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其三 朝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賞析 這首“種豆南山下”八句短章,在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四十個字的小空間里,,表達出了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描寫了詩人隱居之后躬耕勞動的情景。 本詩共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反映了作者躬耕勞動的生活。暗用楊惲詩作,。 “種豆南山下,,苗盛豆苗稀”。此二句引用了楊惲的“田彼南山,,蕪穢不治”,,是對其勞作情況做總體交待,先指明耕種的是“豆”,,再說勞作的地點在“南山下”,,五個尋常字,將事情敘說得非常清楚,。詩人畢竟是“少學(xué)琴書”,,士人出身,躬耕田畝缺乏經(jīng)驗,,“草盛豆苗稀”的勞動后果,,也就不足為怪了。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可憐的勞動成果并沒使詩人灰心喪氣,,牢騷滿腹,。這兩句寫出了他勤勤懇懇,樂此不疲地從清早到夜晚,,躬身壟畝鏟鋤荒草的狀貌,。它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 后四句是本詩的第二層,,抒寫的則是作者經(jīng)過生活的磨勵和對社會與人生深刻思索之后,對真善美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和與現(xiàn)實社會污濁官場的決裂,。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通過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體細節(jié)描繪,,顯示出了從事農(nóng)業(yè)勞動的艱苦,。詩人身體力行終日勞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體驗到了農(nóng)業(yè)勞動的艱辛,,它絕不像那些脫離勞動的文人墨客所描寫的那般輕松瀟灑,。但是作者仍不辭勞苦,繼續(xù)堅持下去,,正像他在《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詩中所說:“田家豈不苦?弗獲辭此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對于詩人來說,,人生的道路只有兩條任他選擇:一條是出仕做官,,有俸祿保證其生活,可是必須違心地與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條是歸隱田園,,靠躬耕勞動維持生存,這樣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堅持操守,。當(dāng)他辭去彭澤縣令解綬印歸田之際,,就已經(jīng)做出了抉擇,寧可肉體受苦,,也要保持心靈的純潔,,他堅決走上了歸隱之路。為了不違背躬耕隱居的理想愿望,,農(nóng)活再苦再累又有何懼?那么“夕露沾衣”就更不足為“惜”了,。這種思想已經(jīng)成了他心中牢不可破的堅定信念,,本詩結(jié)尾兩句’,,可謂全篇的詩眼,一經(jīng)它的點化,,篇中醇厚的旨意便合盤現(xiàn)出,。[4] 在本詩中陶淵明卻勇敢地反對了傳統(tǒng)觀念,沖破了陳舊的精神枷鎖,,毅然地告別官場,,辭去了彭澤縣令,不做勞心治人的“君子”,;決然地返回家園,,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鋤頭,辛勤地躬耕壟畝,,偏要做個勞力的“小人”,。這等無畏的精神,,美好的人格,高尚的境界,,贏得了后世多少人的稱贊,、欽佩乃至效仿?!?/p> 鶯梭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原文: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這首詩描寫了農(nóng)歷三月期間,洛陽花開似錦的美好春光,。詩的大意說:黃鶯在柳林里像穿梭般地飛上飛下,,穿來穿去,對春光有無限情意,;不時地發(fā)出“交交”的鳴叫聲,,這聲音又好像開動織布機時的響聲。農(nóng)歷三月季節(jié),,洛陽的花兒萬紫千紅,,開得如同錦繡一般美麗,這些彩錦不知得用多少功夫才能織得出來,。 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的作品,。全詩中沒有一個春字,而洛陽春天錦繡一樣的美麗景色卻躍然紙上,。詩在這里選取了鶯鳥和柳樹兩種素材,。鳥兒在絲絲的柳絳中飛舞,讓人很容易得想起絲線織成的繡品,,而嘈雜的鳥鳴聲也好像機器的聲音,,因此和鶯梭這個題目很貼切,。后一句有點同情下層勞動人民的意思,,洛陽那么大,鶯鳥竟然將它裝點得五彩斑斕,,那要飛得非常久,,花非常多的功夫,。而三月的洛陽也是因為有手工業(yè)者辛勤勞動才使人們能衣著亮麗,使三月的洛陽真正艷麗似錦繡的,。 黃鶯在這里是被贊美的,,它的勤勞換來了洛陽的美麗,而這里面如果沒有春天的力量,,鳥兒固然不會飛來編織錦繡,,柳樹的枝條也沒有翠綠的顏色,,織起來也就不會那么艷麗了。所以贊美黃鶯其實就是在贊美春天的勃勃生機,,贊美春天帶來了萬物的欣欣向榮,。詩人心中對春天的崇敬之情,通過“多少功夫織得成”來表達,,一句感嘆將情緒宣泄了出來,,和前面的詩句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這首詩善于用明暗的比喻,。把柳鶯的飛下飛上喻為鶯梭,把它的“交交”鳴叫聲喻作機聲,,把洛陽盛開的花兒喻作錦繡,,這些比喻形象、生動,、傳神,。在古代寫景詠物的小詩中,這也是很有名的一首,?!?img doc360img-src='http://image104.