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落紙?jiān)茻?于 2017-4-28 10:22 編輯
01.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唐 趙嘏《錢塘》之句,。
一千里寫出中秋之夜,,無邊月色籠罩錢塘的壯闊景象。十萬軍聲寫潮水洶涌,,喧騰的氣勢,。猶如霜戈雪甲的千軍萬馬蜂涌,吶喊而至,,意象十分壯美,。兩句對仗工巧,,前句為后句的鋪稱,“一千”和“十萬”增強(qiáng)了力度,,使語勢豪宕,,雄渾。
02.
“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宋 王安石《書糊陰先生壁》之句。
闥:小門,。排闥:推門,。一條小溪以它的綠水環(huán)繞著稻田,兩座山峰推開小門把青翠的顏色送進(jìn)屋來,。這是描寫農(nóng)村的自然景光,。詩人用擬人手法,不說人們引水灌田,,而說小溪擔(dān)負(fù)守護(hù)稻田的任務(wù),;不說人留戀山色,不忍關(guān)門,,而說青山推開小門把青翠的山色送進(jìn)屋來,。“護(hù)田”和“排闥”都出自《漢書》,,用得十分靈活,,是用典而又不隔的楷模。
03.
“一片暈紅才著雨,,幾絲柔柳乍和煙”,。
清 納蘭性德《浣溪沙。西郊馮氏園看海棠,,因憶香嚴(yán)詞有感》之句`,。
暈紅在這指雨中色澤模糊的海棠。乍,,才,,剛剛。意思是雨后的海棠顯示出模糊的紅色,,柔弱的柳絲如飄飛的輕煙,。
04.
“一片水光飛入戶,千竿竹影亂登墻 ”,。
唐 韓翃《張山人草堂會(huì)王方士》之句,。
陽光照在水面上,水面上的光亮又反射到房中來了,而`窗外的許多竹影投在墻上,,隨著太陽的移動(dòng),,竹影就好象在爭先恐后登墻而上。詩人的觀察非常細(xì)致,,描寫十分真切,。兩句話都不直寫陽光,而通過其他景物寫出日光來,。-
05.
“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dòng)雨來初”。
清 查慎行《登寶婺樓》之句,。
雁投,,狀風(fēng)起天末之猛;山浮,,狀雨來樓前之急,。前寫視覺清晰所見,后寫視覺模糊所感,。巧妙地?cái)z取了暴風(fēng)雨來臨的特寫鏡頭,。
06.
“人從虎豹叢中健,天在峰巒缺處明”,。
清 張問陶《煎茶坪題壁》之句。
?。簭?qiáng)健,。前狀環(huán)境之險(xiǎn)惡,而人成為強(qiáng)者,;后狀環(huán)境之黑暗,,而天給予一線光明。與其說是描寫自然,,不如說是描寫社會(huì),;人們在斗爭中戰(zhàn)勝虎豹,贏得光明,。有哲理在,。
07.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唐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之句,。
寫西湖的早春景色。大意是:在一些向陽的樹上,,已經(jīng)有黃鶯在鳴叫,,剛飛來的燕子,正銜泥作新窩,。一派欣欣向榮的早春圖景如在眼前,。
08.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
唐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之句,。
三山,,金陵長江邊上有三峰并列,南北相連,,故名三山,。半落青天外,指半為浮云遮住看不清楚,。白鷺洲,,在南京水西門外,洲上多白鷺,,故名,。白鷺洲橫截秦淮河,把河水分為兩支,,故說二水中分白鷺洲,。是詩人有意與崔顥名句“秦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起萋萋鸚鵡洲”抗衡的,。
09.
“三分春色描來易,,一段傷心畫出難”。
明 湯顯祖《牡丹亭》之句,。
三分春色指容貌,,一段傷心指怨情。是說人的容貌可以畫出來,,但幽怨的感情卻難以眠畫出來,。
10.
