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圍繞太陽走過的九億四千萬公里路程中,,中國人清清楚楚地標(biāo)記了24個刻度,。
這24個刻度是一段保存了三千多年的民族記憶,它在2016年末的一天被分享給了世界——'二十四節(jié)氣'被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
四個月前,,當(dāng)太陽黃經(jīng)抵達(dá)第23個刻度時,我們迎來了一年中最寒冷的節(jié)氣:小寒,。這個節(jié)氣的注解包括:雁北鄉(xiāng),,鵲始巢,雉始鴝,。此外,,還有一件不緊要的小事,那就是,,梅花要開了,。
“一月二氣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氣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風(fēng)信應(yīng)之,。”700年前,,明代王逵在《蠡海集·氣候類》里記下從小寒到谷雨期間依次綻放的二十四種花卉時,,可能也想不到,700年后在城市中生活的我們,,已經(jīng)很難體會偶遇一枝野梅的欣喜了。
但他們一定相信,,無論過去多少年,,他們的后人都不會忘記中國人對時間有著獨特的認(rèn)知,這種認(rèn)知與自然,、生靈,、草木息息相關(guān)。
況且,,草木也相信,,每一年,溫暖的風(fēng)都會為它們帶來春的消息,。就像人們說的“風(fēng)應(yīng)花期,,其來有信”。
而對于今天的我們來說,,不忘記就是一種相信,。在過去的一百多天里,溯源君嘗試用二十四篇文章,、二十四張插畫,,破解這二十四種花卉所蘊藏的文化故事,卻發(fā)現(xiàn)耗盡心力,,也只是講出了“從前,,有一座山……”這樣的故事開頭。但我們?nèi)詰c幸,,這樣的故事有人愿意繼續(xù)聽下去,。
熏風(fēng)自南來,二十四番花已落盡,,今天,,溯源君為你打包一個春天,再見春花將是明年的你,。 小寒 (↑點擊看原文,,以下同)
凌寒獨開的梅花,, 寄托著中國人的清雅與風(fēng)骨。 “古來花事推南滇,,曼陀羅樹尤奇妍,。” 性耐霜雪,,艷而不妖的山茶,, 能否讓你想起大理曼陀山莊的王語嫣?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像希臘神話里的自戀少年,, 也像旨遠(yuǎn)辭高的屈原,, 仙風(fēng)道骨的水仙是母親放在窗邊的風(fēng)景。 大寒 “酒惡休拈花蕊嗅,,花氣醉人濃勝酒,。” 相傳,,此花得名自李時珍的一個夢境,。 “春蘭如美人,不采羞自默,?!?/span> 花中君子自有蕙質(zhì)蘭心。 “不知春向雨中回,,李花全落鄭花開,。” 山礬原名“鄭花”,, 黃庭堅改名后,,此花似更寂寞無人知。 立春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百花之中開花最早, 她因花后即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而得名,。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span> 櫻桃花已謝,, 是時候嘗嘗“早春第一果”櫻桃了。 立春三候望春 “草木知春君最先” 望春即是玉蘭,, 這朵上海市花,,攪動著外灘的春光。 雨水 雨水一候菜花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婺源、羅平,、昭蘇…… 有地方因油菜花而聞名,, 油菜花成了真正的“網(wǎng)紅”花。 雨水二候杏花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苦澀的是杏仁,而你是人們踏春的理由,。 雨水三候李花 “李花怒放一樹白” 若李白之名真是源自李花, 那李花也沾染了詩仙風(fēng)采,, 浪漫飄逸,,或神或仙,或癲或狂,。 驚蟄 驚蟄一候桃花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于你我,灼灼桃花十里,, 取一朵放心上,,足矣。 驚蟄二候棣棠 “綠地縷金羅結(jié)帶,,為誰開放可憐春,。” 韶華易逝,, 雖是花落隨流水,,棣棠依舊“笑春風(fēng)”。 驚蟄三候薔薇 “心有猛虎,,細(xì)嗅薔薇” 5000多年前,, 那個在陶器上刻下“薔薇紋”的先輩, 也在心中贊嘆春天吧,。 春分 春分一候海棠 “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張愛玲說,,人生有三恨: “一恨鰣魚多骨,,二恨海棠無香, 三恨《紅樓》未完”,。 春分二候梨花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span> 蘇軾調(diào)侃友人張先八十郎娶十八娘,, 所以有了名句“一樹梨花壓海棠”。 春分三候木蘭 “怪得獨饒脂粉態(tài),,木蘭曾作女郎來,。” 因為花木蘭,,你在二十四番花中獨具英氣,! 清明 清明一候桐花 “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梧桐生矣,,于彼朝陽?!?/span> 良禽擇木而棲,, 鳳棲梧桐,只因梧桐自有高格,。 清明二候麥花 “圓荷浮小葉,,細(xì)麥落輕花?!?/span> 5到30分鐘的須臾綻放,,你是最短暫的花事, 更不必以色示人——這是農(nóng)人才懂的密語,。 清明三候柳花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span> 多少游子似柳花,,欲乘春風(fēng)到天涯。 柳絮又稱楊花,、柳花,。 漂泊,或許是它的宿命,。 谷雨 谷雨一候牡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明艷動人,、風(fēng)頭無兩,你是當(dāng)之無愧的國花,。 讀懂牡丹也就讀懂了盛唐,。 谷雨二候酴醿 “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墻” 荼蘼又稱彼岸花,,我們于此岸泅渡,, 彼岸的真理旁或許正開到荼蘼。 谷雨三候楝花 “楝花飄砌,,簌簌清香細(xì),。梅雨過,萍風(fēng)起,?!?/span> 風(fēng)到楝花,二十四番吹遍,。 再見春花將是明年的你,。 二十四番中,你最喜歡哪一朵,?留言告訴我哦~ 繪圖 | 白胖燕 撰文 | 陸寒 編輯 | 王佳 畢曦 主編 | 周立文 副主編 | 殷燕召 中華文化溯源 追問與尋覓 開啟一段自我確證的旅程 光明日報 · 中華文化溯源融媒體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