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年搬運700個西湖到北方,,這項大國工程堪稱世界第一! 截至昨天(9日),,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輸水達到100億立方,。工程通水以來,北方部分地區(qū)水資源長期短缺的局面得到緩解,,受水區(qū)供水格局得到了改善,。 輸水100億立方米 相當于搬運700個西湖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發(fā)布,通過實時監(jiān)測顯示,,到9日中午12點,,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輸水達到100億立方米。這些水量,,相當于從南方向北方搬運了700個西湖,。目前,工程運行平穩(wěn),,水質穩(wěn)定達標,。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總工程師張忠義:“根據水質監(jiān)測的結果,中線水質穩(wěn)定達到地表水二類以上標準,,接近一類,,東線水質穩(wěn)定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以上?!?/b> 南水北調是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 東線一期工程2013年實現通水,,工程從江蘇、揚州抽取長江水,,一直輸送到山東膠東和魯北地區(qū),; 中線一期工程2014年實現通水,工程自河南湖北交界的丹江口水庫取水,,經河南,、河北流向北京,、天津。 南水北調極大改變了北京用水短缺狀況 受益人口超過一億,。通水幾年來,,受水區(qū)的生活、生產以及航運,、生態(tài)等供水保障能力得到增強,,同時,地下水開采量壓減8億多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2016年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現回升,同比回升0.52米,。 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副主任蔣春芹介紹:“南水北調來水以后,,極大地改變了北京市用水短缺的狀況。現在北京人均水資源量由過去的100立方米,,增加到150立方米,,城市供水當中有70%都是用的南水北調的水?!?/b> 目前,,北京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第三階段建設今年已全面開工。到2020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重點區(qū)域也將用上南水。隨著各地配套工程的完善和用水規(guī)模的增加,,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每年將具備基本接納水量180億立方米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