“三年笛里關(guān)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fēng)”,。
唐 杜甫《洗兵馬》之句,。
關(guān)山月,漢樂府橫吹曲中的一種,,是戍兵感傷離別,,懷念家鄉(xiāng)的曲調(diào)。這句是說,,三年來只聽到《關(guān)山月》的調(diào)子,,即戰(zhàn)亂不斷。萬國:萬方,,全國各地,,指地域之廣。草木風(fēng),指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11.
“三條九陌麗城隈,萬戶千門平旦開”,。
唐 洛賓王《帝京篇》之句,。
陌:東西方向的田間路,南北方向的叫阡,。九陌:指都城中間的大路,。唐長安有八街九陌。隈:角落,。平旦:天剛亮,。
12.
“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唐 李商隱《隋宮》之句,。
腐草:腐爛的草變成螢火蟲。前句說,,隋煬帝游過的地方,,已把腐草化成的螢火蟲收羅盡了,到今天已不再有,。后句說,,煬帝國破身亡,隋堤上垂楊如昔,,晚間一直有烏鴉棲息,。
13.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
唐 溫庭筠《過五丈原》之句。
下國:指三國時(shí)的蜀國,,對中原來說叫下國,。臥龍:諸葛亮隱居南陽時(shí),徐庶向劉備推薦他,,稱他為臥龍,。寤:使人醒寤,指諸葛亮竭力輔助劉備的兒子劉禪,,可劉禪非?;栌梗耆钾?fù)了諸葛亮的一片苦心,。中原得鹿:就是爭奪天下,,鹿比喻政權(quán)。不由人:不能由諸葛亮來決定,指最后劉禪亡國,。
14.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勺分江入夜瓶”。
宋 蘇軾《汲江煎茶》之句,。
貯:儲存,。甕:一種陶制水缸。天上的月映在江水里,,人們舀水似乎連同月亮也舀回去倒在水缸里,。水是江水,舀了一勺不就是分得了江的一部份嗎,?作者用了夸張和新奇的想象,,江中月小,偏說用“大瓢”把月亮貯存了起來,;江大,,偏說用“小勺”把大江分了出來。
15.
“萬丈赤幢潭底日,,一條白練峽中天”
唐 白居易《入峽次巴東》之句,。
幢(chuang第二聲):古時(shí)作為儀仗的一種旗幟。練:白色的熟絹,。兩句是說,,俯視深潭,麗日如同一幅萬丈紅旗平鋪潭底,;仰望高空就象一條白色的熟絹懸浮峽頂,。上句寫江潭的清澈,下句寫峽谷的狹窄,;上句壯麗,,下句驚險(xiǎn)。
16.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唐 杜甫《登高》之句。
萬里:指遠(yuǎn)離家鄉(xiāng),;百年:指一生,,終身。這兩句詩是說作者長年累月遠(yuǎn)離家鄉(xiāng),,依人客居,,秋令肅殺,益增愁苦,,而年老多病,,獨(dú)自登高,,諦聽遠(yuǎn)眺,更加凄愴,。改詩句是意繁語簡,,文淺旨深的典范詩句。這兩句詩對仗精確,,又是律句的楷模,。
17.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宋 王禹偁《村行》之句,。
壑:山谷,深溝,。萬壑:指周圍的許多山谷深溝,。晚籟:傍晚從空谷中發(fā)出的響聲。兩句指:傍晚時(shí)分,,四面的山溝空谷發(fā)出了清幽的聲響,,夕陽映照著沉寂不語的群山。
28.
