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樓,,位于云南昆明市近華浦南面,,三重檐琉璃戧角木結(jié)構(gòu)建筑。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層樓宇,。乾隆年間,,孫髯翁為其撰寫長聯(lián),由名士陸樹堂書寫刊刻,,大觀樓因長聯(lián)而成中國名樓,。 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觀樓,增建為三層,。咸豐三年(1853)咸豐帝題“拔浪千層”匾,,咸豐七年(1857)長聯(lián)與樓毀于兵燹。 同治五年(1866)重建,,復(fù)遭大水,,光緒九年(1883)再修,。光緒十四年(1888)趙藩重以楷書刊刻長聯(lián)。 大觀樓1983年被公布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2013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第七批),。 大觀樓公園,又稱近華浦,,在昆明城西南,,瀕臨滇池草海北濱。清同治五年(1866年)馬如龍《重建大觀樓記》記載:“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稱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華,,因其近太華而名,。”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觀樓,,即興題詩一首:果然一大觀,,山水喚憑欄。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樣寬,。長聯(lián)猶在壁,巨筆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兩間。 1998年,,為迎接99世界園藝博覽會,,省市政府投資2500萬元,征用近華浦西面197.4畝土地,,開辟大觀西園,。魚池柳堤,溪流石橋,,蘆葦芙蓉,,芳草萋萋。 至此,,大觀公園總面積47.8公頃,,其中陸地23.1公頃,水面24.7公頃,。大觀公園以長聯(lián)歷史文化為主題的游覽區(qū),,分為近華浦文物古跡景區(qū)、南園中西合壁園林景區(qū)和西園現(xiàn)代園林景區(qū)三大部分,,是滇池草海北濱的大型風(fēng)景名勝區(q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