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午時花”在《全國中草藥匯編》“午時花”在《中華本草》 《全國中草藥匯編》:午時花 【拼音名】Wǔ Shí Huā 【別名】半支蓮,、草杜鵑 【來源】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大花馬齒莧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以地上全草入藥。四季可采,,一般鮮用,,或曬干,。 【性味】淡、微辛,,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消腫,。用于跌打損傷,;外用治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頁首 《中華本草》:午時花 【拼音名】Wǔ Shí Huā 【別名】半支蓮,、佛甲草、打砍不死,、萬年草,、草杜鵑、太陽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馬齒莧科植物大花馬齒莧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 采收和儲藏:夏,、秋兩季采收,除去殘根及雜質(zhì),,洗凈,,鮮用,或略蒸燙后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肉質(zhì)草本,,高10-25cm。莖平臥,、斜升或直立,,多分枝,綠色或淡紫紅色,。葉互生或簇生,;近圓柱形,長1-2.5cm,,直徑1-2mm,,先端鈍;葉腋叢生白色長柔毛,?;▎紊驍?shù)朵簇生莖頂,直徑可達4cm,;基部有8-9片輪生的葉狀苞片,;萼片2,,寬卵形,長約6mm,;花瓣5或重瓣,,倒心形,有黃,、紅,、白、粉紅等多種顏色,;雄蕊多數(shù),;子房半下位,1室,,柱頭5-7裂,,花柱線形。蒴果蓋裂,。種子多數(shù),,細(xì)小,腎狀圓錐形,,直徑小于1mm,,深灰黑色,有小疣狀突起,?;▌t6-7月,通常在中午陽光強烈時開放,,光弱時閉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廣泛栽培,。 【性狀】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長10-15cm,直徑0.1-0.3cm,,有分枝,,表面淡棕綠色或淺棕紅色,有細(xì)密微隆起的縱皺紋,,葉腋處常有白色長柔毛,。葉多皺縮,線狀,,暗綠色,長1-2.5cm,,直徑約1mm,;鮮葉扁圓柱形,,肉質(zhì)。枝端常有花著生,,萼片2,,寬卵形,長約6mm,,淺紅色,,卷成帽狀,花瓣多干癟皺縮成帽尖狀,,深紫紅色,。蒴果帽狀圓錐形,淺棕黃色,,外被白色長柔毛,,蓋裂,內(nèi)含多數(shù)深灰黑色細(xì)小種子,。種子扁圓形或類三角形,,直徑不及l(fā)mm,具金屬樣光澤,,頂端有歪向一側(cè)的小尖,,于解剖鏡下表面可見密布細(xì)小疣狀突起。氣微香,,味酸,。 性狀鑒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xì)胞1列,紫紅色,。皮層較寬,,薄壁細(xì)胞含草酸鈣簇晶,直徑30-75μm,。維管束外韌型,,8-12個排列成環(huán);形成層成環(huán),。髓部細(xì)胞亦含草酸鈣簇晶,。葉表面觀:上表皮細(xì)胞壁較平直,下表皮細(xì)胞壁常呈波狀彎曲,,氣孔平軸式,,以下表皮為多。葉肉細(xì)胞含大量草酸鈣簇晶,,直徑約45μm,。 3.粉末特征:棕紅色。 3.1莖表皮細(xì)胞長方形,排列較整齊,。 3.2纖維細(xì)長,,單個散在,壁厚約4μm,。 3.3導(dǎo)管多為螺紋,,亦可見環(huán)紋及網(wǎng)紋。 3.4淀粉粒多為單粒,,類圓形,,直徑約4μm,臍點和層紋均不明顯,;復(fù)粒,,由2-3分粒組成。 3.5多細(xì)胞非腺毛多斷裂,,頂端細(xì)胞鈍圓,,完整者長達2750μm以上,直徑36-44μm,,壁厚4-6μm,。 3.6葉上表皮細(xì)胞壁較平直,下表皮細(xì)胞壁常波狀彎曲,,氣孔平軸式,。 3.7草酸鈣簇晶直徑30-75μm。 3.8花瓣表皮細(xì)胞類多角形,,垂周壁微彎曲或連珠狀加厚,。 3.9花粉粒近球形,直徑約80μm,,表面可見顆粒狀紋飾,,蒴發(fā)孔不明顯。 3.10果皮表皮細(xì)胞表面觀類長方形或長多角形,,長80-120μm,,直徑36-40μm,垂周壁連珠狀加厚,。 3.11果皮石細(xì)胞長棱形或類三角形,,壁較薄。 3.12種皮細(xì)胞碎片深棕紅色,,表面觀細(xì)胞呈星狀,,側(cè)面觀可見多數(shù)小突起。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馬齒莧醛(portulal),,馬齒莧醇(portu-lol),,馬齒莧酸(portulic acid),馬齒莧內(nèi)酯(portulic lacton),3-羥基馬齒莧醚(3-hydroxyportulolether),,5-羥基馬齒莧醛(5-hydro-xyportulal),,5-羥基馬齒莧酸(5-hydroxyportulic acid),大花馬齒莧酮(portulenone),,大花馬齒莧醇(poriulenol),大花馬齒莧烯(portulene),,莧菜紅甙(amaranthin),,梨果仙人掌黃質(zhì)(lindi-caxanthin),紅果瑞威那黃質(zhì)(humilixanihin),,甜菜醛氨酸(betalamic acid),,甜菜素(betanidin),異甜菜素(isobetanidin),,甜菜甙(beianin),,異甜菜甙(isobeianin)等。 