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與堅守 在今天許多人,、許多藝術(shù)家已經(jīng)不把藝術(shù)創(chuàng)作作為其表達(dá)思想和認(rèn)識世界的手段,,更不把它當(dāng)為持續(xù)質(zhì)詢生命和對未來世界的探索的時候,我們卻在努力尋找在這變革時代中堅守理想,,堅守藝術(shù)創(chuàng)作初衷的藝術(shù)家和藝術(shù)作品,。 在今天藝術(shù)家遠(yuǎn)離故鄉(xiāng),生活在都市,,許多藝術(shù)家工作在大學(xué),,這種生活情境很可能會影響了藝術(shù)家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根莖。這使得藝術(shù)家的思考與創(chuàng)作不可避免的陷入到其“環(huán)境困惑”和“現(xiàn)代困惑”之中,。我們力圖尋找那些仍然用作品表達(dá)自己理想,、熱情和對當(dāng)今世界有強(qiáng)烈文化責(zé)任、文化關(guān)懷的藝術(shù)家,。這些藝術(shù)家的作品和他們的創(chuàng)作生命始終是藝術(shù)主流的代表者和支撐者,。他們對藝術(shù)作品意義的追求遠(yuǎn)遠(yuǎn)超過其對“價值”的追求,他們深信藝術(shù)作品的價值在于準(zhǔn)確的表達(dá)其生動的現(xiàn)實生活,,真切的反映他所歷經(jīng)時代的人和事,。他們對藝術(shù)創(chuàng)作,對生活充滿理想,,抗拒平庸,。他們用創(chuàng)作的作品審視自己和這個世界。 這些藝術(shù)家的共同特征是排除作品中的矯揉造作和過分的形式化,,從眾多的被技巧剝奪了本體意義,;被觀念剝奪了鮮活生命存在的浮華中守望著自己的生命和藝術(shù)作品的價值,。 他們將目光常常投向低矮的建筑,建筑中那些輕聲的對話,、勞作的工人和那些看似凡俗的生命,。他們把他看成是他們要敘述的真正目的所在,他們?yōu)樗⒚?,為它正身,。他們沒有用形式給觀眾帶來簡單的感官愉悅,他們通過作品講述著時代的故事和藝術(shù)家自己的故事,,期望創(chuàng)作的人和事,,常常叩問藝術(shù)家自己的心靈,叩問觀者的心靈,。他們將自己和自己的作品結(jié)結(jié)實實地放置于這個時代的語境之中,。這些藝術(shù)家的追求使他們的作品所傳遞的快感與滿足感遠(yuǎn)不同于那些無病呻吟的作品。他們的審美立足于對所處時代文化的關(guān)懷和生命的關(guān)懷,。 他們用批判,、反思和生命體驗來證明自己作品的意義。他們用作品和所表現(xiàn)的對象共同面對今天的現(xiàn)實,。這是我們選擇的藝術(shù)家的共同自我審視和外化關(guān)照,。
周剛 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 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水彩藝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 參展畫家:(名字按姓氏字母排列) 安模敬 白露洋 白 鶴 包達(dá)海 陳國慶 陳 流 陳杰雄 陳 森 陳金鴻 陳夢雅 陳啟勝 陳岳?? 陳曉生 曹劍新 長 海 成 丹 程國英 董克誠 鄧永強(qiáng) 段向陽 方曉龍 范爭爭 方 茜 方延壽 方少軍 郭世杰 高玉利 黃中羊 黃華兆 黃康就 黃喜紅 黃哲雄 侯 偉 韓 靜 胡曉幸 胡聲暢 胡萬榮 何媛媛 蔣 燁 蔣亞東 蔣建珍 江東存 焦立強(qiáng) 金 莉 金英善 金美蘭 頡元芳 賈 慧 紀(jì)獻(xiàn)文 靳秀紅 柯明澤 劉智平 劉 銳 劉 東 劉玉平 劉寶權(quán) 李 寧 李意淳 李小澄 李 海 李 源 李 曉 李 佳 李士巖 李 垚 李思怡 李鴻雄 李淑貞 李振鏞 廖劍華 陸鐸生 陸曉翰 陸錦輝 林紹靈 林淑如 梁 偉 欒建國 呂夢凡 呂 錚 馬百齊 馬士國 毛小鋒 母小玲 寧玉峰 歐陽松柏 錢楊媚 邱瑞松 任世海 任靄農(nóng) 蘇海青 蘇和平 史 濤 邵 強(qiáng) 邵昱皓 沈 平 石增琇 石明祥 宋 清 宋潤波 時繼偉 山 彥 孫麗莉 孫海佳 孫志純 孫維忠 孫 錫青 孫曉云 隋立民 隋慧文 陶世虎 唐植欣 唐曉明 譚 崑 譚志雄 吐爾耿?