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依舊笑春風 李文山 “清風雅雨建昌月”,這則土諺所說的“西康三絕”,,指的是清溪古城勁風,、雅安橋頭煙雨和西昌如盤明月,而我們對口援建的“中國花椒之鄉(xiāng)”建黎與清溪古城毗鄰而居,。記得二00八年五月汶川大地震曾讓這里遭受重創(chuàng),,作為湖北對口援建四川地震災區(qū)的一員,我曾有幸到此工作過一段時間,,與漢源的黎民百姓結(jié)下真摯的情誼,,以一條“潛江路”獻給共和國六十華誕,。怎能忘五年后又一場大劫難從天而降,震中竟然就在蘆山縣龍門鄉(xiāng)一帶,,離清溪更是近在咫尺,,我的漢源怎么能夠承受磨難的如此之重,。災后兩年的時間風卷云舒,,今夏我以一個新漢源人的身份,再次沐浴了它的清風雅雨,。 春風十里桃花紅 攝影:周萬龍 作為四川歷史的重要交通樞紐,,清溪成為建昌道上的“小潼關(guān)”名不虛傳。牦牛道,、沈黎道,、清嘉道交匯于此,無數(shù)的絲綢,、茶葉,、食鹽等經(jīng)清溪遠銷西藏、云南甚至越南,、緬甸,。如今,我們從雅安出發(fā),,翻越積雪未消的海拔三千多米泥巴山,,下到南麓半山腰,遠遠就看見錯落有致的古城民居,。梨花,、櫻桃花、蘋果花絢爛盛開,,新建的淺藍灰色房屋掩映在花叢中,,透露出川西古樸典雅的無窮韻味。 長期研究清溪古城文化的退休干部任沛雄是我的老朋友,。在他的房間內(nèi)擺放著各種關(guān)于清溪古城的書籍,、資料。然而,,最吸引人的還是房屋正中一幅幾乎占據(jù)整個墻壁的黑白影像,。“這是一百多年前西方植物學家尼斯特·亨利·威爾遜途經(jīng)漢源,,拍攝的清溪古城全貌,。”
照片中,,坐落在山間平壩的清溪古城,,四周有逶迤的城墻,城墻上的雉堞歷歷可數(shù)。城墻內(nèi)是縱橫交錯的阡陌,、鱗次櫛比的房屋,、屋舍儼然的書院。城中房屋沿十字形中軸線分布,,樹木掩映,,白墻黑瓦,錯落有致,,呈現(xiàn)出一派祥和安寧的氣象,。 清溪 攝影:李依凡 清溪如今雖是一個鄉(xiāng)鎮(zhèn),但古城自漢代始建,,作為歷代郡,、州、縣治地,,設治長達千余年,。任沛雄說,古城東,、西有兩條河,,水流清澈可鑒,故名清溪,。在清代,,清溪城內(nèi)有九街十八巷,南來北往的商賈川流不息,。 徜徉古城老街,,狹窄街巷曲徑通幽?;炷谅访嬷?,間或還能看到幾塊當年的青石板。在兩次大地震中清溪遭到重創(chuàng),,部分民居坍塌,,清溪文廟等文物也受到不同程度損壞。清溪鎮(zhèn)黨委負責人告訴我們,,地震過后,,漢源縣把清溪古城申報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規(guī)劃保護范圍有四平方公里,,爭取到了六十萬元保護資金,,按照《漢源縣清溪古城旅游總體規(guī)劃》,根據(jù)老街民居現(xiàn)有結(jié)構(gòu)進行外部風貌改造,,并和商業(yè),、旅游,、觀光結(jié)合起來。 千年紫荊,,百年丹桂,,古銅香爐,一度消失的文武衙署,、祠堂樓亭已然一一重現(xiàn),。老街房屋依然,古風猶存,,街道卻有了明顯的變化,,巧妙的四合院重重疊疊,,進出之間,,眼花繚亂,讓人難以捉摸,,偶而垂下的檐角,,多姿多彩,精致靈巧,,暗嘆古人的匠心獨運,。