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0個節(jié)氣,是最早被確定的壹個節(jié)氣,,在每年公歷6月20或21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90度。在中國古代稱為“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動到北方最高端的位置,,實為地球本身的俯仰玄曲波韻達到前俯極點這壹天,。 夏至日,太陽的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這個區(qū)域,,因此,,北半球出現(xiàn)白天最長而夜晚最短的壹天。這是極其具有標誌性的壹天,。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jié)”,、“夏至節(jié)”,。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但古人認為,,二者壹屬陰壹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丌始脫落,。而糜因?qū)訇?,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壹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xiàn),,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節(jié)氣 2017年6月21日 中午12:24:06秒 黃道位置:太陽到達黃經(jīng)90度 農(nóng)歷丁酉年五月廿七 星期三 中國古代將夏至的十五天分為三候,如《禮記·月令》:“壹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p> 姤卦,,九四?!吨芤住ヘ浴罚贺侈o:“包無魚,。起兇?!薄断蟆吩唬骸盁o魚之兇,,遠民也?!薄断笳f卦氣七十二候圖》:“四爻動,,卦變巽。上巽伏震,震為鹿為解,。根為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至,,五月中,。 《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鹿角解(音駭),。鹿,形小山獸也,,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壹同;麋,,形大澤獸也,,屬陰,角支向後與水牛壹同,。夏至壹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壹陽生,麋感陽氣而角解矣,,是夏至陽之極,,冬至陰之極也?!?/p> 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壹屬陰壹屬陽,。鹿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當然,現(xiàn)在的鹿角大部分都是被人工鋸掉了,。糜因?qū)訇?,所以在冬至日其角才脫落?/p> 姤卦,,九五?!吨芤住ヘ浴罚贺侈o:“以杞包瓜,,含章,有殞自天,?!薄断蟆吩唬骸熬盼搴拢姓?。有殞自天,,誌不舍命也?!薄断笳f卦氣七十二候圖》:“五爻動,,卦變鼎。離為夏,,蟬為夏蟲,故曰蟬,?;稙轼Q?!?/p>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雕(音調(diào))始鳴(《月令》註疏作蟬始鳴),。雕,蟬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脫殼而成,,雄者能鳴,雌者無聲,,今俗稱知了是也,。按:蟬乃總名,鳴於夏者曰雕,,即《莊子》雲(yún)‘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蓋蟪蛄夏蟬,故不知春秋,。鳴於秋者曰寒雕,,即楚辭所謂寒螀也。 故《風土記》曰:蟪蛄鳴朝,,寒螀鳴夕,。今秋初夕陽之際,小而綠色聲急疾者俗稱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釋其義,,然此物生於盛陽,,感陰而鳴?!?/p>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蟬鳴,,是因為它感知到了乾卦裏面的壹陰之氣開始生成了,,這是壹個重要特點。 姤卦,,上九,。《周易·姤卦》:爻辭:“姤其角,,吝,,無咎?!薄断蟆吩唬骸皧テ浣?,上窮吝也?!薄断笳f卦氣七十二候圖》:“上爻動,,乾變?yōu)閮丁N迳蟽韶碁榘腚x,,離為夏,,故曰半夏。離為生,?!薄对铝钇呤蚣狻罚骸?半夏生。半夏,,藥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p> 從立夏到夏至,夏天就走完了壹半,。半夏是壹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壹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xiàn),,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壹年裏,,我們在年周期律中經(jīng)歷了秋涼、冬寒,、春暖,,以及立夏後的初熱,到了夏至,,才意味著真正進入炎熱的季節(jié),,正如人們常說的,“不過夏至不熱”,。夏至後,,氣溫將繼續(xù)升高,並在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伏天,。 伏天也稱三伏,,為壹年中最熱的日子,它分為三個階段,,即初伏,、中伏和末伏。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壹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 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需水較多,,缺水將產(chǎn)生幹熱風,,影響作物生長。此時的降水對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影響很大,,故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當然,雨水過多也會造成壹些損失和傷害,。 夏至期間,,意味著炎熱天氣的正式開始,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 夏至時節(jié)正是江淮壹帶的“梅雨”季節(jié),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裏交匯。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fā)黴,,人體也覺得不舒服,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註意飲用水的衛(wèi)生,,盡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fā)生和傳播,。 夏至和冬至壹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jié)氣。天文學上規(guī)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過了夏至,雖然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天壹天比壹天縮短,,黑夜壹天比壹天加長。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fā)的多,,故在以後的壹段時間內(nèi),,氣溫將繼續(xù)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是最早被確立的節(jié)日,,自古就受到重視,,夏至祭神從周代開始直到清代壹直是“國之大典”。 舊時,,人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祖,俗稱“做夏至”,。南方農(nóng)家搟面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夏至日祭祖是祈福驅(qū)邪之舉,目的在於祈求先人保佑,,身體安康,。 民諺“立夏日,吃補食”,,可見,,夏至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各地有不同的節(jié)日食俗,。