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成人av_抖音国产毛片_a片网站免费观看_A片无码播放手机在线观看,色五月在线观看,亚洲精品m在线观看,女人自慰的免费网址,悠悠在线观看精品视频,一级日本片免费的,亚洲精品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分享

孩子像爹還是媽?以及如何說服老公孩子像他(即使并不)

 銘大大1300 2017-09-06

所有的新手父母在孩子出生后,,都會興致盎然地開展一場漫長討論——這孩子,,到底長得像誰?


我們家也不能免俗,。從把啾啾抱到手中那一刻起,,成年智人們就把她的臉當成了世上最值得研究的課題,試圖從上找出遺傳的蛛絲馬跡,。


來探望的親友們眾口一詞,,“像她爸”。啾啾外婆(就是我娘)還指出了細節(jié),,“你看這腦后的兩個旋,,還有犯困時不高興的表情,跟她爸一模一樣,!”


我端詳這個小鼻子小嘴小眼睛的無眉星人,,忍不住想起一個段子——如何正確地稱贊小孩?可愛就稱贊可愛,,不可愛呢,?就“這孩子長得……真像爹啊哈哈哈……”


惆悵,啾啾啊,,你以后只能靠才華吃飯了,!同時我心里還莫名浮出了一句slogan:“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找個好看的另一半!


(當然,,找另一半這種事,,也是看臉的,根據“相配假說”(matching hypothesis)【1】,除非特別有錢有地位,,否則人們找的另一半通常跟自己有著旗鼓相當的吸引力,。總之,,我們這對半斤八兩的爹媽,,要生出美若天仙的女兒,得靠基因突變或者醫(yī)院抱錯,。)


不過,,到底是丑到什么地步有什么特別原因,會讓大家眾口一詞地說“長得像爹”呢,?


孩子們,,確實長得像爹?

導演Clint Eastwood(左)和他兒子Scott Eastwood(右)


當然世上存在那種跟爹像素級復制的孩子,。不過,,要是上升到統(tǒng)計高度,像爹的娃會不會多過像媽的娃呢,?


搜一下“paternal Resemblance”,,天吶瞬間就返回了5萬多篇論文,可見科學家有多閑這是一個研究界很感興趣的課題,。最有名的一個研究大概是1995年《自然》上的一篇【2】,,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者拿24個孩子1歲(以及10歲,20歲)時的照片,,跟三張成人的照片擺在一起,,照片中有一張是孩子的親爹/親媽在孩子1歲時拍的照。然后讓不明真相的無關群眾來玩“找親爹/找親媽”,。


論文附圖,,正確答案是b


結果只有孩子1歲時跟親爹有49.2%的正確匹配率,顯著超過隨機選中的幾率1/3(也就是說,,像),,跟親媽的匹配率都離1/3不遠(也就是說,不夠像),。


怎么解釋這個數據呢,,科學家的假說是,孩子小時候更像爹,,可能是因為“像爹”是一種樸素的古典版親子測試,。英諺云,,Mommy’s Baby, Daddy’s Maybe,,你媽一定是你媽,你爸未必是你爸。在人們知道DNA這么個玩意之前,,男人們無法百分百確定孩子是自己的,,只能將信將疑地養(yǎng)著。不過呢,,對那些長得像自己的孩子,,父方會更愿意進行親職投資【3】,多照顧,,少遺棄,,不傷害。于是這些孩子就有更大幾率活到生育年紀,,把“長得像爸爸”這種基因傳下去,。


很多媒體都報道了這個研究,很多人也覺得這故事很合理,,只有一點不好——后來基本沒人能重復出這個結果,。


孩子們,其實沒有特別像爹

1999年,,比利時的研究者試著重復了一下這個“小孩像爹”的實驗【4】,,這次用28個家庭里小孩1,3,5歲時的照片,來匹配父母在小孩1歲時的照片,。結果是,,匹配爹和匹配媽的正確率差不多,都在40~47%之間——比隨機選中的幾率1/3高些,,但也沒高太多,。總之,,比利時研究的結論是,,小孩像爹也像媽,程度差不多,。2004年,,意大利研究者又拿40個小孩的1歲照片試了一次【5】,結論還是一樣,,比起陌生人,,小孩確實是更像爹媽,像爹的程度跟像媽的程度差不多,。沒有“顯著更像爹”這種事,。


甚至還有研究顯示孩子更像媽。2007年的一個英法研究【6】和2000年的一個美國研究【7】都發(fā)現(xiàn),,在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眼里,,新生兒都更像媽媽,。


孩子未必像爹,但大家都這么說


2000年的美國研究還發(fā)現(xiàn),,雖然群眾眼中出生才幾天的新生兒明顯更像媽媽,,然而媽媽自己說“像爸爸”的次數卻顯著多過說“像媽媽”(大概2:1),爸爸自己說“像爸爸”的次數則跟“像媽媽”差不多,。不僅如此,,當爸爸在場時,媽媽提到“像爸爸”的次數居然高達“像媽媽”的7倍,。爸爸不在場時,,這個比例就會大幅下降。