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3/2715/95021950_4' src='http://image104.360doc.com/DownloadImg/2017/03/2715/95021950_4' img_width='360' img_height='300' alt='詩詞五首:小桃無主自開花' data-index='3'> 淮村兵后 朝代:宋代 作者:戴復(fù)古 原文: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晚鴉,。 幾處敗垣圍故井,,向來一一是人家。 野外的村莊,,當(dāng)春天時,,最搶眼的是桃紅柳綠、碧草綿綿,,詩人就從桃花入手,,說桃花盛開,綠草上籠罩著一片霧氣,,望不到邊,,在夕陽的余暉中,烏鴉喧鬧著,。桃花盛開本是一幅很鮮明的畫面,顯示出勃勃的春的生機,,但詩加上“無主”二字,,就平添了凄涼與傷慘;而春草籠煙展示的也是萬物繁昌的景象,,加上“茫?!倍?,隱隱在說,這里的耕地都長滿了野草,,一片荒涼,,末綴上烏鴉這一不吉祥的鳥,不啻在告訴人們,,這里已經(jīng)沒有人煙了,。詩人匠心獨運,把極熱鬧奮發(fā)的春天寫得極不堪,,不寫兵荒馬亂,,兵荒馬亂已經(jīng)包括了進去。 三,、四句承上而來,。一、二句寫景,,通過無主的花卉及無人耕種的荒田,、盤旋的烏鴉,點出了背景后的人都已被殺盡逃光了,,三,、四句就更深一層寫,說到處都是毀壞了的矮墻圍著廢井,,這兒原來都住有人家,。這兩句呼應(yīng)題目“淮村兵后”,把景物從大背景中拉回,,定格在“村”上,,具體寫時則混寫一句,以住家的破敗來囊括兵后一切,。家成了敗垣廢井,,屋子自然無存,人就更不用說了,。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陸游 原文: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組詩的第一首落筆寫銀河西墜,,雞鳴欲曙,,從所見所聞渲染出一種蒼茫靜寂的氣氛,。“一再鳴”三字,,可見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寫“有感”正面。一個“欲”字,,一個“愴”字表現(xiàn)了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感慨,。 第一首以沉郁勝,第二首則以雄渾勝,。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為遼闊,,感情也更為沉痛,。 要想理解第二首詩,必須理解“五千仞岳”,,于此有人說是泰山,,因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歷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禪,,用黃河與泰山作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當(dāng)不過的了;賴漢屏認(rèn)為岳指華山,,理由是黃河與華山都在金人占領(lǐng)區(qū)內(nèi),。陸游詩中的“岳”是指華山,可以從《宋史·陸游傳》以及陸游的詩詞中找到證據(jù),?!端问贰り懹蝹鳌分杏羞@樣的記載:“王炎宣撫川、陜,,辟為干辦公事,。游為炎陳進取之策,以為經(jīng)略中原必自長安始,,取長安必自隴右始,。”從中可以看出陸游收復(fù)中原的策略,,就是通過四川進入隴右,,先奪取長安,然后憑借關(guān)中的屏障進攻退守,,像秦一樣收復(fù)中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陸游把這么多心思用在這一塊土地上,,可見他的主張是橫貫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始終的,,那么“五千仞山上摩天”中的岳指華山自然就最恰當(dāng)了?!叭f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眱删湟粰M一縱,,北方中原半個中國的形勝,便鮮明突兀,、蒼莽無垠地展現(xiàn)出來了,。奇?zhèn)邀惖纳胶樱瑯?biāo)志著祖國的可愛,,象征著民眾的堅強不屈,,已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敵手,使人感到無比憤慨,。這兩句意境擴大深沉,,對仗工整猶為余事。 下兩句筆鋒一轉(zhuǎn),,頓覺風(fēng)云突起,,詩境向更深遠的方向開拓?!皽I盡”一詞,,千回萬轉(zhuǎn),更含無限酸辛,。眼淚流了六十多年,,早已盡了。但即使“眼枯終見血”,,那些心懷故國的遺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馬隊揚起的灰塵,隔不斷他們苦盼王師的視線,。中原廣大人民受到壓迫的沉重,,經(jīng)受折磨歷程的長久,期望恢復(fù)信念的堅定不移與迫切,,都充分表達出來了,。以“胡塵”作“淚盡”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結(jié)句一個“又”字?jǐn)U大了時間的上限,。他們年年歲歲盼望著南宋能夠出師北伐,,可是歲歲年年此愿落空。他們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們忘記得干干凈凈,。詩人極寫北地遺民的苦望,實際上是在表露自己心頭的失望,。當(dāng)然,,他們還是不斷地盼望下去。人民的愛國熱忱真如壓在地下的跳蕩火苗,,歷久愈熾,;而南宋統(tǒng)治集團則正醉生夢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國恨家仇丟在腦后,,可謂心死久矣。詩人為遺民呼號,,目的還是想引起南宋當(dāng)國者的警覺,,激起他們的恢復(fù)之志?!?/p> 斷句 朝代:南北朝 作者:劉昶 原文: 白云滿鄣來,,黃塵暗天起。 關(guān)山四面絕,,故鄉(xiāng)幾千里,。 劉昶是宋文帝第九子。前廢帝子業(yè)即位,,懷疑劉昶有異志,。于是他投奔北魏,亡命途中作此詩,。詩的前兩句寫邊關(guān)之景,。白云之“來”,黃沙之“起”,,充滿了動感,,既傳寫出邊關(guān)特有的風(fēng)云之氣,也造出一種緊迫壓抑的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