“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
清 宋琬《九日同姜如龍等登慧光閣飲于竹圃分韻》之句。
山色的淺深,,隨著夕陽的明暗變化而不同,;江水日夜流動(dòng)的聲響,隨著時(shí)令的夏去秋來的變化而不同,。觀查細(xì)致,,清晰可誦。
19.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之句。
絮:柳絮,。萍:浮萍,。祖國大好河山支離破碎得象被風(fēng)吹散的飛絮自己的一生動(dòng)蕩不定象被雨敲打的水上浮萍。比喻形象,,意味深長。
20.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唐 劉禹錫《西塞山懷古》之句。
晉武帝伐吳,,建樓船沿江東下,。東吳孫皓在長江中險(xiǎn)要處以鐵鎖橫截江面,,想攔住樓船。東吳作火炬長十余丈,,大數(shù)十圍灌上麻油,,在船前遇鐵鎖,點(diǎn)燃火炬燒起來,,鐵被熔化,,鎖也斷了,船順利通過,,吳軍望旗而降,,孫皓只好備亡國之禮,到營門求降了,。尋: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幡:旗子,。意思是千尋鐵鎖沉在了江底,,一片求降的旗子插在石頭城上。作者感嘆吳國空有千尋鐵鎖,,治理無道,,終于亡國。
21.
“千絲碧藕玲瓏腕,,一卷芭蕉宛轉(zhuǎn)心”
清 吳偉業(yè)《無題》之句,。
玲瓏:雙聲詞,明澈的樣子,;靈巧的樣子,。宛轉(zhuǎn):疊韻詞,又寫作婉轉(zhuǎn),,猶如碾轉(zhuǎn),。用“千絲碧藕”比喻美人的雙臂,用“玲瓏”形容雙臂的明澈與靈巧,;用“一卷芭蕉”比喻美人的一顆心,,用“宛轉(zhuǎn)”形容美人心思的碾轉(zhuǎn)反側(cè)?!扒Ыz碧藕”與“一卷芭蕉”相對,,“玲瓏”與“宛轉(zhuǎn)”相對,“腕”與“心”相對,。典麗工巧,,比喻形象。
22.
“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宋 曾幾《蘇秀道中》之句,。
秀色:雨后滋潤的顏色,。最佳音:指久旱后的雨聲。這兩句說:雨中千里稻花理應(yīng)呈現(xiàn)出滋潤的綠色了,,因?yàn)殪o悄悄的深夜里,,梧桐葉傳來了秋雨美妙的聲音。詩寫得活潑輕松,,尤其是后句一反眾人格調(diào),。古詩里寫秋夜聽雨打梧桐,往往是一個(gè)叫人失眠添悶的境界,,而曾幾在這里卻來了個(gè)舊調(diào)翻新,,聽見梧桐上的瀟瀟冷雨,就想象莊稼復(fù)蘇后的欣欣生意,,因此喜而不寐,。
23.
“千林風(fēng)雨鶯求友,萬里云天雁斷行”
宋 黃庭堅(jiān)《宣陽別元明用殤字韻》之句,。
意思是:那樹林中的鳥兒在風(fēng)雨中還須要朋友相助,,而我卻象那萬里無云失群的孤雁,獨(dú)與兄長分別,。詩中不著“悲哀”“零涕”字樣,,而兄弟之間的離別的沉痛心情,卻通過“鶯求友”“雁斷行”的現(xiàn)實(shí)生活中具體形象的描寫,,生動(dòng)地表現(xiàn)了出來,。
24.
“云開巫峽千峰出,路轉(zhuǎn)巴江一字流”
明 吳本泰《送人之巴蜀》之句,。
巴江:指四川巫縣到湖北巴東附近的長江,。一字流:指兩岸山峰峭立,水路狹窄,。兩句意思是:云消霧散,,巫峽兩岸群峰峭立,長江水路到巫山巴東附近,,便形成一字形穿過巫峽,。寫出巴山,蜀水的壯麗風(fēng)光,。
25.
