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為了對腫瘤轉移模型有更加清晰的理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腫瘤轉移的過程。 一,、腫瘤轉移過程 腫瘤細胞的轉移過程(如圖1):原位侵襲(Local invasion),,腫瘤細胞內(nèi)滲(Intravasation),循環(huán)系統(tǒng)存活(Survival in the circulation),,腫瘤細胞外滲(Extravasation),,形成轉移灶(Micrometastasis formation)等過程[1]。 圖1.腫瘤轉移的基本過程 可以形象地解釋如下: 第一步:離家出走,;腫瘤細胞在原位侵襲,,離開原發(fā)灶,內(nèi)滲進入血管,、淋巴管,,進而獲得血液提供的營養(yǎng); 第二步:絕處逢生,;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后,,作為一個異己分子,逃避機體免疫系統(tǒng),,最終較少的腫瘤細胞成功存活,; 第三步:鳩占鵲巢,;在適合生存的環(huán)境開始生長,并從循環(huán)系統(tǒng)滲出,,到新的組織器官增殖并形成轉移灶,; 第四步:繁衍生息;新環(huán)境生存穩(wěn)定后,,腫瘤細胞打敗了原有的住戶,逐漸增殖擴大同時,,又計劃轉移到其他器官,。
二、常用的腫瘤轉移模型 一般根據(jù)腫瘤細胞接種方式,,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轉移模型: 1. 尾靜脈注射 腫瘤細胞經(jīng)尾靜脈注射后,,先通過肺部的毛細血管網(wǎng)進入動脈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可造成全身多發(fā)轉移灶,。但是由于腫瘤細胞較為粘稠易聚團,,一般會被困在小鼠肺部微血管,主要形成肺轉移,,可能后期會造成遠端器官的轉移,。主要用于建立腫瘤轉移(血行通路)模型或血癌模型或者腫瘤肺轉移。 2. 左心室注射 腫瘤細胞經(jīng)過左心室注射進入小鼠體循環(huán),,細胞經(jīng)過粘附,,降解及遷移等過程,最終造成不同器官的轉移,,可以很好的模擬腫瘤的血道轉移過程,。一般多造成骨、腦等部位轉移,。 3. 原位注射 將腫瘤細胞移植于小鼠相應器官,,如人乳腺癌細胞移植到裸鼠乳房墊上,人的肝癌移植到裸鼠肝葉上,。該模型可模擬轉移的全過程,,包括最初侵襲組織,穿入血管和形成轉移灶等步驟,,更加接近人類腫瘤轉移的過程,。因此原位模型廣泛用于抑制腫瘤轉移和生長的藥物篩選。 4. 腹腔注射 將腫瘤細胞注射到小鼠腹腔,,操作簡單,,可出現(xiàn)一定比例的浸潤、轉移和腹水,。主要是觀察腫瘤細胞在腹腔內(nèi)的轉移情況,,但是腹腔血液循環(huán)相對較少,,不利于腫瘤轉移的發(fā)生,適合某些腫瘤轉移過程,,如卵巢癌,。 5. 其他注射方式 除了上面常見的幾種轉移模型,還有用到的如:爪墊皮下移植(因爪墊皮下有豐富的淋巴管,,可研究淋巴道轉移),;腎包膜(腎包膜血管豐富,可立即供給移植腫瘤充分的氧及營養(yǎng)),;脾臟注射(可造成肝轉移模型)等,。
在上述的轉移模型中,我們一般是根據(jù)腫瘤類型和研究目的,,選擇最適合模型,,如研究乳腺癌轉移過程,我們查詢文獻發(fā)現(xiàn)乳腺癌易轉移到骨,、肺部,,因此如果想研究乳腺癌的轉移后期階段的著床、生長,、血管生成等及腫瘤轉移的藥物的篩選檢測等,,會選擇尾靜脈注射和左心室注射模型。如果想研究腫瘤轉移全過程,,并研究抗腫瘤增殖和轉移的藥物篩選,,我們會選擇原位移植模型。
本期主要介紹前2種腫瘤轉移模型:左心室注射和尾靜脈注射的構建過程,。 三,、2種轉移模型的建立 細胞系和小鼠的準備: 如上期的皮下荷瘤模型基本一致,首先是需要選擇合適的細胞系和小鼠,,需要注意的是: (1)細胞系的選擇:選擇臨床中侵襲性強的癌細胞,。同時,由于體內(nèi)轉移不易監(jiān)測,,所以可構建帶有熒光素酶(Luciferase)標簽的細胞(如MDA-MB-231-luc,,CT-26-Luc),利用熒光素酶與熒光素作用時生物發(fā)光的原理,,在IVIS小動物活體光學成像系統(tǒng)上更直觀地檢測原位腫瘤細胞向內(nèi)臟器官的轉移情況,。 (2)細胞接種量及稀釋:每只小鼠注射100μL左右,1×105個細胞(注入到血液的細胞相比皮下少,,因為細胞聚團易堵住血管,,造成小鼠死亡)。 (3)其他準備器材:注射器,冰盒,、麻醉劑阿佛丁,,注射器,75%酒精棉球,,手術保溫機,。 (一)尾靜脈注射 1. 尾靜脈注射步驟 我們在往期具體介紹過,可參考1.7 尾靜脈注射實驗技巧,; 尾靜脈注射步驟視頻: 2. 