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維道穴的位置】 【維道穴的位置】位于人體側(cè)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樞穴(橫平臍下3寸)前下0.5寸,。 【穴位解剖】在髂前上棘前內(nèi)方,,有腹內(nèi)、外斜肌及腹橫??;有旋髂淺、深動,、靜脈,;布有髂腹股溝神經(jīng)。 【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部深筋膜,、腹外斜肌,、腹內(nèi)斜肌、腹橫筋膜,、腹膜下筋膜,。皮膚由肋下神經(jīng)和髂腹下神經(jīng)的外側(cè)皮支分布。皮下組織內(nèi)旋髂淺動脈有同名靜脈伴行,,該靜脈匯入大隱靜脈,。 點擊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圖】 【穴名解說】 【維道穴】足少陽膽經(jīng),,足少陽,、帶脈交會穴。 【穴義】帶脈氣血由此傳向膽經(jīng),。
【維道穴位的作用功效】 【主治病癥】少腹痛,、腰胯痛,,水腫、月經(jīng)不調(diào),、陰挺,、陰道炎、赤白帶下,睪丸炎,、疝氣等 【作用功效】維道穴,,利水消腫、調(diào)經(jīng)止帶,、健脾和胃,。 【臨床運用】現(xiàn)今常用于治療腹脹,子宮脫垂,,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腰胯痛,。 【穴位配伍】維道穴配橫骨穴,、氣沖穴、沖門穴,、大敦穴治疝氣,;維道穴配三陰交穴、中極穴,、帶脈穴,、五樞穴、太沖穴治治卵巢囊腫,、閉經(jīng),;維道穴配百會穴、三陰交穴,、氣海穴,、足三里穴治氣虛下陷之陰挺或帶下癥。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針刺方法】維道穴,,向外陰部斜刺0.8-1.5寸,,局部酸脹(特別提醒:深刺可及子宮圓韌帶治療子宮下垂,局部酸脹可擴散至小腹和外陰部) 【艾灸方法】維道穴,,艾條灸10-20分鐘,,維道穴,艾炷灸3-5壯,。 |
|
來自: ll無為 > 《足少陽膽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