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這種草就是傳說中的“斷腸草”啦,,農(nóng)村的小伙伴是不是很失望,因為這種草在大部分省份的農(nóng)村都有分布,,山坡,,石縫,路邊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其實這種“斷腸草”的學(xué)名叫做“白屈菜”,有不少農(nóng)村地區(qū)拿它當(dāng)野菜吃的,,不過吃的方法要注意,,白屈菜是有毒性的。 藥典記載,,白屈菜性涼,,味苦,有毒,。有鎮(zhèn)痛殺菌,,止咳,利尿的功效,,對于慢性胃炎,,氣管炎,胃潰瘍,,腹瀉都有比較好的效果,。白屈菜紅堿就是從白屈菜中提取出來的。具有抗癌抗腫瘤的作用,,白屈菜甲醇提取物有明顯的抗癌活性 白屈菜中藥偏方,治療百日咳:取白屈菜全草制成100%糖漿,,小兒6個月以內(nèi)每次5~8毫升,,6個月至1歲8~10毫升,1~3歲10~15毫升,,3~6歲15~29毫升,,6歲以上20~30毫升,每日3次,,飯前服。單純型連服8天,,混合型12天,。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白屈菜全株1斤,,生甘草1兩,,加水共煎3次,藥液混合再濃縮使每100毫升約含生藥4錢,,每日3次,,每次30毫升。治療34例,,控制7例,,顯效15例。亦可制成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5克),,每服4片,,每日3次。療效與煎劑相似。成熟之白屈菜效果似較好,,反之則差,,且易產(chǎn)生副作用。 |
|
來自: 昵稱4i3ZRCPE > 《秘方之百草單方》