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覺知),,是觀察自己思想的能力-知道自己正在起什麼念頭,,注意它的聯(lián)想過程,注意所有和其它競爭的念頭,。意識是一種「此時此刻」的體驗,,而不是去回想前一秒鐘超過的念頭。我們會做很多事情,,起很多念頭,,從事很多行為,卻不去觀察或體驗發(fā)生的過程,。偶爾才會在知覺產(chǎn)生之際,,去觀察和體驗自己對它的體驗。很快地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清醒的時候,,其實很少的時間是有意識的,;大部分的時間里,只能說我們是在起念頭而已,。 X 意識(覺知): 是我們觀察自己思想的能力-知道自己正在起什麼念頭,, 注意它的聯(lián)想過程,注意所有和這個主要念頭競爭的其它念頭,。 當(dāng)我們在自己心靈漫游之際能夠維持意識的時候,, 就能夠在念頭產(chǎn)生之際 覺察到它。這句話中的「產(chǎn)生之際」是極端重要的: 意識是一種「此時此刻」的體驗,, 而不是去回想前一秒鐘超過的念頭,。 我們在白天的時候,難道不是都有意識嗎,? 奧利佛.克樂克在「夢學(xué)雜志」《清醒之夢的書信》中寫道: 「我開始想:若是要在作夢的時候具有意識,, 我需要先在白天的時候具有意識。 這句話聽來真是滑稽可笑: 我們在白天的時候,,難道不是都有意識嗎,? 不!絕大多數(shù)的人是沒有意識的。 在一天當(dāng)中的大部分時間里,,我們總是在做著什麼事情,, 做做這個丶做做那個,我們和在夢中一樣地忙碌,。 我們從來不停下來想一想: 我在此時,,在此處,我對自己的存在是全然有意識的,; 我現(xiàn)在聽見這個聲音,, 我現(xiàn)在看到這個東西或是這些東西, 我現(xiàn)在聞到這個氣味,; 我知道自己是誰,,知道白己身在何處, 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事情以及為什麼在做它,, 知道自己住在哪里,,我的所有記憶力也都垂手可得…… 我們要不是毫無意識丶恍惚地在做著某件事情, 就是全神貫注地在想些什麼念頭,, 因此,,對自已周遭的事物也就懵懵懂懂。 讓我們看看平常在清醒之際會有的念頭和行為,。 我們會做很多事情,,起很多念頭,從事很多行為,, 卻根本不去觀察或體驗發(fā)生的過程,。 事實上,我們花在對自己的體驗去積極地反射這方面的時間,, 要比我們想像的少得太多,;我們偶爾才會在知覺產(chǎn)生之際 去觀察和體驗自己對它的體驗。 由此看來,,我們很快地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清醒的時候,, 其實只有很少的時間是有意識的;大部分的時間里,, 只能說我們是在起念頭而已,。 說得戲劇化一些,就是有某些念頭會進入我們的腦海里,; 這麼說,,是暗指我們對體驗有一種被動的態(tài)度。 在清醒時候的體驗中,,意識會被搞錯的主要原因,, 就是念頭的那個自發(fā)性部分,,那種連續(xù)性的思潮。 我們的注意力是擺在車子前方的馬路上,, 在打火機上,,在速度計上, 在後望鏡上,,在昨晚和一個朋友的交談上…… 那些從內(nèi)在產(chǎn)生的,,本身有動力的念頭, 支配了我們大部分的清醒時間,; 而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沒有在注意或監(jiān)督這些念頭。 意識和清醒并「不是」同樣的東西,, 所有動物界的動物都會慣例地在 清醒和睡眠的狀態(tài)之間交替著,。 「當(dāng)你觀察意識在自己體內(nèi)的出現(xiàn)和消失時,就一定會看到現(xiàn)在的你 看不見或不承認(rèn)的一個事實,,它就是: 有意識的時間是非常短的,,中間被非常長的完全無意識, 或只是機械性作用的階段分隔開來,。 然後你還會看到自己能夠沒有意識地思考丶 感覺丶行動丶說話和工作。 而如果你能夠?qū)W到看出自身有意識的時間非常短,, 機械性作用的時間非常長,,那麼你就絕對無疑會看到別人 是什麼時候在有意識地工作,什麼時候是沒有意識的,。 你的主要錯誤就是以為自己永遠會有意識,。」 再一次地,,我們的注意力又回到誤認(rèn)清醒時候的意識這方面來,, 意識和清醒并「不是」同樣的東西。 所有動物界的動物都會慣例地在清醒和睡眠的狀態(tài)之間交替,, 然而我們不會因為這一點就說所有的動物都具有意識的能力,。 意識是不一樣的,意識為什麼在清醒時候的體驗會這麼難以辨認(rèn),, 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含蓄本質(zhì),。它在我們清醒的體驗中飄入飄出的: 當(dāng)某件事情需要我們注意時,我們就很短暫地具有意識,, 然後一下子就又失去它,。 