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劇神話劇。弘英,、張步虹,、靖一1960年根據(jù)陳燙整理本改編。 寫宋熙寧年間,,勇平王高斌之女高藹霞為黑妖蟒攝去,。獵人石義見義勇為,冒死入黑洞滅妖,,救出高藹霞,。 石義義兄王恩得知王府尋找郡主,也假意趕去滅妖,。俟高藹霞出洞后,,即將洞口堵死,,再去冒功騙賞。石義在洞中被白兔仙子所救,,但在回家途中,,又被王恩騙去藹霞所贈珠寶后推下山崖。石義又為白兔仙子救治,。王恩被招為郡馬,。正當王府為藹霞完婚時,石義趕到,。經(jīng)藹霞親自盤問,,認出石義乃救命恩人,結為百年之好,。王恩被送官究辦,。 此劇1960年12月由天津市越劇團演出,林健,、張文導演,,嚴榮政,王綠楓作曲,。筱少卿飾石義,,陳佩君飾王恩,黃秀英飾藹霞,,周素寶飾黑妖,,謝素云飾白兔仙子,邢湘麟飾高斌,。1961年,,該劇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攝制成越劇藝術影片在全國放映。香港藝聲唱片公司為該劇錄制了盒式磁帶,。 1962年,,方海如、吳兆千,、俞德豐根據(jù)傳統(tǒng)戲改編此劇,,由男女合演的浙江越劇二團演出。方海如,、郭兵導演,,周大風作曲,南式仁舞美設計,。何賢芬飾石義,,張蓉樺飾高藹霞,吳兆千飾王恩,翁加卜飾九頭鳥,。1980年重演,。何賢芬、周正飾石義,,張蓉樺,、徐惠娥、李勇勇飾藹霞,,董榮富,、陳信華飾王恩,俞仁海,、胡玉觀先后飾九頭鳥,,前后演出達400余場。 “除妖”一場有精彩武打,,并使用小型機關布景,,出現(xiàn)飛人的藝術處理,很受觀眾歡迎,,在杭州劇院連滿40余場,。香港知名人士包玉剛攜子媳觀看演出后,首次邀請二團與浙江的越劇赴港演出,,由此引起浙江領導的重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20世紀90年代由嵊縣越劇團演出后制成盒帶,。 陳佩君 女,,一級演員。浙江寧波人,,192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38年拜男班藝人筱月紅為師,,工旦角,。1941年轉入鴻興舞臺科班習藝,,改學小生,。1943年出科。1944年參加丹桂劇團,。1947年進玉蘭劇團,。1948年加入云華劇團。1951年參加新新劇團,,擔任頭肩小生,,初次隨團到天津演出,受到觀眾歡迎。1952年受越新劇團聘請,,重赴天津演出,。期間應文化部藝術局之邀進入首都,演出了《信陵公子》,、《寶蓮燈》,、《梁祝》等劇,,賣座連滿一月,,受到梅蘭芳、荀慧生的鼓勵,。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二團,,1956年調(diào)入上海越劇院一團。1958年支援天津市越劇團,,擔任主要演員,。1959年為慶祝建國10周年排演的《文成公主》中扮演了祿東贊一角,其水袖功,、靴子功廣受贊揚,。1960年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范。1961年在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越劇藝術影片《云中落繡鞋》中飾演王恩,。1963年起,,任學員隊隊長兼教師、導演,。1987年劇團撤銷后調(diào)入天津市表演藝術咨詢委員會任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筱少卿 女,,一級演員,。原名范月娥。浙江嵊縣人,,1924年12月出生,。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1934年進嵊縣后山新新群英舞臺學戲,,工小生,,業(yè)師為竺基煥??瓢鄬W藝帶演出6年后,,進入尹桂芳領銜演出的戲班,任二肩小生達3年,。1945年在上海,、寧波等地挑班主演。1946年冬至1949年春在滬組織少卿越劇團,先后與魏銀鳳,、裘愛花,、李慧琴、許瑞春,、魏梅照等合作,,演出于芷江、虹口,、萬國等戲院,。1949年7月~9月,參加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舉辦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習,。