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東部,,有這么兩個地級市,,它們的名字分別以“頭”“尾”命名,且名字中都有一個“汕”字,,一個名為汕頭,,一個名為汕尾,。初看到這兩個地名,,人們很容易將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往往認(rèn)為汕頭和汕尾有地理上的首尾之分,,其實不然,,汕頭和汕尾并不真如它們的名字一樣,存在頭和尾的意思,。 1,、汕頭 汕頭原是一片海灣,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 元代時,在現(xiàn)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稱為“廈嶺”。 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shè)蓬洲御千戶所于此,。 明嘉靖九年(1530年),,該地形成沙脊,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設(shè)柵捕魚,,稱作“沙汕”。 明萬歷三年(1575年),,沙脊積聚成片,,稱作“沙汕坪”。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該地區(qū)建炮臺,、煙墩,,稱作“沙汕頭”。 從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間,,遷到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魚、耕田之外,,還利用海水曬鹽,,各地鹽販也常到這里販鹽運銷。清政府在此設(shè)站征收鹽稅,。簡稱“汕頭”,。 現(xiàn)在的汕頭市,是廣東省地級市,,潮汕三市之一,,是經(jīng)濟(jì)特區(qū),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粵東中心城市,。全市已成立和已獲審批的個功能區(qū)有3個,轄6個市轄區(qū),、1個縣,,面積2064.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55.21萬(2015年末),。 汕頭是潮汕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xiāng)”美稱,。不可錯過的景點主要有礐石風(fēng)景名勝區(qū),、塔山風(fēng)景區(qū)、南澳青澳灣等,。 2,、汕尾 汕尾原名“汕美”,,“汕”的意思是海灘的高處,加上這里又以美麗的濱海風(fēng)光著稱,,因此得名“汕美”,。由于美”與“尾”諧音,后來就把“汕美”叫做汕尾,。 汕尾以前是海豐所管轄的一個鎮(zhèn),。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為商埠,曾經(jīng)是“舟楫云集”之地,,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有“小東京”之稱,。在1988年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zhǔn),從惠州市分離出來,,成立了地級市,。 汕尾市轄1個市轄區(qū)、1個縣級市,、2個縣,,面積52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02.16萬人(2015年末),。 汕尾市主要旅游景點有鳳山祖廟,、蓮花山,、玄武山,、紅海灣等,。 另外,人們喜歡將汕頭和汕尾聯(lián)系在一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關(guān)于汕尾是否屬于潮汕地區(qū)的爭議,人們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爭論,,主要是歷史遺留問題所致,。汕尾最早建置“古海豐縣”是在東晉咸和六年(331年),,這與潮汕的最早建置(縣級)相差無幾,。1000多年來,海陸豐歷來為惠州府轄地,。但在1958年—1983年,,曾短暫歸屬過汕頭專區(qū),之后1983年—1988年,,海陸豐又被劃回惠陽地區(qū),。正是因為這短短的25個年頭,讓汕尾與潮汕有了剪不斷理還亂,、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以下為2016年汕頭,、汕尾兩市GDP在全省的排名情況,。 2016年,汕頭市被定義為二線城市,,汕尾市被定義為五線城市,。 2016年《第一財經(jīng)周刊》版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分級全榜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