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類靠著一個又一個的科技突破不斷挑戰(zhàn)新的極限,。 從萊特兄弟的飛行者1號到美國宇航局研制時速上萬公里的X-43A。 從古老的摩爾斯碼電報機到全球互聯(lián)的移動智能手機,。 我們享受著這樣的進程,,同時也積極努力地推進技術(shù)的發(fā)展。 然而,,有一個領(lǐng)域足以代表人類科技的最尖端水平,,卻沒人希望它飛速發(fā)展。 甚至全世界都在打壓,、限制,,甚至是全力讓其消亡。 有這樣一個每年都在上演的故事,。 大偉是一名成績優(yōu)秀的初中生,,父母希望他在兩年后能順利考上本市的重點高中。 老師對他的期望很高,,可是就在大偉規(guī)劃著自己在重點高中的生活時,,出問題了。 新的中考方案增加了體育考試,,雖然比重并不高,,可成績不達到要求無法被重點高中錄取。 大偉自幼身體孱弱,,上學后繁重的課業(yè)讓他缺乏鍛煉,,身型也越發(fā)龐大,大偉的外號就出于此,。 如何通過體育考試便成為了大偉接下來兩年里的首要任務,。 青少年肥胖率居高不下,專家建議體育加入高考 可是現(xiàn)實沒有那么多勵志的故事,,轉(zhuǎn)眼間大偉就要站上中考的體育考場了,,拖著他依舊龐大的身軀。 出于無奈,大偉想走歪門邪道,。 幾番打聽,,大偉對現(xiàn)在的科技又有了另一番認識。 兩年來,,他的學長和學姐開發(fā)出了多種提高體育成績的方法,,從喝紅牛到吃ATP片。 一女生因中考體育項目超常發(fā)揮,,激動得痛哭 內(nèi)心正在糾結(jié)時,,大偉突然收到了一條短信。 “美國頂級技術(shù),,200m成績提高3秒以上,!為中考學子助力,低價質(zhì)優(yōu),,欲購速從,!聯(lián)系電話……,?!?/p> 這就是所謂“科技的力量”。 在一場略微重要的體育考試中,,它已然成為了考生的制勝法寶,。 至于商業(yè)化程度極高,每一毫秒每一厘米都涉及巨大利益的現(xiàn)代競技體育,,它更是必不可缺的,。 它的種類多得超出你我的想象,但卻有一個聽得發(fā)膩的共同名字——興奮劑,。 … 近來,,興奮劑丑聞頻發(fā),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是科技的發(fā)展導致了興奮劑的濫用,。 實際上興奮劑的歷史甚至比現(xiàn)代奧運會的歷史還要長得多,。 2016年里約奧運會,俄羅斯代表團因興奮劑被大規(guī)模取消資格 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有運動員嘗試飲用酒精混合飲料來提升成績的記錄,。 北歐神話中,一位神勇的戰(zhàn)士巴薩卡斯每次戰(zhàn)斗前都會像大力水手吃菠菜一樣服下一種名為“不頭疼”的飲料,。 飲料下肚戰(zhàn)斗力暴增,,變得無所畏懼。 電子游戲中巴薩卡斯的形象 神話中的這段故事很可能是來源于現(xiàn)實,,由含有特殊成分的毒蘑菇制成,。 據(jù)說,古代奧林匹克運動員也常常服用這種飲料。 現(xiàn)代興奮劑的應用起源于一項不太常見的耐力跑項目,。 據(jù)記載,,1807年,一位參賽選手奪冠后坦然地說出了自己的秘訣——服用鴉片酊,。 鴉片酊可以讓他保持清醒,,從而在這種不限時間的耐力賽跑中跑出最遠的成績。 70年后,,這種類型的興奮劑統(tǒng)治了這項耐力賽,,記錄頻頻被刷新。 一位選手連續(xù)奔跑了近6天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836公里的驚人記錄,。 靠興奮劑拿下冠軍,在當時不但不會被認為是作弊行為,,甚至會被認為是嘗試新技術(shù)的先驅(qū),。 在這樣的風氣下,越來越多的興奮劑產(chǎn)品被開發(fā)出來,。 可卡因,、咖啡因、士的寧等新興的混合藥劑逐漸成為了主流,。 1896年,,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在興奮劑的包圍中開幕了。 起初,,運動員們還算收斂,,并沒有爆出驚天的大新聞。 但這種收斂并不持久,,第三屆奧運會上就傳出了興奮劑“喜報”,。 1904年第三屆奧運會馬拉松賽場等待出發(fā)的選手 當時一位美國的馬拉松運動員托馬斯·希克斯信心滿滿地在場地上奔跑著,。 