吐爾遜 王 朝 王海濤 王輝宇 王錫忠 王 巍 王明華 王 峰 王海鵬 王 強(qiáng) 王韶平 王 濤 王 以 王玉強(qiáng) 王 赟 王忠鵬 韋俊平 文軍波 吳昌文 吳國祥 吳樹龍 吳衛(wèi)東 吳西屏 吳興亮 武立君 肖 笙 肖 蓉 謝發(fā)樹 謝 飛 謝岳亮 宿仁昌 徐明輝 許衛(wèi)華 薛 歡 薛秀霞 閆 麗 楊六南 楊毅柳 姚芳華 姚麗麗 姚再忠 葉 華 葉又綠 于寶儉 虞漢炎 余知辛 袁滿輝 周 剛 周寶工 周 孟 趙云龍 趙記同 趙 明 趙麗珍 張小綱 張曉暢 張 旭 張 偉 張明剛 招浩誼 朱 霞 鄒旋波 左新民
作品欣賞 安模敬 flower 65.1 x 45.5cm 白露洋 空間 35 x 53cm 白鶴 shangri-la 75 x 55cm 包達(dá)海 休整 76 x 53cm 陳國慶 靜物 63 x 47cm 陳流 藍(lán)花花 54 x 76cm 陳杰雄 天鵝湖園舞曲 56 x 76cm 陳森 潮丑 35 x 60cm 陳金鴻 紅凳子 60 x 90cm 陳夢雅 午后 80 x 110cm 陳啟勝 吊腳房 27 x 39cm
陳中科 三眼便橋 39 x 54cm
曹劍新 圣山、祈愿 56 x 77cm 長海 相依之-擁 111 x 70cm 成丹 胡楊贊歌 55 x 75cm 程國英 酥油茶 51x 37cm 董克誠 薩特走過的街 30 x 40cm 鄧永強(qiáng) 夕陽 70 x 50cm 段向陽 故園風(fēng)雨后 76 x 110cm 方曉龍 郊外新綠 70 x 120cm 方亮 暮色中的遠(yuǎn)方 45 x 60cm 范爭爭 柿柿如意 53 x 76cm 方茜 嶗山寫生 54 x 32cm 方延壽 村之境 56 x 76cm 方少軍 秋葉黃 36 x 55cm 郭世杰 傷城 56 x 56cm 郭朝東 春光 54 x 35cm 高玉利 窗外的風(fēng)景 44 x 30cm 黃中羊 夕陽紅 56 x 76cm 黃華兆 天語-鼎之光 150 x 113cm 黃康就 黃昏 113 x 122cm 黃向陽 九江江岸 56 x 76cm 黃喜紅 漁港早晨 79 x 56cm 黃哲雄 厚土系列—1 80 x 120cm
韓靜 夜色No.2 100 x 76cm 胡曉幸 春風(fēng) 37 x 56cm 胡聲暢 山中無歲月 38 x 38cm 胡萬榮 漁 嫂 28 x 39cm 何媛媛 秋水 26 x 20cm 蔣燁 碩果 56 x 76cm 蔣亞東 大胡子爸爸NO.2 115 x 86cm 蔣建珍 冬日清晨第一縷陽光 56 x 38cm
焦立強(qiáng) 工業(yè)備忘錄之三 110 x 130cm 金莉 祝福 55 x 50cm 金英善 sunflower 72.7 x 53cm
頡元芳 搏克手之七 110 x 83cm 賈慧 憂郁與自我 57 x 76cm 紀(jì)獻(xiàn)文 靳秀紅 潤物無聲 78 x 108cm 柯明澤 八道壩秋意濃 56 x 79cm
劉銳 高原小鎮(zhèn) 14 x 18cm 劉東 拉不楞寺寫生 56 x 38cm 劉玉平 柿柿如意 54 x 76cm 劉寶權(quán) 向勞動致敬之北方漁民 162 x 95cm 李寧 意大利鄉(xiāng)村(8) 23.2 x 52cm
李小澄 八吉圖 153 x 40cm 李海 棠棣八月 35 x 35cm 李源 化仏 75 x 56cm 李曉 老物兒系列—3 73 x 52cm
李士巖 路上的風(fēng)景7 44 x 59cm 李垚 高棉的微笑2 54 x 76cm 李思怡 花樣年華 56 x 78cm 李鴻雄 不負(fù)光陰之二 36 x 51cm 李淑貞 高原母親 27 x 20cm 李振鏞 飛雪迎春 34 x 56cm
陸鐸生 金色山寨系列—根叔 78 x 108cm
