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 | 入鄉(xiāng)隨俗
賈母因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摈煊裼謫栨⒚脗冏x何書。賈母道:“讀的是什么書,,不過是認(rèn)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
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xì)細(xì)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xué),,些須認(rèn)得幾個字?!?/font>
對賈母的回答,,林黛玉說了真話,結(jié)果倒顯得自己不識好歹,,好像是顯擺賣弄,。所以回答賈寶玉時,她就學(xué)乖了,。這就叫入鄉(xiāng)隨俗,。
環(huán)境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難以改變,,強(qiáng)做出頭鳥只會“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所以要學(xué)會低調(diào)和隱藏自己,。
此外,,林黛玉一開始的誠實也啟示我們,,一定要在對環(huán)境有所了解把握后再出口或出手,不然很容易犯忌諱,、捅婁子,;如果犯了錯,也要及時地進(jìn)行調(diào)整,。
紅玉 | 伺機(jī)而動
只見鳳姐兒站在山坡上招手叫,,紅玉連忙棄了眾人,跑至鳳姐跟前,,堆著笑問:“奶奶使喚作什么事,?”
鳳姐打諒了一打諒,見他生的干凈俏麗,,說話知趣,,因笑道:“我的丫頭今兒沒跟進(jìn)我來。我這會子想起一件事來,,要使喚個人出去,,不知你能干不能干,說的齊全不齊全,?”
紅玉笑道:“奶奶有什么話,,只管吩咐我說去。若說的不齊全,,誤了奶奶的事,,憑奶奶責(zé)罰就是了?!?br>
人這輩子行走世間,,所修煉的不過兩件事——修煉內(nèi)功,等待并把握機(jī)會,。
世間的機(jī)會永遠(yuǎn)稀缺,,并且轉(zhuǎn)瞬即逝,所以一定要時時處處保持對機(jī)會的敏感,,機(jī)會來臨時快速出手抓住,。這也是一種素質(zhì)和本事。
雪雁 | 避實就虛
趙姨娘為其兄弟送殯,,其小丫頭沒衣裳,因為去的是臟地方,,趙姨娘又怕弄臟了自己的衣服,,于是向雪雁借衣。
雪雁是這樣拒絕的:“我的衣服都是林姑娘叫紫娟姐姐收著,,去取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請示紫娟姐姐,,還要告訴林姑娘,我自己倒不怕麻煩,,但是一來林姑娘臥病在床不敢以這些小事打擾,,二來更擔(dān)心來來回回反而耽誤了您的事情!”
活在世間,,懂得拒絕是一件很重要的素質(zhì),,很多人都不懂得拒絕。該拒絕時就拒絕,,還要拒絕得讓人無話可說,,這叫本事。
雪雁避實就虛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們借鑒——我不是不幫你辦,,而是這事兒很復(fù)雜有難度,,我倒沒什么,但怕耽誤您事兒,。
識趣的人這時就會不敢再麻煩,,或者知難而退。
平兒 | 不偏不倚
鳳姐病了,,探春管家,,要搞點改革,鳳姐的丫鬟平兒處境尷尬,,因為反對得罪探春,,贊成開罪鳳姐。
最后寶釵這樣夸她:“你張開嘴,,我瞧瞧你的牙齒舌頭是什么做的,?從早起來到這會子,你說了這些話,,一套一個樣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說你們奶奶才短想不到;三姑娘說一套話出來,,你就有一套話回奉,,總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們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個不可辦的原故,。”
人生中總會遇到兩難的處境,,這時一旦立場鮮明一點,,必會開罪其中一方,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偏不倚,兩邊不得罪,。
雖然有時這樣兩邊不討好,,但總要比得罪其中一方要好得多;而且就算不討好,,也因為沒有太大矛盾,,而有彌補(bǔ)和繼續(xù)交往的可能。
尤三姐 | 不忘初心
尤三姐個性潑辣剛烈,,不像姐姐尤二姐般任人擺布,。她傾心柳湘蓮,一直在等他,。
她說:“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這如今要辦正事,,不是我女孩兒家沒羞恥,必得我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要憑你們揀擇,雖是有錢有勢的,,我心里進(jìn)不去,,白過了這一世了?!?/span>
如今多少人在物欲中迷失,,以利益為考量的標(biāo)準(zhǔn)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正是一種本心和初心,旁人看著是傻,,其實恰恰最是高明,,因為她守住了人生最珍貴的東西,足保此生無憾,。