是的,。“長得真像爹”這種話,,就是說給爸爸聽的。


會說“孩子像爹”的除了媽媽,,還有雙方親友,。1982年加拿大一個研究就顯示,不管是女方親戚還是男方親戚,,說孩子“像爸爸”的次數都是“像媽媽”次數的2倍【8】,。爸爸媽媽自己口中說孩子“像爸爸”的次數則是“像媽媽”次數的4倍。比例最懸殊的一次是在孩子是男孩的情況下,,此時男方親戚提了16次“像爸爸”,,只提了1次“像媽媽”。


為什么呢,?因為男人們對像自己的孩子更有興趣,,更愿意領養(yǎng),也更愿意為之花錢花時間【9】——媽媽們可能都下意識地知道這點,。而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如果相信某男是孩子爸爸,,就會傾向于評論孩子長得像他【10】。說孩子像爹,,已經成了一種下意識的社交禮儀,。


其實,在喜歡“長得像自己的孩子”這點上,,男女都一樣,。爸爸們喜歡像自己的孩子。媽媽也更喜歡長得像媽媽的娃,,而不是長得像老公的娃【11】,。但是媽媽們有一點好——淡定。反正是我親生的,。娃不像我,?照養(yǎng),。對爸爸來說,娃不像我,?焦慮。2016年中國有個研究【12】,,讓151個獨生子女家庭的爹媽自己報告孩子像不像自己,,同時測量他們的焦慮水平,結果顯示,,爹心中的“孩子像爹程度”能預測爹的焦慮程度,,而媽心中的“孩子像媽程度”跟媽的焦慮程度無關。


也就是說,,無論孩子長什么樣,,為了爸爸的心理健康,媽媽們不妨都閉著眼說“孩子像爹”,。還有一個我特別喜歡的加拿大研究【13】,,說所謂的“父系投資”(paternal investment)和“像爹程度”可能是雙向作用的——爸爸們不但會更照顧像自己的孩子,而且照顧得越多,,就越覺得孩子像自己,。在那個研究中,爸爸們在多多給孩子按摩后,,就覺得孩子更像自己,,而且覺得當爹的壓力都減輕(而不是加重)了。凌晨看完這個研究,,我決定把啾啾爸搖醒——看,,這孩子長得多像你啊,現(xiàn)在快去給她換尿布吧,!



【1】Feingold, Alan (1 January 1988). 'Matching for attractiveness in romantic partners and same-sex friends: A meta-analysis and theoretical critiqu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4 (2): 226–235. doi:10.1037/0033-2909.104.2.226


【2】Hill, E. A. (1995). Whose baby are you?. Nature, 378, 14. doi:10.1038/378669a0


【3】Apicella, C. L., & Marlowe, F. W. (2004). Perceived mate fidelity and paternal resemblance predict men's investment in children.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5(6), 371-378.


【4】Brédart, S., & French, R. M. (1999). Do babies resemble their fathers more than their mothers? A failure to replicate Christenfeld and Hill (1995).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2), 129-135.


【5】Bressan, P., & Grassi, M. (2004). Parental resemblance in 1-year-olds and the Gaussian curv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5(3), 133-141.


【6】Alvergne, A., Faurie, C., & Raymond, M. (2007). Differential facial resemblance of young children to their parents: who do children look like mor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8(2), 135-144. 


【7】McLain, D. K., Setters, D., Moulton, M. P., & Pratt, A. E. (2000). Ascription of resemblance of newborns by parents and nonrelativ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1(1), 11-23.


【8】Daly, Martin, and Margo I. Wilson. “Whom are newborn babies said to resemble?.” Ethology and Sociobiology 3.2 (1982): 69-78.


【9】Platek, S. M., Burch, R. L., Panyavin, I. S., Wasserman, B. H., & Gallup, G. (2002). Reactions to children’s faces—Resemblance affects males more than femal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3(3), 159–166.


【10】 Bressan, P., & Dal Martello, M. F. (2002). Talis pater, talis filius: Perceived resemblance and the belief in genetic related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3), 213-218.


【11】Welling, L. L., Burriss, R. P., & Puts, D. A. (2011). Mate retention behavior modulates men’s preferences for self-resemblance in infant fac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2(2), 118-126.


【12】Yu, Q., Zhang, Q., Chen, J., Jin, S., Qiao, Y., & Cai, W. (2016).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Parent–Child Facial Resemblance on Parents’ Trait Anxiety: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arents’ Gender.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13】Volk, A. A., Darrell-Cheng, C., & Marini, Z. A. (2010). Paternal care may influence perceptions of paternal resemblanc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8(3), 147470491000800316.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