陸錦輝 晴日 108 x 159cm 林紹靈 川流不息 114 x 110cm 林淑如 獨(dú)白 150 x 50cm 梁偉 惠安漁女 56 x 76cm 欒建國 光輝歲月 76 x 165cm 呂夢凡 花語 73 x 54cm 呂錚 休漁季 53 x 76cm 馬百齊 大洼深秋 36 x 51cm 馬士國 太陽溝映像 53 x 38cm 毛小鋒 菊 55 x 74cm 母小玲 遠(yuǎn)去的歌 75 x 55cm 寧玉峰 圣湖網(wǎng)事2 76 x 105cm 歐陽松柏 帕米爾高原的陽光 74 x 106cm 錢楊媚 黎明出海 80 x 110cm
任世海 早春二月 30 x 70cm 任靄農(nóng) 乘風(fēng)波浪 4開
蘇和平 海浪
邵強(qiáng) 烏拉神韻 116 x 168cm 邵昱皓 動力系列-H.C 195 x 165 cm 沈平 灣仔藍(lán)屋 28 x 38cm
石明祥 檸檬·三 76 x 56cm
宋潤波 老屋 26 x 26cm 時繼偉 初春 山彥 十月果香 109 x 78cm 孫麗莉 漁民系列 48 x 62cm 孫海佳 秋實繁華 74 x 74cm
孫維忠 拖拉機(jī)手 67 x 52cm 孫錫青 藍(lán)色港灣 38 x 56cm 孫曉云 繽紛 56 x 47cm 隋立民 春韻 50 x 50cm 隋慧文 收玉米 81 x 112cm 陶世虎 蘇格蘭溪流 48 x 65cm 唐植欣 涼山人 55 x 75cm
譚崑 柏拉圖之六 34 x 56cm 譚志雄 南方的風(fēng) 73 x 45cm 吐爾耿?吐爾遜 意大利維羅納寫生 22.5 x 27cm 王朝 憶江南 56 x 76cm 王海濤 你和我 76 x 108cm
王錫忠 山寨深秋 49 x 61cm
王明華 天高云淡 27 x 18cm 王峰 三晉遺韻 王海鵬 夜色2 30 x 34cm 王強(qiáng) 花開時節(jié)之五 54 x 76cm 王韶平 陽光碼頭 36 x 49cm 王濤 水彩肖像 30.5 x 23cm 王以 窗臺 55 x 39cm 王玉強(qiáng) 青春起行 78 x 109cm 王園園 初陽 56 x 78cm 王赟 靜語 36 x 80cm 王忠鵬 遺失 40 x 31cm 韋俊平 金柚掛枝頭 55 x 79cm 文軍波 塔吉克姑娘 38 x 56cm 吳昌文 窮巷疏人語虛舍草莽長 46 x 61cm
吳樹龍 弧光 105 x 81cm 吳衛(wèi)東 婺源印象之一 56 x 76cm 吳西屏 蛇口漁人碼頭 31 x 41c m
武立君 金秋 110 x 93cm 肖笙 喜韻 36 x 53cm 肖蓉 致明天 140 x 140cm 謝發(fā)樹 海灘 46 x 46cm 謝飛 最喜金色時分 38 x 56cm 謝岳亮 晨光 54 x 74cm 宿仁昌 秋果 63 x 48cm 徐明輝 楚的肖像 72 x 54cm 許衛(wèi)華 紅纓 66.5 x 66.5cm 薛歡 鎖 33 x 26cm 薛秀霞 家里一角 46 x 61cm 閆麗 暖昏 36 x 54cm 楊六南 晨光 56 x 76cm 楊毅柳 佛洛依德小像 20 x 20cm 姚芳華 上海外灘黃昏 30 x 40cm 姚麗麗 花間拾歲 56 x 76cm 姚再忠 秋水清涼 75 x105cm 葉華 夜的巷 58 x 78cm 葉又綠 海澤 128 x 128cm
虞漢炎 待航 56 x 76cm 余知辛 城市音符——午后的靜謐 120 x 130cm 袁滿輝 兩個火龍果 56 x 56cm 周剛 倔強(qiáng)的黃土地 150 x 113cm 周寶工 阿媽的披氈 78 x 56cm 周孟 民族風(fēng) 150 x 110cm 趙云龍 丁香花 56 x 76cm 趙記同 那片陽光 108 x 70cm 趙明 漁歌 75 x 55cm 趙麗珍 迷彩青春 110 x 140cm 張小綱 荷·夢 系列之十四 56 x 76cm 張曉暢 好日子 52 x 55cm 張旭 器系列 37 x 53cm x 4 張長利 女神像 38 x 26cm
張偉 深圳東 56 x 76cm
招浩誼 盼 52 x 73cm 朱霞 小古麗的家 106 x 136cm 鄒旋波 中華文明大器系列之霸氣秦鼎 105 x 105cm 左新民 山間土道 39 x 54cm |
|
來自: Tomxiao1961 > 《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