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天亮前后,東方地平線上有時會看到一顆特別明亮的“晨星”,,人們叫它“啟明星”,;而在黃昏時分,西方余輝中有時會出現(xiàn)一顆非常明亮的“昏星”,,人們叫它“長庚星”,。這兩顆星其實是一顆,即金星,。在中國古典詩學著作里就有這樣的“金星”,,它們分別是鐘嶸的《詩品》和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鐘嶸《詩品》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詩學專著,,被后人譽為“百代詩話之祖”,,其對后世的影響意義深遠?!啊对娖贰返闹卮笠饬x與價值,它為后世詩學理論著作樹立了一個難以企及的崇高典范,?!?sup>①“后世的詩話能在理論體系和思想深度方面趕得上鐘嶸《詩品》的實在是微乎其微?!?sup>②《人間詞話》是我國古典詩學的終結(jié)之作,,同時也是中國現(xiàn)代詩學的奠基之作,它在理論體系和思想深度方面所具有的杰出成就已成共識,。作為古典詩學的終結(jié)之作,,它集中國古典美學和詩學理論之大成。王國維先生雖然是一個學貫中西的晚清學者,,在《人間詞話》里也引進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但總體來看,《人間詞話》依然是中國古典化的,。對照《人間詞話》和《詩品》這兩個一尾一首的經(jīng)典詩學理論著作,,盡管二者在創(chuàng)作時間上跨越近一千四百年之久,但前者對后者的繼承和發(fā)展非常明顯,。本文擬對這兩個特殊文本的詩學基本理論加以比較論述,,以此尋求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各自的特色。 一、“詩之至”和詞“最上” 《詩品》流傳后世,,以“品評”而著稱,,但品評總要有一個標準。那么《詩品》所依據(jù)的標準是什么,?鐘嶸在篇首序里首先作出了回答,,他為最好的詩指明了標準: 干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詩品》序) 鐘嶸所說的“詩之至”標準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從創(chuàng)作方面來說,,強調(diào)要有“風力”,。所謂“風力”,即風骨,,指生動而有骨力,。第二,從文本方面看,,要有文采,。所謂“潤之以丹彩”,就是指要有華美的文采,。第三方面是從接受者的角度來說的,,所謂“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就是強調(diào)文本傳遞給人的感染力量,。 《人間詞話》一(指手定本第一則,,下同):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王國維在詞話中開宗明義提出了詞“最上”的標準,。在此則詞話中,,作為詞“最上”的標志——“境界”,包含了三個層次的內(nèi)涵,?!暗谝粚樱芯辰纭~必須‘自成高格’,。王國維曾稱贊自屈原以來彪炳于中國文學史的屈原,、陶潛,、杜甫、蘇軾等大詩人‘茍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靜安文集·文學小言》之六),。這就是說,他將‘人格’置于境界之首,,故論文天祥詞,,謂風骨甚高,亦有‘境界’(《人間詞話》未刊稿之三五),?!?sup>③第二層,有境界要“有名句”,?!坝忻洹笔菍ξ谋镜囊蟆5谌龑邮且軌颉蔼毥^”,。所謂“獨絕”,,就是獨一無二,絕無僅有,,強調(diào)其獨創(chuàng)性,。主要是從詞的社會影響效果上說的。 鐘,、王二人,,都是有感于當時文壇的弊病而發(fā),也都從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入手,,明確了衡量文學的標準,。他們的標準都是很全面而有見地的。從創(chuàng)作主體,,到文本,,再到接受,,幾乎覆蓋了文學活動的基本要素,。在諸要素中,他們共同將創(chuàng)作主體置于首要地位,。鐘,、王二人都突出強調(diào)創(chuàng)作者品格問題。在《詩品》里,,曹植之所以位列六朝詩人之首,,其最重要一點就是“骨氣奇高”。劉楨盡管“氣過其文,,雕潤恨少”,,但由于其“貞骨凌霜,高風跨俗”,所以“自陳思已下,,楨稱獨步”,,僅次于曹植。