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1 前幾天,,一個媽媽問了我一個問題,和孩子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孩子總喜歡打斷媽媽的故事,,不停問東問西,使得閱讀過程根本沒法進(jìn)行下去,。 其實很早以前,,有幼兒園的老師就說過這種情況。 在學(xué)校里,,有一種孩子非常愛閱讀,,但是在老師講故事的時候,非常喜歡插嘴,,不停地問問題,,有時不聽老師的勸告,成了一個“小討厭”。 孩子覺得委屈,,老師覺得為難,。 2 孩子聽故事時喜歡打斷的問題,父母一定要早點重視起來,。 因為孩子如果形成了這個習(xí)慣,,在平常的交流中也會表現(xiàn)地沒耐心去傾聽。 雖然我們鼓勵孩子去主動表達(dá),,但會傾聽能幫孩子接受到更多的知識,。 也會在跟人交流的過程中顯得有禮貌。 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養(yǎng)成“傾聽”的習(xí)慣,。 最近兒子每天應(yīng)該要問我?guī)资畟€問題,一連串的為什么往往讓我無法招架,。 而給他讀故事的時候,,也會問為為什么。 我一直堅持給他講故事,,在他2歲多的時候,,我會鼓勵他天馬行空地去思考。 而我在講故事的時候,,也會加入一些自己的評價和想法,。 所以讓他養(yǎng)成了一讀書就會討論的習(xí)慣。 之前因為還小,,問的問題一下子能解決,,不會影響到故事的繼續(xù)。 而如今一連幾個問題,,非打破沙鍋問到底不可,。 往往一本書講完要很久的時間。 有時候還繞來繞去脫離故事本身,,而答案又一時找不到滿意的,。 所以這樣講故事就顯得吃力。 3 遇到這個問題怎么辦,? 我們不能阻止孩子去思考,,但是硬著頭皮去講,忽視孩子的問題,,他們還是會問個不停,。 粗暴地拒絕讓孩子發(fā)問,對孩子想象力的發(fā)展也有影響,。 首先我們要理解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故事書時的激動心情,。 所以先讓孩子自己去翻一翻,,然后讓他問幾個問題再問他準(zhǔn)備好聽故事了嗎? 也可以先跟孩子打打預(yù)防針,,不是潑冷水,,而是提醒一下。 比如說等會故事很精彩,,但是有問題等我講完再一起問,,好不好? 孩子一般會高興地答應(yīng),期待故事開場,。 其實選擇的故事不宜太長,。 我發(fā)現(xiàn)給兒子講迪士尼的動畫故事,往往會在中途被打斷,。 因為這個故事書有近40頁,,中間轉(zhuǎn)折比較多。 而閱讀一般的繪本,,10分鐘以內(nèi)的話,,他基本能認(rèn)真地一次性聽完再發(fā)問。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特別是一兩歲的小寶寶,我們一次給他們看的書不能太多,。 時間也只要幾分鐘就好,。 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孩子們會專注于此,。 你別指望這么小的孩子能耐住好奇心聽你把長長的故事一次講完,。 這需要一個過程。 可以跟孩子約定,,聽故事的時候好好聽,,聽完后再發(fā)問。 如果你真的憋不住了,,那就舉手,,一次提一個問題。 而我們回答的時候盡量簡潔,,不要帶得太遠(yuǎn),。 如果孩子無法遵守約定,調(diào)皮搗蛋不聽了,。 那就放下書本,,問問他的意見,是不是換一個時間,,或者換一本書,。 而如果是孩子想跟你說說自己的想法,,那就停下來先聽他說說。 告訴他,,我會認(rèn)真傾聽你說話,。 但是爸爸媽媽或者老師講故事的時候,你也要認(rèn)真傾聽呀,。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說一個句子都會顯得很吃力。 但一定要耐心地看著他,,讓他說完,。 然后給予回應(yīng)。 讓他看到父母關(guān)注了他的問題,,并且樂意傾聽,。 這其實是一個樹立榜樣的機(jī)會。 4 還有一個問題其實比孩子打斷故事更值得我們注意,。 那就是父母講故事的時候不厭其煩地打斷故事,。 比如有媽媽給孩子講故事。 會不停地問“你覺得這樣做對嗎,?” “你學(xué)到了什么道理,?” “來,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多少條蟲子,,看看這個人長了幾顆牙齒,?” 這樣一來,孩子的閱讀興趣都沒有了,。 好的故事書有時候帶著獨特的美,,孩子的眼睛能看到很多我們大人都看不到的東西。 所以讀故事書的時候,,請盡量放棄自己那些帶著目的性的詢問,。 因為親子閱讀不是讓孩子數(shù)數(shù)的課。 也不是為了讓孩子明白多少道理,。 如果是一個好的故事,,那就把這個故事好好地讀給孩子聽。 這就夠了,。 你專注地狀態(tài),,對圖書的愛,對故事的把握,,深深地吸引著孩子,。 那一刻,在故事里,,一起暢游,。 分享和傾聽,,通過這種美妙的形式聯(lián)結(jié)。 閱讀的時光,,是最美的親子時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