如北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等。有些地區(qū),,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多要去娘舅家吃飯,,菜中必有莧菜和葫蘆,認為吃了莧菜就不會發(fā)痧,,吃了葫蘆腿就會有力氣,。 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辛”的說法,。根據(jù)五臟、五味的相互關系,,味苦之物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jié),中醫(y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同時多食鹹味以補心,,因鹹入腎,補養(yǎng)腎水,,腎水上行以斂心火,不致心火過旺,。 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nèi),心旺腎衰,,外熱內(nèi)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尤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日久形成脾腎陽虛,這也是現(xiàn)在形成大量陽虛根本原因,,陽虛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zhèn)食用。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 《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載:“使誌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意思是說,,在夏天要使人的精神像自然界的萬物壹樣郁郁蔥蔥,蓬勃向上,,心情愉悅,,切忌發(fā)怒,使機體的氣機宣暢,,這是適應夏季的養(yǎng)生之道,。只有神氣充足,人體的機能才旺盛而協(xié)調(diào),。 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讓人心煩意躁,心緒不寧,。 “靜則神藏,,躁則神亡”,養(yǎng)神之道貴在“靜”,,精神情誌活動保持淡泊寧靜,,摒除雜念,內(nèi)無所蓄,,外無所逐,。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中講道 “千般難,不越三條”,即六淫,、七情,、飲食勞傷。心火過旺,,就會煎熬腎水,。 夏季日長夜短,,起居調(diào)養(yǎng),,宜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的陽盛陰衰,。適量午睡,,能養(yǎng)陰護陽,使大腦和全身得到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和體力,。 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diào)的房間,,室內(nèi)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 適量運動有助於調(diào)暢氣血,、養(yǎng)護陽氣。最好選擇壹些“輕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等,,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運動少的人,經(jīng)常能擴擴胸、甩手踢腿也有益,。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勞宮配湧泉:勞宮穴在手心位置,,屬手厥陰心包經(jīng),重刺激以瀉心火,。湧泉穴位於足心,,屬足少陰腎經(jīng),擦熱可滋陰降火,。兩穴相配,,使心腎相交。 神門配復溜:神門穴位於腕掌側(cè)橫紋尺側(cè)端,,尺側(cè)腕屈肌腱的橈側(cè)凹陷處,,屬手少陰心經(jīng),按壓可瀉心火,,用於心火過旺引起的心煩,、失眠、心悸等,。復溜穴位於小腿內(nèi)側(cè),,太溪(足內(nèi)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屬足少陰腎經(jīng),,按壓可補腎水,用於腎氣不足引起的耳鳴,、腰膝酸軟等,。 01. 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zhì)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註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註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癥,。 過多飲茶,尤其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喜歡食鹹之人,鹹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於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癥,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陽痿,、痛經(jīng)等病癥。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後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02. 忌冷水洗?。豪渌丛∈呛芏嗲嘀心行宰钕矚g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tài),,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癥如手足發(fā)冷,,小腿轉(zhuǎn)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fā)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註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03. 忌夜臥貪涼:古代曾有壹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長壽,特來請教養(yǎng)生大師彭祖,。彭祖隨此人到其家中細細查尋,發(fā)現(xiàn)這家臥室中的墻壁上有壹個孔洞,,這個孔正對著睡覺之人的頭部,,彭祖就讓人把那個孔堵上,自此以後,,那家人果然長壽了,。 原來,道醫(yī)認為“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夜臥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天長日久,,則陽氣散盡而斃命。因此,,我們現(xiàn)代人尤其要註意,,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diào)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jié)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嚴重的,。 對小兒甚至不要在其睡著之後扇風取涼,否則,,易於罹患手足抽搐,、口襟不開、風痹等病癥,,人們往往不知其害,,所謂愛之深,則害之甚,。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的養(yǎng)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yǎng)生要求。 夏至雅集 夏至雅事 | 晚燈約候 夏至蔬果 | 沈瓜浮李 夏至雅物 | 風鈴 夏至之花 | 牽牛 夏至農(nóng)事 | 楊梅紅手 夏至之味 | 綠豆湯 夏至時令 | 蟬始鳴 文末,,祝愿朋友們都能度過一個平安健康的夏至,。 聯(lián)系我們: 廣告咨詢:021-52303735-8042 陳小姐 投稿咨詢:[email protected] 廣告咨詢微信:18917308749 |
|
來自: 砂鍋餛飩 > 《節(ji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