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玻璃種和冰種,,以其相似的外表,,常常讓普通消費者傻傻分不清楚。俗話有說“外行看色,,內(nèi)行看種”,,翡翠的種,,又往往決定著價格的高低,所以“聰明”的商家便常常指鹿為馬,,拿把冰種翡翠吹成為玻璃種,,以此收多點錢,對此番茄匠覺得有必要狠狠的譴責一下這些商家,,不過譴責也沒有用啦,,大家還是自己學著認清楚比較好啦…… 玻璃種 和田玉講究油潤,但翡翠則相反,,它講究“水透”,,品質(zhì)越好、結(jié)構(gòu)越細膩的翡翠就會越水越透,,所以老坑玻璃種無疑就是翡翠當中的頂級品種,,它就如同一塊光澤感極好又透明的玻璃一樣,具備了翡翠最重要的水透,、干凈,、細膩,極少有棉或紋,。 有一點要強調(diào)一下,,雖然大家常見到的玻璃種都是透明無色的,但并非所有玻璃種都這樣,,只是因為有色更少見,,飄花還好,如果是滿色的玻璃種,,則通常呈均勻,、明亮、純正的翠綠色,,簡稱帝王綠玻璃種,,基本就是天價了! 冰種 冰種說起來,,在翡翠當中也屬于中上等的品質(zhì),僅次于玻璃種,。同樣是光憑名字就可以聯(lián)想到它的樣子,,好的冰種翡翠就跟我們平常看到的冰塊一樣,,它晶瑩剔透,,看著好像是透明的,但仔細看你會發(fā)現(xiàn)它離透明始終隔一層霧的感覺,。 它的質(zhì)地也很細膩,,只是略比玻璃種要差一下,;論干凈度的話,也明顯不如玻璃種,,就像再干凈的冰塊也會存在氣泡一樣,,冰種翡翠內(nèi)部要么帶有顆粒感,要么會有明顯的棉和絲,,這就是冰種與玻璃種之間的差距,,價格自然也就跟不上了。 不過冰種當種還有一個品種,,叫高冰種,,就是透明度要比一般的冰種更高,更接近于玻璃種的觀感,,不過再怎么“高”,,依然還是“冰種”,所以差距還是在那擺著,。 搞清楚了兩者的概念,,大家對于兩者之間的區(qū)別應該也有了大致的概念了吧,下面番茄匠再用對比圖重點強調(diào)一下,。 將一塊玻璃種翡翠放到有色的背景下,,能清楚的一透到底。▼ 而如果是冰種的話,,雖然也透,,但不可能達到這種視覺效果,這就是差距,。▼ 上等玻璃種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干凈透明,,里面幾乎沒有雜質(zhì),在里面你是看不到白棉的,。▼ 而冰種雖然透明度和水頭都不錯,,但是里面肉眼可見絲狀或團狀的白棉,而且呈朦朧感,。▼ 還有一種關(guān)于“熒光”的說法,,比如:玻璃種憑肉眼能看到熒光,而冰種則看不到,。 但番茄匠認為其實這種說法并不絕對,,實際上熒光是翡翠的一種光學現(xiàn)象,就是晃動翡翠時,,在翡翠的表面能看到一層朦朧,、柔和的白光,俗稱“起熒”,但這種現(xiàn)象一般在透明度高的翡翠才能看到,。 玻璃種的熒光 ▼ 也就是說,,玻璃種確實一般會有熒光,但其實透明度高的高冰種,,也會有熒光,,只是稍弱,再者,,有些商家為了賣高價,,把翡翠的背面挖出內(nèi)弧度,或者在翡翠后面加反光板,,人為制造熒光效應,,所以你懂的…… 再分別放幾張玻璃種和冰種翡翠給大家看個夠: 玻璃種 ▼ 冰種 ▼ 果然用圖說話最簡潔明了了,不過吧,,其實玻璃種和冰種之間也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線去區(qū)分,,當透明度達到一定的程度,它就可以稱之為玻璃種(不過要注意一種情況,,有些商家刻意將冰種翡翠切得很薄來提高透明度來假裝玻璃種),。 而且雖然翡翠的透明度很大程度決定了其價格,但是不代表玻璃種就一定比冰種貴,,比如滿色的高冰種與無色的玻璃種之間,,就很難講誰更貴了,還要綜合方方面面,。 不過無論什么種什么色,,說白了也只是大家認識、分辨翡翠的一種名頭,,沒必要一定在這上面糾結(jié),,畢竟各人喜愛不同,有人喜歡透明玻璃,,有人還偏糯種,;有人喜歡滿綠,有人就偏喜歡無色,。所以還是那句話吧,,只要確認是A貨、又是自己喜歡的,,恰巧價位也在自己接受的范圍內(nèi),,那你就可以結(jié)緣了!
|
|
來自: 李雪松8p6yu2fh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