【性味】淡,;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主咽喉腫痛,;瘡癤;濕疹,;跌打腫痛,;燙火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可用至30g。外用:適量,,搗汁含漱,;或搗敷。 【注意】孕婦禁服,?!度珖胁菟巺R編》 【摘錄】《中華本草》 頁首 午時花屬于什么科? 太陽花 =午時花 學(xué)名:Portulacapgrandiflorap 別名:半支蓮、松葉牡丹,、大花馬齒莧 科屬:馬齒莧科,、馬齒莧屬 原產(chǎn)南美巴西。我國各地均有栽培,。p1年生肉質(zhì)草本,,高10-15厘米。 莖細(xì)而圓,平臥或斜生,,節(jié)上有叢毛,。葉散生或略集生,圓柱形,,長1-2.5厘米,。花頂生,,直徑2.5-4厘米,,基部有葉狀苞片,花瓣顏色鮮艷,,有白,、深、黃,、紅,、紫等色。蒴果成熟時蓋裂,,種子小巧玲瓏,,棕黑色。6-7月開花,。p園藝品種很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之分,。 喜溫暖、陽光充足而干燥的環(huán)境,,陰暗潮濕之處生長不良,。 極耐瘠薄,一般土壤都能適應(yīng),,而以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最相宜,。能自播繁衍。見陽光花開,,早,、晚、陰天閉合,,故有太陽花,、午時花之名。p 用播種或扦插繁殖,。春,、夏,、秋均可播種。當(dāng)氣溫20℃以上時種子萌發(fā),,播后10天左右發(fā)芽,。覆土宜薄,不蓋土亦能生長,。幼苗分栽,,株行距5×6厘米。需施液肥數(shù)次,。在15℃以上條件下約20余天即可開花,。扦插繁殖常用于重瓣品種,在夏季將剪下的枝梢作插穗,,萎蔫的莖也可利用,插活后即出現(xiàn)花蕾,。移栽植株無需帶土,,生長期不必經(jīng)常澆水。果實成熟即開裂,,種子易散落,,需及時采收。 太陽花植株矮小,,莖,、葉肉質(zhì)光潔,花色豐艷,,花期長,。宜布置花壇外圍,也可辟為專類花壇,。全草可入藥,。 什么是午時花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什么是午時花: 午時花 【別名】半支蓮,、草杜鵑 【來源】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大花馬齒莧PORTULACA GRANDIFLORA HOOK.,以地上全草入藥,。四季可采,,一般鮮用,或曬干,。 【性味歸經(jīng)】淡,、微辛,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消腫,。用于跌打損傷;外用治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名稱: 午時花。 別名: 乞食草(潮汕〕,、六月雪(潮安,、揭陽、普寧〕,、肩爛草(汕頭,、揭陽、海豐),、小葉肩爛草(潮安,、潮州、澄海),、肩疔草(普寧),、土紅花(潮安、澄海),、火把草,、一點紅(潮安、潮州),、刀篤草(惠來),、槍刀藥(海豐)、午時草(饒平),。 形態(tài): 本品為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松葉牡丹,。生于田野山坡路旁溝邊屋頂,。一年生草本,。莖葉肉質(zhì)肥厚,,帶赤色,臥地簇生,,節(jié)上具白色柔毛,。葉線形,長五,、六分,,有綠色斑紋,具短柄,。秋季莖頂膨大,,上面環(huán)生八至十個葉片,,中央開花,有多數(shù)長毛,,花冠紫紅色,,花瓣五,倒卵形,。給橢圓形蒴果,,熟時蓋裂,散出多數(shù)黑色種子,。 性味: 味淡微辛,,性平,無毒,。 效能: 內(nèi)服散氣去積止痛,;外用拔毒消腫。入肝肺經(jīng),。 主治: 跌打損傷,;外治肩頭爛瘡,皮膚瘡癤腫毒,,刀傷,小兒頭面生癤,。 禁忌: 孕婦忌服 /yaocai/215226.htmlwww.downqq.comtrue/yaocai/215226.htmlTechArticle目錄“午時花”在《全國中草藥匯編》“午時花”在《中華本草》 《全國中草藥匯編》:午時花 【拼音名】Wǔ Sh Huā 【別名】半支蓮,、草杜鵑 【來源】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 大花馬齒... 聲明:小魚健康網(wǎng)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提供或網(wǎng)絡(luò)收集,登載此文只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站任何立場,,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中醫(yī)中藥,、養(yǎng)生及醫(yī)學(xué)具體治療及選購等,,請您咨詢專業(yè)醫(yī)生或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