他的教練一路拿著注射器跟著他,,每當希克斯筋疲力盡時就給他來一針士的寧,,再喝下一大杯威士忌,,就又重新能量滿滿。 士的寧(strychnine)又名番木鱉堿,,是由馬錢子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能選擇性興奮脊髓,增強骨骼肌的緊張度,,如今已很少作為興奮劑使用,。 比賽中希格斯的教練寸步不離 靠著強大的“后勤補給”,,希克斯最終成為了首位興奮劑奧運冠軍,。 ??怂沟膴Z冠雖然受到了競爭對手的強烈抗議,可官方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報道稱:“馬拉松比賽充分從醫(yī)學角度證明了藥物對于長跑選手是多么重要,!” 賽后很多報紙都提到了士的寧這種藥物 工業(yè)革命后的倫敦,大霧籠罩,,尺蠖只有把自己的翅膀變得更黑才能存活,。 當時的奧運會已經(jīng)被大霧所污染,清白的運動員們就像是淺色的尺蠖,,舉步維艱,。 四年后,又一屆奧運會開幕了,,興奮劑的濫用情況變得更加的糟糕,。 一位意大利馬拉松運動員在終點前踉踉蹌蹌,像一個醉漢一樣,,幾度跌倒但依舊堅持爬起,。 他堅持不屑的精神感染了全場的觀眾。 在巨大的歡呼聲中,,這名瘦小的運動員最終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第一個走過了終點,。 意大利人沖過終點的瞬間 雖然意大利人因為接受幫助而被取消了成績,,但卻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賞,。 圣保羅大教堂的主教還因此說出了一句不朽的名言:“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取勝,?!?/p>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顧拜旦后來做了點小修改,“參與比取勝更重要”就成為了奧林匹克的核心精神之一,。 然而,,誰能想到那位意大利人是因為服用了過量的士的寧藥酒才會在終點前倒下的。 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顧拜旦 關(guān)注度不亞于馬拉松賽事的環(huán)法自行車比賽不甘落后,,也上演了同樣精彩興奮劑大戰(zhàn),。 由于賽程長,體力消耗大,,適合運動員的興奮劑是必不可少的,。 當時,環(huán)法運動員們的興奮劑就像是在運動用品店購買裝備一樣,。 他們有的愛用經(jīng)典的士的寧,,有的偏好咖啡因,還有的會在沖刺前服下硝酸甘油。 1924年環(huán)法自行車賽上,,用灑水壺降溫的運動員 直到1928年,,國際業(yè)余田徑聯(lián)合會率先表態(tài),宣布全面禁止使用興奮劑,,許多運動組織也都用行動支持,。 但是當時根本沒有方法可以檢測運動員是否服用了興奮劑,空有一紙禁令毫無作用,。 二戰(zhàn)之后,,人工合成的新型興奮劑開始占領(lǐng)各大運動會。 自行車耐力賽更是事故頻發(fā),,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丹麥車手詹森因服用安非他命酒精混合劑而在比賽中猝死。 1960年羅馬奧運會,,100公里計時賽上詹森突然摔倒,,隨后猝死 由于影響惡劣,國際奧委會成立了醫(yī)學委員會,,開啟了反興奮劑的新篇章,。 可運動員們并不買賬,據(jù)說幾年后的東京奧運會,,運動員宿舍和更衣室里,,很容易就能找到丟棄的注射器。 不久之后,,又出了大事情,。 英國著名的自行車運動員辛普森在1967年的環(huán)法比賽中意外死于旺圖峰。 英國自行車運動員辛普森 他的口袋里還留有尚未服用的安非他命,,后來的尸檢也證實了他曾服下安非他命,。 前有詹森后有辛普森,不到十年內(nèi)兩起興奮劑致死事件,,反興奮劑勢在必行,。 湯普森在比賽途中突然暴斃 1968年的墨西哥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展開了第一次全面的興奮劑檢測,,成為了反興奮劑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可是我們知道,貓抓老鼠,,貓一定是跑在老鼠身后的,。 