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市中心后市街住宅區(qū),,旁邊就是西湖御街,、清河坊,離西湖挺近,,可謂是鬧中取靜,。我家在四樓,三樓以下曬不到太陽,,曬衣物要到戶外小區(qū)涼衣桿上去曬,,既麻煩又不安全;四樓以上,,年紀(jì)大了,,爬樓梯不方便。 二十多年來,,我最喜歡的就是我家的雙陽臺了,。我在陽臺外裝了個不銹鋼花架和上下兩個晾衣架。我在花架上養(yǎng)著許多種盆花,。平面的有五色梅,、象牙紅、紫薇,、蟹爪蘭,、蝦衣花等,都是些多年生的、會開花的木本植物,,立體的有紫藤,、凌霄、葡萄等藤蔓類植物,,春天,、夏天還會在遮雨蓬的橫桿上吊幾盆喇叭花和蔦蘿花。前幾年葡萄藤架上曾有兩只七喜(喜鵲的一種)來做窩,,而且下蛋孵出幾只小喜鵲來,。《阿六頭說新聞》欄目曾播出過這則喜訊呢,。 春夏秋三季,,一朵朵、一串串鮮花開得色彩斑斕,、婀娜多姿,,煞是鬧猛。其中我最鐘愛的就是擱在窗臺上的那盆橢圓形的盆景,。那里有兩株盤虬交錯的雀梅,、幾枝形態(tài)奇特的仙人掌和三塊分別從天南地北撿來的質(zhì)地花紋別致的假山石。一塊是從西藏喜馬拉雅山腳下?lián)靵淼幕◢徥?,一塊是從海南島海灘上撿來的麻礫石,,一塊是從內(nèi)蒙古科爾沁草原上撿來的風(fēng)化石。閑暇時,,我坐在窗口喝茶賞景,,望著那三塊山石的天然紋路和色彩,常常會想起那些攀爬“世界屋脊”,、馳騁草原沙漠,、潛入海底的難以忘卻的旅游經(jīng)歷。我最近整理出版的書冊里既有相片,、又有文字記載,。 每天早上,當(dāng)我推開陽臺上的窗戶,,能吮吸到馨香清新含氧量特高的空氣,,一下子把胸腔內(nèi)的污垢之氣蕩滌得無影無蹤。當(dāng)我早鍛煉回來,,坐在靠窗的桌前,,瀏覽著書報,點(diǎn)看著微信,,覺得現(xiàn)在天南海北的信息真通暢,,退休后的生活真悠閑,。那只掛在窗前遮雨蓬下鳥籠里的八哥,每天都會學(xué)著我老伴的杭州話腔調(diào)來一番饒舌,、湊趣:“全全,!你早飯吃得快點(diǎn)——快點(diǎn)!”“葦葦,!你樓梯上走得慢點(diǎn)——慢點(diǎn),!”……惹得我“哈哈!哈哈,!”開懷大笑,。 一年四季, 從陽臺上望下去,,小區(qū)花壇里的果樹輪番開花,。什么紅艷艷的石榴花、紫瑩瑩的紫薇花,、粉嘟嘟的木槿花,、金桂花,、銀桂花,、黃橙橙的臘梅花……那兩枝清秀挺拔的銀杏樹春天綻出新芽,,夏天綠葉蔥郁,,秋天銀黃的葉片日漸增多,,每天五六片,、十多片,、幾十幾百片“銀蝶”隨風(fēng)飛舞……直到冬季中的某一天,,“忽如一夜春風(fēng)吹,,千樹萬樹梨花開”銀杏樹真的是銀裝素裹了,。 我這一輩子,,前五十年住的是青蓋泥瓦房,、簡易房,冬天冷得像是冰凌上坐,,夏天熱得像是蒸籠里臥,,真是做夢都在想:“唉!什么時候才能住上冬暖夏涼有陽臺的樓房呢,?”總算九十年代美夢成真,,二十多年來住上了有陽臺的標(biāo)準(zhǔn)樓房,還能養(yǎng)養(yǎng)花,,觀賞觀賞,。而且我家望江新園那套樓房,推開陽臺窗戶就能看得到貼沙河和城隍閣呢,。我們這一代上了年紀(jì)的人總覺得:人啊,,住得寬敞舒適一點(diǎn),,也是一種福分、一種享受呢,。 周關(guān)泉 2017年9月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