后續(xù)分組與實驗分析 在注射細胞當天,,利用IVIS活體成像系統(tǒng)檢測小鼠體內(nèi)的腫瘤細胞,根據(jù)讀值進行分組,,一般每組準備10只小鼠,,因為小鼠會發(fā)生死亡,所以至少保證可獲得每組5個數(shù)據(jù),。可分為對照組,,陽性藥物組,,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藥物處理組,,當天給藥,。 如下圖為,尾靜脈注射腺癌細胞MDA-MB231-luc后,,利用IVIS監(jiān)測腫瘤轉移,,可看到癌細胞主要發(fā)生在肺部[2]。 圖2. 尾靜脈注射后IVIS 監(jiān)測腫瘤細胞的轉移 (二)左心室注射 1. 注射步驟 ① 裸鼠經(jīng)麻醉,、仰臥式固定,、酒精棉球消毒; ② 輕按胸部,,在胸骨左側第二,,三肋間進針(靠近胸骨),注射器內(nèi)留有氣泡時,,針頭進入左心室,; ③ 進針3-5mm,以觀察到鮮紅血液噴射涌出進入針管,,回血液面隨著裸鼠心率搏動上下起伏,,作為進入左心室的標準; ④注射,,在10s 內(nèi)完成,; ⑤注射完畢后緩慢拔針,棉簽按壓進針點; ⑥裸鼠放置保溫臺待蘇醒,; ⑦接種后的裸鼠置于SPF環(huán)境內(nèi)飼養(yǎng),,并密切觀察。 注射時的注意事項: 1. 注射到左心室的標準是什么,? 針頭有鮮紅色血柱噴出,,因為左心室為動脈血,血色鮮紅,,心肌有力,,所以針頭進左心室后,會有鮮紅色血柱噴出,。如為暗紅色血,,進入的為左心房,建議進針位置下移,。 動圖1
2. 如果沒有看到血絲是什么原因,,該如何處理? 如果針頭未進入心室,,只進入心肌層或胸腔,,則無血溢出。建議在附近調(diào)整進針位置,。 3. 小鼠扎針后流血怎么辦,? 如果進針創(chuàng)口過大,可能造成小鼠血流不止,,因此要小心操作,;如果血流不止,建議直接處死小鼠,,不建議進行試驗,。 左心室注射步驟視頻 2. 后續(xù)分組和數(shù)據(jù)分析 如尾靜脈實驗一致,注射當天就可根據(jù)IVIS結果進行分組,,當天或者隔天給藥,。同樣分為對照組,陽性藥物組,,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藥物處理組(n=10)。 如下圖為,,左心室注射MDA-MB231-luc 乳腺癌細胞后,,利用IVIS 監(jiān)測腫瘤轉移,可看到主要在骨和腦部有癌細胞,,并結合拍X光分析乳腺癌轉移導致的溶骨現(xiàn)象[3],。 圖3. 左心室注射后IVIS 監(jiān)測腫瘤細胞的轉移(上)X光拍攝的溶骨現(xiàn)象(下) 注意:由于以上二者模型均是直接將腫瘤細胞注入血液,進入小鼠血液循環(huán),會對小鼠機體正常代謝影響較大,,因此必須密切觀察,,并定期稱重,當裸鼠體重減輕20%或者低于16g 時,,或出現(xiàn)嗜睡,、行動遲緩、呼吸短促,、食欲下降等異樣癥狀是,,需要結束實驗,安樂處死小鼠,。
本期就先為大家介紹這2個腫瘤轉移的動物模型,,與皮下荷瘤相比,轉移模型構建難度明顯加大,,但也是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藥物篩選模型,;與尾靜脈注射相比,左心室注射難度會更大,,需要自己奪多花功夫摸索,。下一期,我們會繼續(xù)為大家提供另外的腫瘤轉移模型的構建,,大家持續(xù)關注哦! 視頻提供者:孟云 參考文獻: 1. Valastyan S, Weinberg R A. Tumor Metastasis: Molecular Insights and Evolving Paradigms[J]. Cell, 2011, 147(2): 275-292. 2. Zhang T, Li J, Dong Y, et al. Cucurbitacin E inhibits breast tumor metastasis by suppressing cell migration and invasion.[J].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2, 135(2): 445-458. 3. Wang J, Zhang L, Chen G, et al. Small molecule 1’-acetoxychavicol acetate suppresses breast tumor metastasis by regulating the SHP-1/STAT3/MMPs signaling pathway[J].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14, 148(2): 279-289. |
|
來自: rodneyzhang > 《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