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慈姑別稱金燈花,、鹿蹄草,、山茨菇等,為蘭科杜鵑蘭屬植物杜鵑蘭或獨蒜蘭屬植物獨蒜蘭的假鱗莖,,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的功效,對癰疽惡瘡,、瘰疬結(jié)核,、咽痛喉痹、蛇蟲咬傷等病癥有治療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山慈姑的功效與作用吧,! 山慈姑的藥用價值 【性味】味甘、微辛,,性寒,。 【歸經(jīng)】肝、胃,、肺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主治癰疽惡瘡,,瘰疬結(jié)核,咽痛喉痹,,蛇蟲咬傷,。 山慈姑的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拾遺》:主癰腫瘡瘺,,瘰疬結(jié)核等,,醋磨敷之。 2,、《本草綱目》:主疔腫,,攻毒破皮。解諸毒,,蛇蟲,、狂犬傷。 3,、《本草新編》:山慈菇,,玉樞丹中為君,,可治怪病。 山慈姑的藥用功效 1,、清熱解毒:山慈姑味辛能散,,寒能清熱,故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之效,,常與雄黃、朱砂,、麝香等解毒療瘡藥合用,,治療癰疽發(fā)背,疔瘡腫毒,,瘰疬痰核,,蛇蟲咬傷,如紫金錠,,內(nèi)服外用均可,。 2、消腫散結(jié):山慈姑有消腫散結(jié)之功,,配伍土鱉蟲、穿山甲,、螻蛄等,,治療肝硬化,對軟化肝脾,、恢復(fù)肝功有明顯效果,。與蚤休、丹參,、梔子,、浙貝母、柴胡,、夏枯草等制成復(fù)方,,對甲狀腺瘤有療效。 山慈菇的藥理作用 1,、抗痛風(fēng)作用:秋水仙堿是針對痛風(fēng)性關(guān)節(jié)炎有效的唯一抗炎劑,,對痛風(fēng)急性發(fā)作有特別顯著的治療效果,也是有效的預(yù)防藥,。 2,、抗炎作用:秋水仙堿具有抗炎作用,可明顯抑制角叉菜膠所致炎性水腫,,抑制肥大細(xì)胞中組胺分泌,,提高白細(xì)胞內(nèi)cAMP的水平,。 3、抗腫瘤作用:秋水仙堿及其衍生物秋水仙酰胺(由秋水仙堿經(jīng)氫氧化銨水解而得)對多種動物移植性腫瘤都有抑制作用,。 4,、護(hù)肝作用:山慈菇單用雌二醇能使雌鼠對抗較大劑量四氯化碳的毒性作用,與單用秋水仙堿治療組有顯著差別,。 5,、清熱作用:通過臨床觀察對頸部淋巴結(jié)長期服用山慈菇都能逐漸消失,因此證明山慈菇有清熱軟堅化結(jié)的作用,。 6,、其他作用:秋水仙堿能增強(qiáng)或延長催眠藥的作用,增加中樞抑制藥的敏感性,,抑制呼吸中樞,,增加擬交感神經(jīng)藥的反應(yīng)。 山慈姑的藥用選方 1,、治乳腺增生?。荷酱裙?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浙貝母10克,栝樓10克,,水煎服,。 2、治疔瘡腫毒:山慈菇適量,,研末,。使用時取少許,加米醋調(diào)和外涂,。 3,、治癰疽腫痛:山慈菇15克,蒲公英3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外洗。 4,、治小兒癲癇:山慈菇適量,,加茶水研如泥,每次3克,,日服1~2次,。使吐出痰涎即止。 5、治咽喉紅腫:山慈菇6克,,山豆根6克,,射干6克,牛蒡子9克,,大青葉9克,,水煎服。 6,、治瘰疬結(jié)核:山慈菇15克,,連翹30克,煅牡蠣30克,,川貝母20克,,紫胡15克,研末蜜丸,,每次6克,,日服2次。 7,、治萎縮性胃炎:山慈菇10克,,吳茱萸15克,白蔻仁15克,,蒲公英50克,,姜黃連10克,研末,,每次6克,,日服2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