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dòng)則汗出、語(yǔ)聲低微等,。包括元?dú)?span style="font-size:16px;">,、宗氣、衛(wèi)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dòng),、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dǎo)致機(jī)體的某些功能活動(dòng)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xiàn)象。 輔助治療氣虛的藥膳食療方有:
【食療】大棗粥 【食材】粳米100克 【中藥】大棗30克 【制作】將大棗,、粳米淘洗干凈,,一并放人鍋內(nèi),加入清水1200毫升,。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60分鐘左右,以大棗熟爛為度,。也可以加入少量冰糖,,攪拌均勻。 【功效】有補(bǔ)氣養(yǎng)血,,健脾和胃功效,。適宜胃虛弱,食少便溏,,營(yíng)養(yǎng)不良,,消瘦乏力;貧血,、紫癜,、慢性肝炎等癥見(jiàn)有脾胃氣虛癥狀者食用。 【用法】早晚餐食用
【食療】人參湯 【中藥】人參12克,、陳皮3克,、紫蘇葉6克、砂糖50克,。 【制作】將人參,、陳皮、紫蘇葉同入砂鍋中水煮熬成汁,,去渣澄清,,再加入砂糖即可。 【功效】有順氣開(kāi)胸,、止渴生津的功效。適用于因氣虛運(yùn)行遲緩,,以致氣機(jī)阻隔而引起的胸膈,、胃脘虛脹,津液不布之日渴又不欲多飲之癥。尤其適于年老體弱者飲用,。 【用法】代茶飲,。
【食療】小麥黃芪牡蠣湯 【食材】小麥30克、生牡蠣18克,。 【中藥】黃芪20克 【制作】將牡蠣先煎30分鐘,,后下黃芪、小麥,,再煎60分鐘即可,。 【功效】有益氣、固表,、止汗的功效,。適用于氣虛自汗癥。 【用法】飲湯,,每日l劑,。
【食療】牛肉芪麥湯 【食材】牛肉250克 【中藥】北芪、浮小麥各30克,,淮山藥15克,,大棗10枚,生姜7片,。 【制作】將牛肉洗凈,,切成薄片;北芪洗凈切碎,;淮山藥洗凈切碎,,與浮小麥同裝入紗布袋中,扎緊口備用,。將牛肉片,、紗布藥袋、洗凈的大棗,,一起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蔥節(jié)、姜片,,注入清水適量,,共煮為湯;待牛肉片熟爛,,撈出蔥節(jié),、姜片和紗布藥袋不用,再加入精鹽,、胡椒面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有補(bǔ)脾健胃,、益氣固表、調(diào)和營(yíng)衛(wèi),、止自汗的功效,。適用于氣虛所致的自汗癥。 【用法】食肉飲湯,。
【食療】參芪鴿肉湯 【食材】?jī)舭坐?/span>1只 【中藥】黨參,、黃芪各20克,山藥30克,。 【制作】將白鴿肉切塊,,放砂鍋中,加黨參,、黃芪,、山藥、鹽,、調(diào)料和水適量,,文火燉煮50分鐘,肉熟即成,。 【功效】有益氣健脾,、補(bǔ)中和胃的功效。適宜于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食后腹脹,、氣短乏力、虛汗頻出等癥,。 【用法】飲湯食肉,。隔日1次,連用10日,。
【食療】帶魚(yú)益氣湯 【食材】帶魚(yú)500克 【中藥】黃芪20克,、炒枳殼9克。 【制作】將魚(yú)治凈,、切塊,,與黃芪、枳殼同煎,,去藥即可,。 【功效】有補(bǔ)氣升陽(yáng)的功效。適用于氣虛所致的臟器下垂,、氣短乏力等癥?,F(xiàn)多用于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 【用法】食肉飲湯
【食療】黃芪鯽魚(yú)湯 【食材】鯽魚(yú)250克 【中藥】黃芪15克,,生姜3片。 【制作】將鯽魚(yú)去鱗及內(nèi)臟,,洗凈切塊。黃芪入砂鍋中水煎2次,,去渣,,合汁l碗,同鯽魚(yú)塊,、生姜,、精鹽共煮熟爛,調(diào)以.味精即成,。 【功效】有益胃健脾,、補(bǔ)氣升陽(yáng)的功效。適用于氣虛所致的脫肛,、子宮脫垂及胃下垂等氣短乏力癥,。 【用法】食肉飲湯
【食療】牛肉蓮藥苓棗湯 【食材】牛肉250克 【中藥】蓮子、山藥,、茯苓,、大棗、小茴香各30克,。 【制作】將牛肉洗凈切塊,,同蓮子共入鍋中加水適量,上大火煮至半熟時(shí),,加入茯苓(布包),、大棗,,、小茴香,、山藥(洗凈切片)、食鹽,,慢火燉至牛肉酥爛時(shí)即成,。 【功效】健脾益氣、益精寧神,。適用于病后氣虛,、血虛患者。 【用法】佐餐食用,。
|
|
來(lái)自: 水木年華138 > 《藥膳養(yǎng)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