1950年春,,加入“上海聯(lián)合女子越劇團”到天津演出,從此落戶津門,。1953年劇團更名為天津市越劇團,,她出任團長,并掛頭牌小生,。1986年劇團撤銷后擔任天津市藝術咨詢委員會委員,。她扮相俊美,嗓音清亮,,唱腔剛柔兼?zhèn)?,演戲能文能武。在扮演《文成公主》松贊干布一角時,,唱腔上運用〔囂板〕和紹興大板腔調(diào),,表演上運用了趟馬、劈叉,、翻滾等身段動作,,生動地表現(xiàn)出少數(shù)民族粗獷、剽悍,、威猛,、英俊的人物形象。在天津越劇團主演過幾十部戲,。扮演了《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西廂記》中的張生、《孟麗君》中的皇甫少華,、《梁?!分械牧荷讲?、《文成公主》中的松贊干布,、《云中落繡鞋》中的石義等主要角色。1954年、1959年,、1960年由其領銜主演的《紅樓夢》,、《孟麗君》、《文成公主》先后進京演出,,受到中央領導和專家的贊賞和觀眾的熱烈歡迎,,產(chǎn)生轟動效應。在演出《孟麗君》時,,還受到周總理的上臺接見,。1960年春《文成公主》到上海演出,亦受到上海文藝界的好評,,全劇被中國唱片社灌成唱片發(fā)行,。《云中落繡鞋》則于1961年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越劇藝術片在全國放映,,并由香港藝聲唱片公司制成盒式音帶發(fā)行,。1954年在天津市戲曲匯演中,飾演《梁?!分械牧荷讲@表演一等獎,。1960年當選為天津市先進工作者。曾任天津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屆政協(xié)委員和天津市文聯(lián)委員,、劇協(xié)理事,。 邢湘麟 (1917~2009)女,一級演員,。浙江嵊縣長樂鎮(zhèn)太平鄉(xiāng)沃基村人,,2009年2月10日凌晨6時許,天津市越劇團頭肩老生——資深越劇藝術家邢湘麟以92歲高齡去世,。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生前居于天津。1917年10月,,出生越劇故鄉(xiāng)——浙江嵊州,。1930年進嵊縣沃基霓裳仙云科班學戲三年,工老生,。 1933年出科后,,在杭州與邢竹琴,、金香鳳演出。1934年她加入了越新舞臺,,與越劇皇后姚水娟同臺演出,。1938年8月起,在上海更新舞臺參加四班聯(lián)合義演,,先后與趙瑞花,、竺素娥、李艷芳,、邢竹琴,、尹桂芳、等著名演員搭班,,在上海,、南京等城市演出,演出于老閘,、通商,、天香、南洋等戲院,,尤其在寧波走紅,,頭肩老生。1940年9月,,加入姚水娟領銜的越華劇團為頭肩老生,,演出于皇后戲院。此后,,一直以頭肩老生掛牌,,相繼與越劇界諸名角焦月娥、姚素珍,、魏素云,、戚雅仙、毛佩卿合作,,轉輾演出于滬上各越劇場子,,直至1949年。她以擅演《打鑾駕》,、《貍貓換太子》,、《秦香蓮》等劇中的包公著稱于越劇界。1950年春,,參加“上海聯(lián)合女子越劇團”赴天津演出(1953年劇團更名為天津市越劇團),,就此落戶天津,常在京,、津兩地演出,。主演了《十五貫》,、《文成公主》、《屈原》,、《文天祥》,、《紅樓夢》,、《楊立貝》,、《江姐》、《蘆蕩火種》,、《云中落繡鞋》等劇目,。所扮演的況鐘、唐太宗,、屈原,、文天祥、楊立貝,、雙槍老太婆,、沙奶奶等角色在觀眾中較有影響。其在《文成公主》中的唱腔,,1960年被中國唱片社灌制成唱片出版,。參與主演的《云中落繡鞋》,1961年被長春電影制片廠搬上銀幕在全國放映,。在1954年天津市第一屆戲曲匯演中,,扮演《梁祝》中的祝公遠獲表演二等獎,。1959年被評為天津市先進工作者,。1986年劇團撤消后,轉任天津市藝術咨詢委員會委員,,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53年3月天津市越劇團在天華景戲院演出《沉香扇》。1950年4月,,裘愛花夫婦以三方合作方式組織“上海聯(lián)合女子越劇團”北上天津,,為越劇的“南花北移”開創(chuàng)了先河。約請的主要演員有筱少卿,、邢湘麟等人,。有南方藝苑奇葩之稱的越劇,受到北方戲迷的熱烈歡迎,。 |
|
來自: 昵稱40045455 > 《19、云中落繡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