“云開汶水孤帆遠(yuǎn),,路繞梁山匹馬遲”
唐 高適〈東平別前衛(wèi)縣李少府〉之句。
汶水:今大汶水或大汶河,。古汶水西流經(jīng)山東東平縣南,,至梁山東南入濟(jì)水。春日送客,,相交十年的好友就要千里遠(yuǎn)別,,倍感凄楚。云彩飄散,,汶水空廣,,孤舟遠(yuǎn)行,只見船帆,;山路崎嶇,,盤繞梁山,一匹馬緩慢行走,?!霸崎_”江廣更顯得“孤帆遠(yuǎn)”,“路繞”盤旋才覺“匹馬遲”,,真實(shí)寫出詩人佇立江邊的感受,,“遠(yuǎn)”,“遲”寄托著詩人不忍離別的感情,。
26.
“天外黑風(fēng)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宋 蘇東坡《有美堂暴雨》之句。
有美堂在杭州城內(nèi)吳山最高處,。兩句詩描寫暴雨來勢之猛,,意思是:暴雨來時(shí)昏天黑地,巨風(fēng)掀起滔天海浪,,好象把海都吹得立來了,;浙東的雨都飛過錢塘江這邊來了。寫雨寫得氣勢雄偉,,驚心動(dòng)魄,。
27.
“天近易回三輔雁,地高先得九州秋”
清 袁枚《秦中雜感》之句,。
三輔:漢朝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fēng),,共治長安城中,,是為三輔。西北地處高原,,最先感受到季節(jié)的變化,,秋天的到來,所以三輔附近的大雁回南方也最早,。
28.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dòng)搖”。
唐 杜甫《閣夜》之句,。
鼓角:軍中號令器具,,昏明之用,。“行軍在外,,月出日入,,撾鼓千槌。三百三十三槌為一通,。鼓音止,,角音動(dòng),吹十二聲為一疊,。角音止,,鼓音動(dòng)。如此三角三鼓,,而昏明畢之,。”兩句寫凌晨所見所聞,,既是描寫實(shí)景,,又是慷慨抒懷。人心不歡,,故聞“五更鼓交”而感其“聲悲壯”,;人心不寧,故見“三峽星河”而覺其“影動(dòng)搖”,。
29.
“長白峰高塵漠漠,,渾河水落草離離”
明 陳子龍《遼事雜詩》之句。
渾河:即小遼河,。兩句是說:長白山峰高聳,,在漫天的塵土中依稀可辨。渾河水退后,,兩岸青草茂密,。風(fēng)格雄渾,寫出了關(guān)東山水的特點(diǎn),。
30.
“云頭艷艷開金餅,,水面沉沉臥彩虹”
宋 蘇舜欽《中秋松江新橋?qū)υ潞土钪鳌分洹?
金餅:指圓月。沉沉:即沉,,形容江 水深沉,。彩虹:這里指這里指畫橋在水中的倒影。金色的明月高掛在天空,,彩色的木橋橫跨松江兩岸,,水波瀲滟的江面映現(xiàn)出明月和木橋的倒影,猶如空中的彩虹耀人眼目。
31.
“風(fēng)入寒松聲自古,,水歸滄海意皆深”
唐 劉威《歐陽示新詩因貽四韻》之句,。
這兩句是稱贊歐陽的詩,象風(fēng)吹入寒松一樣,,詩風(fēng)很古樸,;象水歸滄海一樣,詩意很深厚,。
32.