層出不窮的新型興奮劑讓反興奮劑檢測工作困難重重,沒人知道下一個出現(xiàn)的興奮劑是什么,。 不少運動員甚至是國家依舊頂風作案,。 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冷戰(zhàn)時期前東德與前蘇聯(lián)的大規(guī)模興奮劑事件,。 安德里格斯·克里格就是興奮劑的受害者之一。 安德里格斯·克里格 1979年,,克里格還是一位14歲的女孩子,,當時剛剛進入東德的一所青少年運動學校練鉛球。 兩年后,,教練開始讓她開始服用一種藍色包裝的藥丸,,稱其是一種葡萄糖,能夠提高力量和耐力,。 實際上那是一種名叫Oral-Turinabol的類固醇激素,,為了平衡副作用,克里格同時服下的還有避孕藥,。 很快藥物就讓克里格的體重飆升到了100公斤,,同時她的嗓音開始便的低沉,體毛濃密,。 因為這些男性化的體征,,克里格被看作是同性戀皮條客,還被當成男扮女的異裝癖,。 克里格逐漸變得暴躁,、易怒,除了因為生活上打擊,,也是藥物的副作用之一,。 那個時候唯一能讓她堅持下去的理由就是突飛猛進的成績。 1986年,,20歲的克里格成為了歐洲鉛球冠軍,,成績是19.96米。 激素能讓她長出比男人還強健的肌肉,,卻無法作用于她的骨骼,。 5年之后,,超量的訓練損害了克里格的關(guān)節(jié)和骨骼系統(tǒng),,她只能以25歲的低齡退役。 退役后克里格備受煎熬,,最終選擇了變性,,被迫成為了一個男人。 如今,,成為男性的克里格不再會跟他人提及鉛球比賽,。 但一旦聽說有女子鉛球運動員的成績超過19米,他都會流露出同情,。 我很清楚,,這成績是不可能靠喝白開水練出來的,。 克里格不過只是整個東德興奮劑計劃的其中一員。 還有更多的運動員因為超量服用興奮劑導致了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是失去了生命,。 1968年至1988年的而是年間,東德代表團在奧運會上共獲得519枚奧運會獎牌,,與美蘇相當,。 從小就淪為國家工具的東德女運動員們 激素興奮劑的濫用在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上達到巔峰。 加拿大短跑運動員本·約翰遜在百米決賽上像一道閃電一樣跑出了9秒79的驚人成績,。 不僅碾壓奪冠熱門劉易斯,,還一舉將百米紀錄提高了0.14秒。 賽后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親自為他頒獎,,他也口出狂言稱自己的記錄在半個世紀內(nèi)都無人能破,。 約翰遜沖刺特寫,遙遙領(lǐng)先 然而,,風光日子只過了三天,,約翰遜就被查出賽前服用了興奮劑,成績作廢,,金牌回收,。 此后好幾年他都沒跑出10秒以內(nèi)的成績,下一次好成績出現(xiàn)時,,他因再次服用興奮劑而被終身禁賽,。 80年代末90年代初,女子田徑項目淪為興奮劑濫用的重災區(qū),。 同樣是1988年,,美國名將喬伊娜創(chuàng)下的多項世界紀錄,近年來沒有女運動員能接近,,更不要說打破,。 翻看女子田徑項目世界紀錄,有一半項目的記錄已經(jīng)沉寂了20年以上,。 1998年,,年僅38歲的傳奇女將喬伊娜在家中猝死,這被很多人當作是她服用興奮劑造成的后果,。 “花蝴蝶”喬伊娜雖然以愛打扮著稱,,但其超低的體脂和男性化的臉龐難免令人生疑 如今,世界反興奮劑的力度越來越大,,檢測的違禁藥物成倍增長,,可仍舊困難重重。 現(xiàn)代體育高度商業(yè)化,,一方面讓競技體育的生態(tài)得到了完善,,另一方面也帶來了風險,。 運動員的成績不僅僅關(guān)乎自己的榮譽,更關(guān)乎多方的利益,。 能用上多先進的興奮劑,,很多時候取決于運動員背后的利益體權(quán)力有多大。 名將卡爾·劉易斯曾爆出興奮劑丑聞,,但被美國奧委會“網(wǎng)開一面” 反興奮劑的道路非常艱難,。 也許有人認為興奮劑與那些科技含量高的運動裝備一樣,不過是輔助人類挑戰(zhàn)極限的工具而已,。 人人都濫用興奮劑的確更容易突破極限,,可那就已經(jīng)不再是運動競技了。 那將會成為各國各組織間藥物研發(fā)的競賽,,成為運動員藥物承受力的比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