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有關(guān)后宮的電視劇很受歡迎,,比如《甄嬛傳》,以及前段時間的《羋月傳》,。我挺佩服這些編劇的,,他們找到了一個契合點:女人+歷史,,用古代女人的故事來抓住人們的眼球,同時也讓觀眾重新回顧了一次歷史,。這個切入點談知覺得很好,,歷史枯燥了就不好玩了。談知也就此機會開一個《歷史上的女人》系列,,談?wù)勛约旱睦斫狻?br>從誰說起呢,?按時間先后順序排一下,嫘祖,,姜嫄,,簡狄,娥皇,,女英,,涂山氏,妹喜,,婦好,,妲己,太姒,,褒姒,,歷史上留下名字和活動的女人很多,不過她們要么是傳說中的人物,,要么就是活動事跡太簡單,,況且那時候的中國,實在還處于文明的最初階段,,和她們相關(guān)的東西確實很少,說她們,,有點味同嚼蠟,。思來想去,還是從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說吧,。您看這問題吧,,都問的太急,,且聽談知細細道來,。 秦宣太后確實姓羋,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后來她做了秦惠文王的姬妾,,稱號是八子,因此當時被稱作羋八子,。再后來,,她兒子秦昭襄王繼位,她稱太后,,一直做了四十多年,,死后謚號“宣”,所以又稱作宣太后,,事實上她在各種史書中都是以宣太后這個稱呼出現(xiàn)的,。至于宣太后的名字,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史書都沒有記載,。這是因為在古代中國,,女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一般是沒有名字的,,即使是帝王家的女人,,也是很少有名字的。像上面列舉的女人們,,都是王的女人,,但她們的所謂名字大都是一個稱呼,沒有名字流傳下來,。所以,,宣太后應(yīng)該是叫羋X,但這個X是什么,,不知道,。羋月這個名字,是《羋月傳》的編劇起的,。首先要說明一下,,太后這個詞兒是個專門的稱號,是需要皇帝/國王上尊號,,詔告天下才可以的,,不是每個皇帝/國王的母親(包括嫡母和生母)都可以稱太后的。 在宣太后之前,,甚至沒有太后這個詞兒,,太后就是她給自己造的一個稱呼,。當時,宣太后兒子昭襄王即位,,年紀幼小,,她要代替兒子主政。但是宣太后之前只是惠文王的普通姬妾,,名號不夠尊貴,,便創(chuàng)造了一個太后的名號來讓自己的身份變得尊貴起來,達到了名正言順的目的,?!靶边@個字,是她死后昭襄王給她上的謚號,,也是對她一生的評價,。這個問題很有技術(shù)含量,,是啊,為啥不姓熊呢,?就算隨母姓,,羋月她媽姓向,那也輪不到羋啊,,這個姓可不常見啊,。小孩沒娘,說起來話長,。楚威王確實姓羋,。誒,等會兒,,不剛說了姓熊么,?怎么又姓羋了?聽我說完那,。我們現(xiàn)在所謂的姓,和古代,,尤其是秦漢以前的姓,,是兩個概念。姓起源于母系社會,,是用來區(qū)分社會里的各個不同的氏族部落,,那個時代生產(chǎn)力十分低下,人口也很少,,只有很少的氏族部落才有自己的姓,。比如黃帝,,姓姬;炎帝,,姓姜,。羋姓也是那個時期產(chǎn)生的,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達,,人口數(shù)量增加,到了西周時期,,天子采用封邦建國的方法管理天下,,這樣,人們會根據(jù)自己的封地,,官職,,職業(yè)等,給自己家族一個新的名號——氏,,用來和姓區(qū)別,。比如姬姓趙氏,姜姓呂氏,。當今中國80%以上的姓都是從那時才有的,。從秦漢以后,姓,、氏便不分家,,混為一談了。具體到楚王家族,,他們家是羋姓,,熊氏,所以楚威王確實姓羋,,但是一般不說姓了,,就叫熊商??蓡栴}還沒解決呢,,羋月為啥不叫熊月呢?畢竟她爹是熊氏,。這是因為在先秦時期,,女人一般是不稱氏的,就稱姓,,所以羋月姓羋是有道理的,。
這個問題我可以痛痛快快的回答您:不是。上面那個問題,,是在電視劇的環(huán)境下的解釋,。歷史上是怎么回事呢?真實的宣太后她爹是楚國人,,沒錯,,但不是楚威王。她的父親,,充其量是個楚國公族,,也就是和楚王是一個大家族的,但肯定不是楚王,。有證據(jù)么,?有。 第一,,現(xiàn)存史書中沒有記錄宣太后是楚威王的女兒,,只是說宣太后是楚國人,連她父親叫什么都沒寫,。古代人對血統(tǒng),、身份特別看重,如果宣太后她爹是楚威王,,史書一定會寫一筆,,無非多幾個字:“宣太后,楚威王女也,?!辈皇蔷褪遣皇牵芳乙矝]必要故意黑宣太后,。此外,,她嫁給秦惠文王,稱號是八子,,秦時后宮姬妾的稱號,,有八個等級:王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子是第五等,地位是比較低下的。王的女兒都是嫁到別國做王后的,,所以羋八子的爹不可能是楚王,。第二,宣太后同父弟叫羋戎,,說明她家確實姓的是古老的羋姓,,她爹也應(yīng)該姓羋。而楚威王家族是熊氏,,那個時代宗法制非常嚴格,,不同的姓氏之間有嚴格的區(qū)別。楚王家族的男人,,絕不可能姓羋,;而宣太后的父族,不可能也不敢說自己姓熊,。因此,,宣太后的父親一定不是楚國王族。最搞的是第三個,,宣太后有個異父長弟叫魏冉,,同父弟才是羋戎。有人要問了,,這有什么搞的,?不就倆弟弟么,一個異父,,一個同父,,說明她媽嫁了兩次,一家姓魏,,一家姓羋,,這在先秦時代不罕見哪,晉文公的夫人文嬴不就先嫁侄兒晉懷公,,后嫁叔叔晉文公么,?這里的關(guān)鍵就在于先后這個問題,在于“長弟”這兩個字上,。宣太后的大弟弟叫魏冉,,異父的;小弟弟叫羋戎,,同父的,。這就是說,宣太后她媽先和她爹生了宣太后,,姓羋,,后又和一家姓魏的生了魏冉,最后又和宣太后她親爸生了羋戎。您覺著亂不亂,?我覺著夠亂的,。我們先不管宣太后她媽和這倆男人的混亂關(guān)系是怎么建立的,就看一下楚王能接受這種混亂關(guān)系的可能性有多大,。楚國雖然在立國初期時有蠻夷之風,,婚嫁習俗可能比較開放,可到了楚威王時代已經(jīng)是戰(zhàn)國中后期了,,早已是文明社會,,與中原各國文明無二,宗法,、禮教是相當嚴格的,,楚王是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女人嫁人生子后再回到自己身邊的。回到電視劇《羋月傳》里看,,魏冉變成了幼弟,,羋戎反而成了長弟,看得出,,編劇是真心沒法圓這個故事,,只好把魏冉和羋戎的順序換個個兒了事。因此,,宣太后她爹不可能是楚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