園錄》中的棗參丸,、《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益脾餅等,棗都擔任著重要角色,。
紅棗“主心腹邪氣,,安中養(yǎng)脾,助十二經(jīng),,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潤心肺,,止嗽,,補五臟,治虛勞損,,除胃腸癖氣”(《日華子本草》),。“養(yǎng)血補肝”(《藥品化義》),。與現(xiàn)代臨床中以它治療過敏性紫斑,、缺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癥,、白細胞減少癥,、高血壓病、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失眠、健忘,、產(chǎn)后虛弱等疾病的功用一致,。
有報道說,紅棗提取物有預防輸血反應,、化療反應,,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抑制多種癌細胞的作用,使它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寬,。但這并不意味著紅棗萬能,,《長沙藥解》認為,紅棗“長于補血,,而短于補氣,。人參之補土,補氣以生血也,;大棗之補土,,補血以化氣也,是以偏補脾胃而養(yǎng)肝血。凡內(nèi)傷肝脾之病,,土虛木燥,,風動血耗者,非此不可”,。
在配方中,,常見紅棗與生姜結對,“大率姜與棗聯(lián),,為和營衛(wèi)之主劑,,姜以主衛(wèi),棗以主營”(《本經(jīng)疏證》),。除紅棗外,,入藥的還有黑棗,它“助陰補血,,入肝走腎,,主治虛勞,善滋二便,,凡肝腎藥中,,如滋陰降火湯、茯苓補心湯,、產(chǎn)后芎歸調(diào)血飲,、保胎丸、養(yǎng)榮丸,、四神丸,,俱宜為佐使”(《藥品化義》)?!叭胙a脾藥,,宜用南棗,,取其能益津也”(《本經(jīng)逢原》),。
* * * *
棗大如瓜不是瓜,棗小似豆仍為棗,。益人之德,,何論大小,?延年有功,,食之藥之。
|作者介紹| 溫長路,,筆名寓愚,、文苕。現(xiàn)為作家、教授,、主任醫(y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并擔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學術顧問,、中醫(yī)藥文化分會秘書長,、中醫(yī)藥科普分會主任委員和編輯出版、醫(yī)史文獻,、醫(yī)古文,、李時珍、王清任等分會常委,、副主任等職,。
來源:養(yǎng)生月刊(2015-10),圖片來自網(wǎng)絡/編輯整理:木子 |
|
來自: ll無為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