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大危害——薊馬是什么“馬”,? 大家對田間地頭的病蟲害想必都比較熟悉,但危害農(nóng)作物的病原菌,、害蟲很多難免會有疏漏,。大家看幾張圖片究竟是什么妖魔鬼怪在作祟。
實際上,,這些癥狀并非生理性的,,也不是病原菌造成,而是一種害蟲所致,。 有人肯定在說:就是薊馬了吧,! 對的! 那薊馬在哪里,,怎么看都沒看到,? 因為它太小了。 ???不是薊馬嗎?馬,,不應(yīng)該很大...... 哈哈,,很遺憾,答案是:薊馬非常小,。這也是薊馬危害常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放大后的薊馬長這樣: 二,、薊馬種類: 屬于纓翅目薊馬科昆蟲,除塔六點薊馬等少數(shù)薊馬外,,其余為植食性昆蟲,,且多為雜食性害蟲,尤其是茄科類,、茶,、瓜果和水稻等作物受害嚴重; 為害柑橘的薊馬有:黃胸薊馬,、西花薊馬,、花薊馬、茶黃薊馬,、柑橘薊馬,、日本薊馬、橙黃薊馬,、茶帶薊馬等十幾種,; 目前為害柑橘的薊馬主要有黃胸薊馬、花薊馬,、柑橘薊馬,、茶黃薊馬等幾種,。 三、特征與習(xí)性: 事實上,,薊馬成蟲體長約1到2毫米,,黃褐色至黑褐色,卵長0.2毫米,,長橢圓形,,淡黃色。肉眼可見葉背面成蟲,、若蟲,。銼吸式口器,成蟲多在葉脈間,、嫩花,、嫩果、嫩葉吸取汁液,。 薊馬喜溫暖,、干旱,其適溫為23~28℃,,適宜空氣濕度為40~70%,;濕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濕度達到100%,,溫度達31℃時,,若蟲全部死亡。在雨季,,如遇連陰多雨,,作物葉腋間積水,能導(dǎo)致若蟲死亡,。大雨后或澆水后致使土壤板結(jié),,使若蟲不能入土化蛹和蛹不能孵化成蟲。 四,、發(fā)生情況: 薊馬一年四季均有發(fā)生。我國北方,,春,、夏、秋三季主要發(fā)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溫室大棚中,,為害茄子、黃瓜,、蕓豆,、辣椒,、西瓜、蔥等多種作物,;我國南方溫度較高,,春夏秋冬露地、大棚內(nèi),,均有發(fā)生,。 發(fā)生高峰期在秋季或入冬的11~12月份,3~5月份則是第二個高峰期,。繁殖快,,世代交替:雌成蟲壽命8~10天,每雌產(chǎn)卵22~35粒,,產(chǎn)于葉肉組織內(nèi),。卵期在5~6月份一般為6~7天。 若蟲在葉背取食,,到高齡末期停止取食,,落入表土化蛹。成蟲極活躍,,善飛能跳,,可借自然力遷移擴散。 成蟲怕強光,,多在背光,、隱蔽場所集中為害,如葉腋,、葉背,、花內(nèi)等,只陰天,、早晨,、傍晚和夜間才在寄主表面活動。這也是薊馬難防治的原因之一,,當用些常規(guī)觸殺性藥劑時,,白天噴不到蟲體不見藥效。 五,、危害癥狀: 以成,、若蟲多在嫩葉背銼吸汁液危害,植物受害后,,葉面,、花瓣出現(xiàn)灰白色長形的失綠點;受害嚴重時,,可導(dǎo)致葉片干枯,、花器早落,。薊馬具有趨嫩習(xí)性,新梢葉片受害后葉緣卷曲不能伸展,,呈褶皺紋狀,,葉脈淡黃綠色,葉肉出現(xiàn)黃色銼傷點,,很像病毒引起的花葉狀,,最后被害葉變黃、變脆,、易脫落,。新梢頂芽受害后,生長點受抑制,,出現(xiàn)枝葉叢生現(xiàn)象或頂芽萎縮,。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直接危害,,薊馬對作物存在另外一個嚴重威脅:傳播病毒病。由于薊馬銼吸式口器,,且活動活躍,,從一處銼吸取食后飛到另一處,極大的促進了病原菌的再侵染,,引起田間病毒病的擴散,。
薊馬危害作物眾多,包括多數(shù)開花作物(薊馬那么小,,我想去看看): 南瓜
六,、田間防治: 由于薊馬繁殖速度快、在事宜條件下容易爆發(fā),,因此,,薊馬防治一定遵循預(yù)防為主、防治結(jié)合,。 農(nóng)業(yè)防治 早春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消滅越冬成蟲和若蟲,。加強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減輕為害,。 物理防治 利用薊馬趨藍色的習(xí)性,在田間設(shè)置藍色粘板,,誘殺成蟲,,粘板高度與作物持平,。 化學(xué)防治:常用藥劑如多殺霉素、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甲維鹽,、阿維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每隔5~7天噴施1次,,連噴3次可獲得良好防治效果,。 防治要點: 1、根據(jù)薊馬晝伏夜出的特性,,建議在下午用藥,。 2、薊馬隱蔽性強,,藥劑需要選擇內(nèi)吸性的或者添加有機硅助劑,,而且盡量選擇持效期長的藥劑。 3,、如果條件允許,,建議藥劑熏棚和葉面噴霧相結(jié)合的方法。 4,、提前預(yù)防,,不要等到泛濫了再用藥。在高溫期間種植蔬菜,,如果沒有覆蓋地膜,,藥劑最好同時噴霧植株中下部和地面,因為這些地方是薊馬若蟲棲息地,。薊馬成蟲在作物的上層葉片,若蟲在中層,卵在下部,蛹在土壤,薊馬是趨藍光的,可以用藍粘板,。
|
|
來自: 菩提樹ckug3cgr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