王國維不僅區(qū)分了“憂世”和“憂生”之作具有高下不同的境界,,同時強調(diào)“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他并以歐陽修,、秦觀和周邦彥的詞作為例證,,褒貶分明:“永叔、少游雖作艷語,,終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與娼妓之別,?!保ā度碎g詞話》三十二)在文本方面,鐘嶸比王國維似乎更講究文,、質(zhì)并重,。劉楨因“雕潤恨少”而位曹植之后;曹操盡管“甚有悲涼之句”但因為“古直”缺少文采而被列為下品,;陶淵明盡管“文體省凈”,,也偶有“風華清靡”句,但由于“世嘆其質(zhì)直”,,也只好屈居中品,。這大概與六朝時代業(yè)已形成的純文學思潮有關。在文學接受方面,,鐘嶸提出品第高的作品之所以能“獨步”文壇,,是因為其“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王國維強調(diào)大家之作之所以能“獨絕”于世,,是因為“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 二,、“直尋”和“不隔” 《詩品》序: 至乎吟詠性情,亦何貴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詎出經(jīng)史,。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顏延之,、謝莊,尤為繁密,,于時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書抄,。近任昉、王元長等,,辭不貴奇,,競須新事。爾來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無虛語,語無虛字,,拘攣補衲,,蠹文已甚。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詞既失高,則宜加事義,,雖謝天下,,且表學問,亦一理乎,! 吟詠性情,,發(fā)乎自然,增益故實,,則傷自然,。鐘嶸提出了寫詩“直尋”說觀點,。那么何謂直尋,?鐘嶸認為,從正面來說,,就是要求寫“即目”,、“所見”,;從反面來說,就是反對“用事”,、“補假”,,掉書袋。 當然,,鐘嶸在“用事”問題上,,也不是一概而論。他對于顏延之,、謝莊,、任昉、王融之用典,,皆有貶辭,。惟于謝靈運詩之用典未加非難。云:“麗典新聲,,絡繹奔會,。譬猶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塵沙,,未足貶其高潔也,。”“麗典”謂用典之多,。謝靈運既是天才,,且富學問,故其詩用典雖多,,不傷自然,。 王國維的“不隔”說深受鐘嶸“直尋”說的影響?!安桓簟闭f王國維談論很多,。在《人間詞話》手定本里,直接談論“隔”與“不隔”的,,光在評論部分就有從第三十四則連續(xù)至四十一則,,共八則之多。那么何謂“不隔”,?在這八則中,,王國維除了用“語語都在目前”直接說明,以及用“霧里看花,,終隔一層”對比說明外,,其它大多引用詩句加以意會。其實,,我們對王國維“不隔”的涵義也還是能找到答案的,??赡苁峭鯂S在評論部分意猶未盡,也可能是“不隔”正是“意境”論的核心內(nèi)容,,所以他又在余論部分,,連續(xù)從第五十六則至五十八則三條涉及“不隔”的問題。而這一次,,總算說明白了,,既有正面的直接說明,也有反面的對比說明,,此外還有舉例正反印證,。其正面的直接說明是:“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詞脫口而出,無嬌揉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逼浞疵鎸Ρ日f明則是:“人能于詩詞中不為美刺投贈之篇,,不使隸事之句,不用粉飾之字,,則于此道已過半矣,。”這就很清楚了,,何謂“不隔”,?“不隔”就是內(nèi)容上要真,情真,,景真,,選詞用語上也要真切自然。這是從正面說的,,那么從反面說呢,?王國維提出了三個“不”:“不為美刺投贈之篇”;“不使隸事之句”,;“不用粉飾之字”,。如果說一個概念從正面說明很容易,那么從反面列舉就顯得很難窮盡了,。所以王國維說,,能做到三個“不”,那么距離“大家之作”也就接近過半了。當然,,從反面例舉盡管不能窮盡,但卻能起到典型具體撥亂反正的效果,。在王國維提出的三“不”典型里,,其中“隸事”尤為突出。所謂“隸事”就是用典,。和“隸事”同類的是“代字”,。在反對用典問題上,王氏和鐘氏呼聲之強烈?guī)缀跏且恢碌模?