這種在有意識和分心之間輪流交替的現(xiàn)象,乃是生命的一大錯覺,; 我們因為在清醒的時候比較容易會有意識,,所以就誤以為自己 只要是清醒的時候就永遠都會有意識,。 彼得.奧思片斯基被教導(dǎo)要積極地去練習(xí)「記住自己」。 他所描述的「記住自己」就是想要在自己體內(nèi)增加有意識的頻率,, 以及時間長短的一種嘗試,,這麼做的話, 他就能夠改進意識在他身上的總體連貫性,。 奧思片斯基的「記住自己」過程如下: 「我說的是「記住自己」的一個特性,,就是注意力的區(qū)分。 我是這樣對自己闡釋它的: 當(dāng)我在觀察某個現(xiàn)象時,,我的注意力就導(dǎo)向於我在觀察的現(xiàn)象上面,; 這種注意力是單方向的。如果我同時還想要記得自已,,那麼,, 我的注意力就變成同時要放在我所觀察的現(xiàn)象, 以及我自己的本身上面,,於是在我和現(xiàn)象之間,, 就形成了一種雙向的注意力。 下了這個定義以後,,我就看出問題是在於 要能把注意力轉(zhuǎn)向到自己身上,, 而不至於把放在其他東西上面的注意力降低或喪失。 更難的是這個「其他東西」,,有可能是外界的事物丶 也有可能就是我自已,。」 奧思片斯基的第一句話幾乎是可以寫成: 「我說的是「記住自己」的一個特性,,就是注意力的二元性質(zhì),。」 他在做了這些觀察以後,,又繼續(xù)寫了一個關(guān)於他自己的故事: 這個有趣的故事是講他第一次做的「記住自己」的嘗試— 學(xué)習(xí)如何「把注意力分開來」,。 要維持意識—能夠長時間地把注意力分成兩部分 — 即使是在清醒的時候, 也是非常困難的工作,,因為我們只要去實習(xí)一番,, 就會馬上發(fā)現(xiàn)意識是多麼奇特的一種境界。 奧思片斯基是這樣寫的: 「初期的嘗試就讓我知道它是多麼困難,。這些「記住自己」 的嘗試根本沒有帶給我任何結(jié)果,,有的只是讓我看到 我們實際上真是記不住自己?!?br>「我有一天走在 A 街上,,後來又卻想要去 B 街。 雖然我盡力而為,,結(jié)果還是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 「記住自己」這點上面,; 街上的吵鬧丶動靜,,每件事情都會讓我分心。 我一下子就會失去注意力,,然後再得找回它,,按著又再失去它。 最後,,我對自己真是覺得既可笑丶又可恨,, 於是在轉(zhuǎn)入左邊的街道時,下定決心非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記住自己」 這件事情上面,,而且希望起碼要能夠做上一段時間,, 最起碼也要維持到下一條街道為止。 後來,,我又走到了N街,,而除了很短的時間以外, 居然都沒有失去注意力,。然後我又再往 B 街的方向走,, 因為我發(fā)現(xiàn)走在比較安靜的街道上, 自己的注意力會比較集中,,所以就想去比較喧鬧的街道測驗自己,。 我一路走到 B 街都還記得自己, 并且開始體驗到一種奇怪的內(nèi)在平靜與信心,, 一種要在諸如此類的努力之下方可能會出現(xiàn)的情緒境界,。 在B街的一個轉(zhuǎn)角有家菸草店,我的香菸一向都在那里制作,, 於是我一邊記得自己,一邊想要走去那家店里買些香菸,。 兩小時之後,,我在遙遠的T街上突然「驚醒」, 發(fā)現(xiàn)自己坐在一輛馬車上面正要去一家印刷店,。 那種清醒的感覺真是栩栩如生,, 幾乎可以說我是「活過來」了。 我立刻想起在這之前發(fā)生的事情: 我是怎樣走在N街上,,我是怎樣在「記住自己」,, 我是怎樣想到香煙,我是怎樣在起了這個念頭以後 突然之間就好像掉入了一個深沉的夢中,,在夢中消失了,。 而我雖然是沉溺在這個夢中,卻還是繼繽在做該做的一些事情,。 我離開菸草店,,回到座落在 A 街的公寓里,,先撥了電話給印刷店, 再寫了兩封信,,之後我再次離開公寓,,走在B街的左側(cè), 直到 R 街,,再準(zhǔn)備一路走到 S 街去,。 可是因為天色漸晚,就改變了心意,, 喊了輛馬車要到 W 街的印刷店去,。 途中經(jīng)過 T 街的時候,我就開始有一種奇怪的不安,, 好像是把什麼東西忘記了一樣—突如其來地,, 我想起自已原來是把『記住自己』忘記了?!?br>奧思片斯基描述的就是心無二用 ( 一心不亂 ) 和 二元性輪流交替的現(xiàn)象,。 大家要是仍然無法把握住無意識的觀念, 那麼或許可以想想「失神」的經(jīng)驗是什麼樣子,。 我們經(jīng)常會處在失神的狀態(tài)中,,做著美夢, 漫游在自發(fā)性的思潮里,。 心無二用并不代表我們就什麼事情也不能做了,,或是癱瘓了; 與之相反,,當(dāng)我們處在這種情況之下時,,還是會有能力從事非常復(fù)雜的工作, 只不過我們是在沒有觀察自己體驗的狀態(tài)里在和周遭的事物互動,, 就如奧思片斯基所說的: 我們一直都只是在自動性地丶 機械性地從事自己的 思考和行為的空殻的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