“風(fēng)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之句,。
風(fēng)吹古木,,瑟瑟作響,猶如雨聲,,但天卻是 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月亮照在平沙上,,顏色潔白似霜,,但卻是夏也不應(yīng)有霜,故叫“夏夜霜”,。這兩句寫出了清涼的夏夜風(fēng)光,。
33.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
宋 黃庭堅(jiān)《過平輿懷李子先時(shí)在并州》之句,。
九方皋:是古代善相馬的人,,后用來比 喻善于發(fā)現(xiàn)和識別人材的人。這兩句自問自 答,,一氣呵成,。詩人在這里有所寄托,他是說,,世上難道少了人才嗎,?只不過是沒有識別人材的能人罷了。
34.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唐 杜甫《秋興》之句,。
大歷元年(765年)五月,杜甫離開成都,, 原來打算盡快出峽,,結(jié)果事于愿違,765年 秋留居云安,,766年又淹留夔州,,見到叢菊 開了兩次,還未能出峽。叢菊兩開,,他日淚 眼亦兩開--流了兩次淚,,“開”字雙關(guān)?!伴_”亦作“流”講,。他日淚,流了多年的 老淚,。孤舟靠岸系繩一次,,牽動(dòng)故園之思, 心系故園一次,,“系”字雙關(guān),。故園:指長 安與洛陽,杜甫曾久住這兩個(gè)地方,。長安乃 西都,,洛陽乃東都,故又心系故園,,與祖國 命運(yùn)聯(lián)系在一起,。
35.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明 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之句,。
白下:古地名,,今南京市西北,亦名白石陂,。郭:外城,。此句由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變來,。清明句,,隱用“清明時(shí)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二句詩意,。兩句寫 羈旅中的客愁與思鄉(xiāng),。
36.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之句,。
放歌:放聲高歌,。縱酒:縱情暢飲,。青春:春天,。青春作伴:以春光為伴。春天還鄉(xiāng),, 一路之上,,柳暗花明,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助行色,,悅耳目,心情暢快地還鄉(xiāng),。安史之 亂給全國人民帶來無窮災(zāi)難,,作者一家也漂 流異鄉(xiāng),現(xiàn)在聽說收復(fù)河南河北,,作者怎能不放歌縱酒,,期望高高興興回到老家去呢?
37.
“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 李商隱《安定城樓》之句,。
憶:思念。江湖:跟朝官所在的“宮廷”相 對而言,,泛指隱士生活的地方?;靥斓兀号?轉(zhuǎn)乾坤,,這里指挽回國家的衰弱局勢。扁(pian第一聲)舟:小船,。白發(fā)的白是古 仄,。兩句詩的大意是:長想在老年的時(shí)候駕 一葉 輕舟隱遁江湖,但必須在年輕時(shí)立下扭轉(zhuǎn)國 家命運(yùn)的功業(yè),。李商隱的這句詩和另一句:“雪嶺未歸天外使,,松州猶駐殿前軍”王安石甚喜歡。
38.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唐 杜荀鶴《自敘》之句,。
閑吟客:吟詩作文的閑人。竊祿人:指白拿 俸祿,,而不替人民辦事的不稱職的官吏,。
39.
“發(fā)為胡笳吹作雪,心因烽火煉成丹”
明 王越《斷句》之句,。
為:因,,被。胡笳: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 烽火:古代邊防報(bào)警點(diǎn)起的煙火,。丹:丹砂,辰砂,,通稱朱砂,。詩句描寫了一個(gè)常年在邊 塞服役的人`的情況:是胡笳的曲調(diào)將頭發(fā)吹白了,是不斷的戰(zhàn)火將心煉紅了。兩句抒發(fā)了戍邊戰(zhàn)士的豪情,。雪發(fā),,丹心相對,人老心紅,。
40.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宋 秦觀《春日》之句。
春淚:指花上未干的雨珠,。兩句描寫一夜雷 雨之后,,花草的姿態(tài)。詩人用擬人的手法,, 把芍藥薔薇都寫得那么富有人情味,!芍藥花 瓣上的雨滴就象多情人眼里的淚珠;薔薇的 柔弱枝條如同無力起坐一般,,匍匐在地,。詩 人多情善感,見花掉淚意在言外,。
41.