薛寶釵 | 一視同仁
且說趙姨娘因見寶釵送了賈環(huán)些東西,,心中甚是喜歡,想道:“怨不得別人都說那寶丫頭好,,會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來果然不錯,。他哥哥能帶了多少東西來,,他挨門兒送到,,并不遺漏一處,也不露出誰薄誰厚,,連我們這樣沒時運(yùn)的,他都想到了,?!?/font>
待人處事一視同仁,這是一種很高明的處世智慧——于當(dāng)前,,誰也不得罪,;在日后,萬一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以往看不上的飛黃騰達(dá)了,,吃不了兜著走的是你自己。
這不只是手腕,,還是一種情商,,更體現(xiàn)著胸襟和涵養(yǎng)。
襲人 | 安分守己
襲人在沁芳橋畔遇見管葡萄的老祝媽,,老祝媽說:“今年果子雖遭踏了些,,味兒倒好,不信摘一個姑娘嘗嘗,?!?/font>
襲人正色道:“這那里使得。不但沒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頭還沒有供鮮,咱們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難道連這個規(guī)矩都不懂了?!?/font>
我們不論處在怎樣的環(huán)境,,做什么事,交什么人,,都有特定的規(guī)矩,。守規(guī)矩就能和諧、成事,,不守規(guī)矩只能冒犯人和壞事,。
所以之前一定要把規(guī)矩了解清楚,然后把規(guī)矩守好,。
人要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清楚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這就叫安分守己。
王熙鳳 | 八面玲瓏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xì)細(xì)打諒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biāo)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淞主煊瘢r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夸迎探惜三姐妹),,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夸賈母)。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
說著,便用帕試淚,。
會說話的確是一種大本事,,看王熙鳳平平常常一段話,夸了多少人,。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對此可望而不可即,,自己永遠(yuǎn)沒這本事,至少沒這反應(yīng)力,。
但其實是有訣竅的——只要你心中真有照顧別人感受的誠意,,在說話時是能自然顧及到別人的。
日久積累的“訓(xùn)練”之下,,照顧到更多人的能力也會越來越高,。說到底,還是心意的問題,。
劉姥姥 | 難得糊涂
鴛鴦與王熙鳳為了討好賈母,,故意捉弄劉姥姥。事后,,當(dāng)王熙鳳和鴛鴦向劉姥姥道歉時,,劉姥姥卻說:“姑娘說那里的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么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笑兒,。我要惱,也就不說了,?!?/font>
“難得糊涂”,,很多人都以為是一種消極,其實是一種真正的智慧——所謂的“糊涂”,,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心里明白是前提,否則就是真糊涂了,。
為什么要裝糊涂呢,?世間總有一些不得已的事,我們沒辦法改變,,較真不但較不過來,還只會使情況更糟,。
所以,,裝糊涂恰恰是一種最好的策略。
賈寶玉 | 抱誠守真
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fù)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xì)細(xì)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只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著他,。
《莊子·漁父》中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逼鋵嵳f千道萬,,最好的為人處世法,就是真誠,;只要真誠,,就一定打動人,。
真誠是自己的發(fā)自內(nèi)心,和對他人的設(shè)身處地,,又有誰不會被打動呢,?
真誠還是虛偽,別人往往是能感覺到的,。一時感覺不到,,也很快會發(fā)現(xiàn)真假。唯真誠可通行天下,,天長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