/font> 詞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語花》之“桂花流瓦”,,境界極妙。惜以“桂花”二字代“月”耳,。夢窗以下,,則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則語不妙也。蓋意足則不暇代,,語妙則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樓連苑,繡轂雕鞍”所以為東坡所譏也,。(《人間詞話》三十四) 再看: 沈伯時《樂府指迷》云:“說桃不可直說破,‘桃’,,須用‘紅雨’、‘劉郎’等字,;說柳不可直說破‘柳’,,須用‘章臺’、‘霸岸’等字,?!比粑┛秩瞬挥么终摺9允菫楣?,則古今類書具在,,又安用詞為耶?宜其為《提要》所譏也,。(《人間詞話》三十五) 同樣,,王國維也并沒有將“隸事”、“代字”問題絕對化,。他在《人間詞話》未刊稿中說:“‘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美成以之入詞,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為我用,?!薄度碎g詞話·附錄》第二十五則中說:“溫飛卿《菩薩蠻》‘雨后卻斜陽,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雖自此脫胎而實有出藍之妙,?!?/font> 三、“文多拘忌”和“創(chuàng)調(diào)之才多” 《詩品》序: 嘗試言之:古曰詩頌,,皆被之金竹,,故非調(diào)五音,無以諧會,?!窦炔槐还芟遥嗪稳∮诼暵尚??……故使文多拘忌,,傷其真美。余謂文制本須諷誦,,不可蹇礙,,但令清濁通流,口吻調(diào)利,,斯為足矣,。至于平上去入,則余病未能,;蜂腰鶴膝,,閭里已具。 鐘嶸不滿于當時文人競趨于聲病說的風氣,,指出此種風氣使得“文多拘忌,,傷其真美”,提倡自然之音韻,在當時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上品評張協(xié)詩“音韻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奔捶Q其音韻之自然,。 從中國詩歌發(fā)展的角度來看,沈約等人創(chuàng)制“四聲八病”說,對詩歌的貢獻應該還是很大的,。而鐘嶸對聲律指責之偏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的一段話大概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史稱嶸嘗求譽于沈約,約弗為獎借,,故嶸怨之,,列約中品。按約才列之中品,,未為排抑,。惟序中深詆聲律之學,,謂‘蜂腰鶴膝,,仆病未能,雙聲疊韻,,里俗已具’是則攻擊約說,,顯然可見?!?/font> 《人間詞話》三十三: 美成深遠之致不及歐,、秦,唯言情體物,,窮極工巧,,故不失為第一流作者。但恨創(chuàng)調(diào)之才多,,創(chuàng)意之才少爾,。 周邦彥精通音律,他作詞講究聲律平仄,,為宋詞的格律化,、規(guī)范化作出了貢獻?!暗湓~題材狹隘,,雖‘縝密典麗’(《片玉集》注),而內(nèi)容顯得空泛,;雖‘措詞精粹’(張炎《詞源》卷下),,而少有新意,此即王國維所謂‘創(chuàng)意之才少’,?!?sup>④不過,王國維同樣也還是肯定自然音韻對詩詞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力,。所以在《人間詞話》刪稿里說:“余謂茍于詞之蕩漾處多用疊韻,,促節(jié)處用雙聲,則其鏗鏘可誦,必有過于前人者,?!?/font> 《詩品》序: 夫四言文約意廣,,取效《風》,、《騷》,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會于流俗。豈不以指事造形,,窮情寫物,,最為詳切者耶? 鐘嶸以品評五言詩為主,,他從詩體本身的審美角度說明了五言取代四言的內(nèi)在原因,。鐘嶸認為,五言是在四言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五言之所以成為時文流俗,,是由于五言詩體比四言詩優(yōu)越。鐘嶸認為,,在寫景,、吟詠性情上,五言比四言更祥切更有回旋余地,,也就更具有滋味和審美價值,。鐘嶸還考察了五言詩的發(fā)展歷程,從先秦的五言歌謠,,到漢代的文人五言詩,,及至魏晉時代的“彬彬之盛”、“五言之冠冕”,。