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帝一生無子,。他去世不久后,,竇皇后掌握朝中大權(quán)。她決定立劉宏為帝,。竇武有剪除宦官之意,,但竇皇后卻遲遲不能下定決心。后被宦官曹節(jié)找尋機會,,挾持靈帝下詔殺了竇武和及其親信,。凡竇氏家族,一概徙比景,。太后被遷往南宮云臺,。熹平元年(172年),竇太后病亡,,葬宣陵,。 竇妙是漢章帝的竇皇后堂祖父的孫女,也就是開國功臣竇融的玄孫竇武的女兒,,出身高貴顯赫,,盡管姿色普通,魅力欠奉,,一進宮還是被封為貴人,,但并不被桓帝所待見。雖然勉強進位中宮,,仍然是有名無實,,很少見到皇帝,。但是依照慣例,竇皇后的父親竇武晉升為城門校尉,、槐里侯,。而田圣仍然是桓帝心中的第一美人。 當時由于宦官專權(quán),,政治黑暗,,一些正直文官和太學生團結(jié)在一起,以李膺,、范滂,、杜密、陳蕃,、陳寔等人為首領(lǐng),,呼吁吶喊、抨擊時政,,成為一個與宦官對立的團體,,被以宦官誣稱為“黨人”。永康元(167)年,,因為李膺依法處死了宦官張讓的弟弟,,引發(fā)了兩個集團的全面對抗?;鹿賯冋_陷李膺等人結(jié)黨營私,,誹謗皇帝,桓帝下令將李膺等三百余人逮捕下獄,,并開除了為他們辯護的太尉陳蕃的公職,。竇皇后的父親竇武和尚書霍谞先后上書,自愿罷官,,為下獄的“黨人”請命,,而且在獄中的“黨人”在招供中故意擴大打擊面,把很多宦官家的親戚子弟扯進來,,因此就有不少宦官因害怕牽連自己也向桓帝求情,。就這樣桓帝才下令釋放了這些黨人,并命令把他們的名字記下,,所有“黨人”,,一輩子也不準做官。這起事件,,被稱為第一次“黨錮之禍”,。同年冬天,桓帝重病,,死前下詔封田圣等九個采女為貴人,,不久即去世,,時年三十六歲,葬于宣陵,。他一生三立皇后,,后宮美女數(shù)千,卻至死沒有留下一個后嗣,。 臨朝稱制 竇皇后遂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她急召父親竇武協(xié)商,經(jīng)侍御史劉儵推薦,,選中了漢章帝的哥哥河間王劉開的曾孫,,漢桓帝的堂侄,十二歲的解犢亭侯劉宏為嗣,,繼承皇位。 作為皇后的竇妙并不受寵,,面對田圣等人的嬌寵勢焰,,她恪守婦德,不聲不響,,默默忍耐,。等到桓帝一死,自己大權(quán)在握,,真實面目就暴露無遺,。桓帝靈柩尚未下葬,,她就以田圣等人要為皇帝早死負責為由處死了田圣,,并欲將其他眾貴人一起處死,經(jīng)中常侍管霸,、蘇康等人苦求,,才饒她們一命,發(fā)送到桓帝陵園守墓,。 建寧元(168)年正月,,劉宏登上皇位,是為漢靈帝,?;实勰暧祝]太后執(zhí)政,,封父親竇武為聞喜侯,,弟弟竇機為渭陽侯、堂兄竇紹為鄠侯,、竇靖為西鄉(xiāng)侯,。竇氏一家權(quán)傾內(nèi)外,,皇權(quán)再次回到外戚手中。在竇武的推動下,,竇太后再次起用陳蕃為太尉,,并找回李膺、杜密等著名黨人,,參預(yù)朝政,,令“天下之士,莫不延頸想望太平”,,重新燃起了振興國家的希望,。然而竇太后人處深宮,被勢力強大的宦官所包圍,,視他們?yōu)樾母?,?jīng)常受他們的影響而改變主張,對此竇武和陳蕃等人都很擔心,,于是要求竇太后除掉這些宦官,,但她卻猶豫不決。而宦官們得知情況,,就決定先下手為強,。這一年九月,宦官侯覽,、曹節(jié),、王甫等人把靈帝騙出來開路,掌握了宮禁,。他們闖進長樂宮,,以武力逼迫竇太后交出了傳國玉璽,并起草詔書調(diào)取了軍隊的符令節(jié)杖,,以謀反罪名派軍隊逮捕圍攻竇武,、陳蕃,竇武父子自殺,,陳蕃及門生數(shù)十人被殺,,竇太后被迫遷入南宮幽禁,竇武家屬流放日南比景,。自公卿以下,,凡是陳蕃、竇武舉薦的,,以及他們的門生,、舊屬,一律免官,永不錄用,。 至此,,宦官們?nèi)〉昧藳Q定性的勝利,曹節(jié)為長樂衛(wèi)尉,,封育陽侯,;王甫為中常侍。其他朱瑀,、共普,、張亮等六名宦官為列侯,十一人為關(guān)內(nèi)侯,。 “群小得志,,士大夫皆表氣”。東漢皇朝的最后一道余暉消逝了,。 幽居南宮 幽居南宮的竇太后,,雖然已經(jīng)失去父兄和權(quán)勢,但因為她名義上仍然是靈帝的嫡母,,對皇帝有扶立之恩,,因此還算享有一定的待遇。這個無才無能,、惑于群小,,斷送了自己和家人性命前途的女人,,在無限的懊悔和痛苦中又活了三年,。熹平元(172)年六月,竇太后的母親在流放地越南病故,,消息傳來,,她悲傷痛悔,憂思成疾,,不久去世,。 合葬宣陵 竇太后死后,掌權(quán)的宦官們?nèi)匀徊豢戏胚^她,,他們不允許將她的遺體送到宮里舉行葬禮,,而是送到城南的一個宅院里。曹節(jié),、王甫建議靈帝以貴人的禮節(jié)為竇太后發(fā)喪,,不能和桓帝合葬。靈帝猶豫不決,,召集朝會討論此事,。在宦官的威懾下,百官都不敢出聲,最后廷尉陳球頂住壓力,,挺身而出,,指出“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臨天下,,宜配先帝,,是無所疑”,太尉李咸等人也和宦官趙忠,、曹節(jié),、王甫等人展開了辯論,終于使靈帝同意讓竇皇后以先帝嫡配的身份“合葬宣陵”,,謚為桓思皇后,。 竇皇后對靈帝只有扶立之恩,并沒有任何對不起他的地方,,而靈帝此時也有十六歲了,,已經(jīng)是該明白事理的年紀,卻要為這樣的事猶豫不決,??梢姰敃r宦官勢力已經(jīng)強大到何種地步,而靈帝劉宏本人顯而易見也是一個庸懦無能的白眼狼似的家伙,。在他的統(tǒng)治期間,,發(fā)生了第二次“黨錮之禍”,“宦官專權(quán)”這一現(xiàn)象達到了中國史上的最高峰,。 |
|
來自: 金色年華554 > 《歷代皇妃之西漢,、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