“至論本求編簡上,,忠言乃在里閭間”
宋 陸游《識愧》之句。
編簡:書籍,。里閭:鄉(xiāng)村,,這里指老百姓。 本想從書中尋求最精彩的大道理,,可是忠言 卻在群眾中找到了,。1208年秋陸游遇到一位 老農(nóng),他們交談中,,老人感慨地談起自己對 敵人的憤恨和報(bào)國的決心,,這使陸游深為感動(dòng),回家后寫了《識愧》,,表達(dá)對老人愛國 熱情的敬意,,并自愧自責(zé)。
42.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唐 杜甫《江村》之句,。
兩句描寫江村的幽雅。以燕子的“自來自去”,,江鷗的“相親相近”寫出江村景物的 可愛宜人,。詩人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慰藉與滿足。出語平淡,,詩調(diào)輕松,,表現(xiàn)出一派瀟灑 流逸的情致,。
43.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nbsp;
宋 秦觀《浣溪沙》之句。
兩句的意思是:那自在飄飛的花片象夢一般 的輕,,午休止的雨跟愁似的細(xì),。花瓣本來可 論輕重,,雨似乎可論粗細(xì),,而夢卻無所謂輕重,愁也談不到粗細(xì),,秦觀在這里卻偏說夢 是輕的,,愁是細(xì)的。這就使本句的意境特別 新穎奇妙,,別具一格,。
43.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唐 李商隱《錦瑟》之句,。
莊生,,指戰(zhàn)國宋人莊周?!肚f子 齊物論》里說:莊周在夢里變成一只蝴蝶,醒后就產(chǎn)生 了疑問:究竟是莊周夢為蝴蝶,,還是蝴蝶夢 為莊周,?望帝:周末蜀國君主杜宇的稱號。 相傳他有離國失戀的痛苦,,死后化為一種鳥,,叫杜鵑,哀鳴不止,,口角流血,。兩句詩可能 是詩人在追憶平生,自傷往事,;前句指豪情 如同幾場夢幻,,后句指春心化作一片悲涼。
45.
“江上秋風(fēng)無限浪,,枕中春夢不多時(shí)”
宋 蘇軾《次蔣穎叔韻》之句,。
春夢:比喻人事繁華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 消失。作者用秋江上的風(fēng)浪來比喻自己在政 治上遭受的挫折,;用春夢的易逝比喻自己得 意的短暫,??梢姰?dāng)時(shí)把好景不長比喻為春夢,是很常見的事,。
46.
“江漢光翻千里雪,,桂花香動(dòng)萬山秋”
明 謝榛《中秋宴集》之句。
江漢:長江,,漢水,。月華朗照,千里江漢,,波濤滾滾,,有如 雪翻。秋風(fēng)吹拂,,萬山浮動(dòng)著桂花的香氣,。 兩句功力深厚,句響而字穩(wěn),。
47.
“江聲不盡英雄淚,,天意無私草木秋”
宋 陸游《黃州》之句。
滔滔江水洗不去英雄的怨恨,,歲月蹉跎,,英 雄豪杰也會(huì)象秋天的草木一樣衰老凋零。這 句表達(dá)了作者對歲月飛逝,,自己忠心報(bào)國的 志向未遂的遺憾,。
48.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唐 杜甫《秋興》之句,。
江間:指巫峽,;塞上:指巫山。波浪蹴天,, 故曰兼(連)天涌,。風(fēng)云匝(繞)地,故曰 接地陰,。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風(fēng)云在天而曰 接地,極寫陰晦蕭森之狀塞乎天地之間,,其 中隱含一種郁勃不平之氣,。
49.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dòng)月黃昏”
宋 林逋《山園小梅》之句,。
疏影:指梅花疏朗的影子,。暗香:指梅花的 幽香。這兩句是說:梅花疏朗的影子橫斜地 倒映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梅花香味在朦朧 的月光下飄散,。歐陽修極力稱贊該兩句,。在 文學(xué)史上也以“疏影橫斜”一聯(lián)最為傳誦。 作者用“疏影”“暗香”寫梅花,,以水和月 來 陪襯,,寫出了梅花的神態(tài),注入了自己的感受,,寫得十分入神,,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作者林逋是受到江為的“竹影橫斜水清淺,, 桂香浮動(dòng)月黃昏”的啟發(fā),,只改動(dòng)兩個(gè)字, 構(gòu)成了新的意境,,賦于新的主題,,被譽(yù)為點(diǎn) 鐵成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