殘存的城墻將重新矗立,城門洞重新恢復為城門樓,。城外不僅天然護城河風采依舊,,北門還鋪陳著幽長陰暗的甬道。佇立在冠戴般的靈星門前,,欣賞到揆違許久的精妙雕刻圖案,,我們看到了最有趣的狀元打馬游街圖,狀元還是那樣喜氣洋洋,,形態(tài)各具的百官也是惟妙惟肖,。 春語呢喃 攝影:曹枝清 文廟對面新修的清溪鎮(zhèn)中學,傳來的瑯瑯讀書聲,,撞擊在“萬仞宮墻”上,,發(fā)出動聽悅耳的回聲??邕^高聳威嚴的城墻和牌坊式大門,,一條水泥路蜿蜒將我們引入建黎鄉(xiāng),村民王鼎清一眼就認出了我們,。他說這里原本是一條泥巴路,,是湖北潛江人把它重新翻修好的?!皾摻贰笔┕ひ睬∈沁@個時候,,雖說清溪的風格外出名,,可酷暑依然難耐,時常還有大雨降臨,,給工程增加了不少難度,。你們在烈日下平路基、鋪水泥,,豆大的汗珠一顆顆往下滴,。看見援建者這么辛苦,,村里人也自發(fā)加入到修路隊伍中,。 路修通了,清溪花椒批發(fā),、銷售中心也落成了,。在這個面積約有數(shù)百平方米大的市場里,水泥臺修砌得整整齊齊,。每逢農(nóng)歷三、六,、九即是人們趕集的日子,,四里八鄉(xiāng)的村民都拿著自家生產(chǎn)的花椒來此交易。 黃昏薄霧藹藹,,滿山的大櫻桃樹在霧中若隱若現(xiàn),,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在地里忙活?,F(xiàn)在是挖樹窩,要施肥,。王鼎清說笑著說,,湖北的風在清溪吹得好帶勁啊,,我家里有六畝地,主要收入靠種植大櫻桃,、蘋果和李子,。光種植的大櫻桃品種有好幾十種,“冰庫”“一線紅”“白燈”等等,,多得連自己都叫不出名字,。去年收成不錯,,賣了三四萬元,,今年估計會更好。 “潛江路”兩旁,,新修起的兩樓一底樓房整齊漂亮,,村民在期待大櫻桃碩果累累,。地震帶來的傷痛在悄然消失,滿面笑容的災區(qū)人正生機勃勃走向新的明天,。 清溪大櫻桃 攝影:曹枝清 文化廣場上的一面仿銅雕塑墻,,勾畫出茶馬古道和清溪古城的盛況,。兩旁有新安裝的健身器材,村民在地里勞作一天后也能舒活筋骨,。在村頭打掃衛(wèi)生的老人杜淑群說,,地震之前,,他們出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住的大多是泥土夯實的住房,。地震過后,共產(chǎn)黨領導我們自力更生,,八方援建重振龍馬精神,清溪乃至漢源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清溪清風,,四季不斷。我想起了一個流傳千載的美好傳說,,當年唐三藏西天取經(jīng),途經(jīng)建黎,,隨手將寶杖插在地上,,而后竟長出樹苗,,清溪人精心培育出花椒,并成為歷代宮廷的貢椒,,清溪也因此成就了著名的“貢椒之鄉(xiāng)”,。 鄂川自古就是一家人,,“湖廣填四川”不是空穴來風,在清溪更是有史可考,。佇立在古城風口,,今天我們?nèi)匀荒軌蝮w會到勁風是這茶馬古道必經(jīng)之地的一大特色。避暑勝地,,長年無夏,,從泥巴山上刮過來的雪風在這個季節(jié)讓人倍感涼爽。今天我們頭頂昊昊艷陽,,卻依然覺得自己始終生活在美麗的春天里,。 |
|
來自: 鑫鑫udncyvej8h >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