在五言詩的發(fā)展歷程中,,鐘嶸推崇“建安風力”和“清剛之氣”,反對永嘉時“理過其辭”的虛談文風和時下“殆同書抄”的“用事”文風以及時下“文多拘忌”的聲律論,。從上,、中、下三品所列的詩人及其所處的時代來看,,“鐘嶸對詩歌的評價因時代不同而有高下之分,,存在厚古薄今的傾向,。至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鐘嶸的文學觀和他品評標準之間有著緊密而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sup>⑤ 《人間詞話》五十四: 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杰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于此,。故謂文學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 王國維以品評詞為主,在他看來,,“人類關于文學的美的創(chuàng)造是無限的,,而文學的某一品種特別是已趨定型化的文體,其中可容許的美的開掘量則是歷史地有限的,。社會生活在演進,,審美領域在不斷擴大,定型化的文學形式(所謂‘習套’)終究適應不了新的繁復多樣的內(nèi)容,,這時文學的革新就成為不可避免,,并且常常先在民間從文體上開始突破?!?⑥王國維的文學發(fā)展觀,,從文學應該適應社會歷史發(fā)展的角度來說,與鐘嶸是一致的,。就一體而言,,二人都看到了文學后不如前的現(xiàn)象。對于這一現(xiàn)象,,王國維作出了應有的解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套。豪杰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于此?!焙屯醯倪@一解釋非常相近的而且在理論闡釋上更加充分的,,應該是稍晚于王的俄國形式主義陌生化理論。俄國形式主義者特尼亞諾夫曾經(jīng)從文學接受,、感知角度論述了文學的演化,。他認為一種文學形式的盛行,其最主要的審美價值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喚起人們的感知,。一旦這種感知習慣化之后,,也就形成了受眾感覺上的鈍化,很難再引起注意,,這種文學形式至此也就開始走下坡路,。也就是說,任何優(yōu)秀的文學形式,,它在成為一種審美時尚被推為楷模而風行一段時期之后,,其可感知性也就逐漸走向衰落。而人們的審美感知是需要不斷地被喚醒的,,這時一種新的文學形式或者已經(jīng)退居后臺的舊的文學形式就必然應時產(chǎn)生或被推到前臺,,從而取代現(xiàn)有的文學形式而成為新的審美時尚。 鐘,、王二人都把自己專論的五言詩和詞放在文學發(fā)展的視野下肯定了各自的合理性,。但是,鐘嶸認為文學的發(fā)展是由于文本的審美表現(xiàn)因素使然,;王國維則認為文學的發(fā)展是由于受眾的審美心理因素使然,。如果說鐘嶸的文學發(fā)展觀屬于優(yōu)勝劣汰,那么王國維的文學發(fā)展觀則屬于新陳代謝,。他們也都看到了各自的文學形式在盛行之后而走向衰弱的跡象,,并都表現(xiàn)出了厚古薄今的傾向,鐘嶸高品魏,、晉詩人,,王國維標舉五代、北宋詞人,,只不過是鐘嶸不希望這種衰弱繼續(xù)下去,,而王國維則認為衰弱是必然,。 《人間詞話》和《詩品》,作為我國古代兩個特殊的詩學文本,,后者對前者的繼承發(fā)展由此可見一斑,,它們共同體現(xiàn)了古典詩學理論的中國特色?!对娖贰氛撛?,正本清源,立首創(chuàng)開拓之功,,開啟了中國古代詩話論詩的一千四百年歷史長河,;《人間詞話》論詞,體大精深,,集古今中外于一體,,繼往開來,開啟了中國現(xiàn)代詩學走向世界的漫漫歷程,。 ①②張少康.詩品[M] .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96、95. ③④陳鴻詳.<人間詞話>〈人間詞〉注評[C].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3,、94. ⑤曹旭.中日韓〈詩品〉論文選評[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41. ⑥佛雛.新訂<人間詞話>廣<人間詞話>[C].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